第9章 短歌行4(第2/2页)

水镜画面变换,将三重忧思分列一侧,继续讲到。

【课文的主要内容大家都明白了,下面我们来试图还原一下当时的情境,曹操写这首诗有具体场景吗?他的目标读者是否有具体指向,他希望目标读者看到后有什么样的心理反应?】

曹植眼中闪过一丝兴趣,猜测道:“应是父亲驻军之时宴饮所作吧?”

北宋。

苏辙支着下巴问他哥:“兄长,你觉得这首诗作于何种情境?”

苏轼看了他一眼,笑道:“当时景况难以推断,若依我来看的话,当在赤壁之战前夕,魏武作意锐不可当啊!”

元末明初。

罗贯中在书斋门口听水镜大谈《短歌行》,他最近恰好在翻三国史料,想要写一部演义作品,根据他目前查阅的资料来看,这首诗应该作于赤壁之战前,嗯,就定在正式开战前夕吧!也好安排情节。

他又叹了口气,听水镜中这后世女子的话,似是对曹操颇为欣赏,然而如今蒙元主政,汉人深受其难,人心思汉,曹魏一脉终究是落了下乘。

【解决第一个问题实际就是要弄明白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学界大致有5种说法,主要集中赤壁之战前和赤壁之战后。】

曹操猛然一惊,他眼下即与孙刘联军在赤壁隔江对垒,水镜言明此次战役,不知是否会泄露相关战机。

隔壁的周瑜、诸葛亮等人也谨慎起来,紧紧盯着空中的水镜。

【比如说,苏轼在《赤壁赋》里就说“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显然是认为在赤壁之战前;还有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也将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定在大战前夕。】

突然被点到名的苏轼愣了一下,对面的苏辙顿了顿,试探性地开口:“兄长,水镜中说的是你吧?”

苏轼有些懵:“是吧?我也不能确定,我还没写《赤壁赋》呢!”

被书名拍一脸的罗贯中:……

我刚想出来的情节就被剧透了???

早已被剧透的高明隔空发来安慰:同是天涯沦落人,好在写的书后世留名了不是?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写于建安十五年左右,曹操最没作为最低落的时期,希望有新人来助他应对困境。】

曹营倏然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