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琵琶行2(第2/3页)

琵琶一般有四根弦,琴弦有粗有细,粗的被称作大弦,细的则称小弦。嘈嘈,意指声音沉重舒长;他说琵琶女快速拨动大弦,其声沉重舒长,好像阵阵急雨落在瓦片上似的,重且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农村居住的经历,以前村里的那种瓦房,逢上暴雨就是这样的声响。】

唐朝。

王维不自觉点头,他会写诗,也懂音乐,几乎立时便体味到了这句诗的妙处。

“以急雨落瓦拟大弦之声,直引起听者联想,又使琵琶声之旋律真切可感,实在是妙笔!”

奉天殿。

朱元璋顿了顿:“言下之意是,后世许多人不曾住过瓦房?”

时下除宫衙寺庙、官宦之家等,顶上大多盖瓦,乡野之家,家境稍丰也可以住上瓦房,但犹有贫户顶上无片瓦。

他也不是没在水镜中窥见过后世的房屋建筑,高耸矗立几入云端,和时下截然不同,他一直以为城中富庶些也就罢了,可楚棠现在竟然说“以前村那种瓦房”,那岂不是说,他们的村子里也住上那种高楼了?!

朱元璋:突然觉得咱大明也不是那么好了。

他抬眼望向层层宫銮,黄瓦琉璃尽显巍峨,一直绵延向苍黛的远空。他知道,重重虚空之外,仍有一片天地,那里繁华、富庶、无有兵戈之苦,不需用马也有车载行人、任意一人皆可入学读书。

他们管那里叫,新天。

【切切,形容声音轻细急促。琵琶女转而拨动细弦,声音嗡动间又仿佛有人在窃窃私语似的。大弦和小弦的声音交织,嘈切错杂间,就像大大小小的珍珠落在白玉盘上似的。

珠和玉都是贵重物品,珠圆而玉润,珠玉相撞,在听觉和视觉上都会给人美好的联想。北宋有个词人叫晏殊,和欧阳修齐名,世称晏欧。他官至宰相,被称作宰相词人,词风典雅流丽,他的词集就叫《珠玉词》。

我们学过他的《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确实是如珠玉典丽。】

“妙极!”

白居易蓦地抚掌大赞:“花随春去,故曰无可奈何,本是寻常惜春伤春之语,妙在其后的‘似曾相识’之句。

燕似旧时燕,翩翩归亭,便似故去时光仍有重现,故而‘独徘徊’间,就不只是怅然,更有眷怀冲澹,将意韵引向更高处,真是妙笔天成不露斧凿!”

王维也是赞叹不已,这种清丽典雅的词风他喜欢极了。词应是后世兴起的文学,他在水镜中也多有窥见,其句式长短不一,较诗似更为自由,倒是更适合音律。

王维在心里将角徵宫商转了一遍,不禁对所谓的词更期待了。若是楚棠能单独讲一首词就好了,他定要为之专门谱曲。

另一边,元稹还注意到了“宰相词人”的称谓,一时不由语带感叹:“文人而能官至宰相,晏殊必有过人之处。”

北宋。

晏殊捋着胡须轻笑:“老夫闲情片语,不足为后世记诵。”

他这样说着,眼角眉梢却是舒展开来,分明透着几分欢喜。

如今诗家,个个以诗文能登上后世的教材为荣,或是退一步,盼得水镜能提上一嘴,立时便可身价倍增,哪怕晏殊是宰相之尊,门徒无数,也无法拒绝名传后世的殊荣。

欧阳修眉宇间也隐有激动:“吾何敢与老师并称!”

天圣八年,晏殊曾知礼部贡举,出《司空掌舆地之图赋》作题,擢他为进士第一,又对他多有栽培提携,所以他称晏殊一句老师。

庭院里,李清照点评道:“晏元献、欧阳永叔,还有那苏子瞻,固然是学究天人,但写起词来,不谐音律,全是句读不葺之诗,不好,不好。”

一旁的小姐妹奇道:“他们都是大宋一等一的文人,那苏子瞻的门人,是伯父的好友,按理你该叫他一声爷爷吧,怎么这样说人家。”

“是呀是呀,”另一位小姐妹附和道,“欧公算起来还是你的远亲呢,你怎么把他们一起批了。”

李清照秀眉微拧,容色一片坦荡:“诗文之上不论亲友,他们写得不好,还不兴我评说了?”

她来了兴致,从石凳上起身,继续道,“还有那王介甫、晏几道、贺方回、秦少游,他们的词都写得不好。”

啊这……

小姐妹们目瞪口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被这一番评论吓到了,一齐笑道:

“那要照你这么说,大宋岂不是没有写得好的词人了?”

“那还是,有的吧!”李清照眨眨眼,目露狡黠。

明朝。

朱樉咂摸了一下这几句诗,突然开口道:“不对啊,珠落玉盘就算了,这嘈嘈、切切的声音,并不怎么好听啊!”

文采风流的朱柏忍不住了:“二哥你不能这么说,这是诗家语,重意而不重实。”

朱樉刚要还嘴,水镜里的楚棠继续了,他只好生生忍住。

【其实抽离开来看,珠落玉盘并不一定产生乐音,嘈嘈、切切,听起来也不一定那么美好。】

就是啊!后世都同意我的看法,朱樉得意地看了弟弟一眼。

【但是“急雨”和“私语”并举,其实构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情感画面。设想一下,如注的急雨打在檐瓦上,悲抑沉重,而屋内似有人在窃窃私语,又轻细又急促,她在倾诉什么?她的心情如何?

这样写不仅带来了对音乐的联想,还唤起了对情境的联想。

白居易作诗虽然务求使老妪能解,但却并不是不加修饰,相反,他很有匠心,看似平常的每一句都经过了琢磨。】

不错,不错。朱柏频频点头,虽然理解得和自己并不全然相同,但已经说中机要,他看了朱樉一眼,神情愉悦:

“二哥可是听懂了?”

“哼!”

朱樉瞪了他一眼,酸文人,故弄玄虚!

朱元璋看不下去了:“老二,你还是书读少了,这几日你就好好闭门读书,别张口闭口给咱老朱家丢人。”

不是,怎么就又要读书了?朱樉敢怒不敢言,自从水镜出现,他们上农庄忆苦思甜不说,还要次次都交作业,交作业不说,反正大家都要交,现在他还要回去闭门读书?!

我,大明朱樉,平等地厌恶每一个文人。

唐朝。

白居易的嘴角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翘了起来:“楚姑娘的诗解得当真是不错呀!”

通俗浅易,并不意味着粗陋直露,唯有千锤百炼而不见斧凿之笔,才是天然佳作,不窥门径者岂可懂得?不过嘛……

“诗可共赏,我之诗,老妪能解,便得老妪意趣;文人能解,便得文人意趣。二者并行不悖,何必拘于一种,又分高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