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永遇乐、声声慢10(第2/3页)
“陛下说得对,这李清照有气魄。嗯……够拽!”蒙毅现学现用,眼中满是赞同与欣赏。
其他女性听到这番话也是震惊又侧目,李清照竟是这样个刚烈不受辱的女子!一时之间,她们对她更敬佩了。
当然,也有人暗自为她捏了一把汗,妻告夫,哪里是能轻易善了的?李清照这是又要受苦啊!
她们的担心并不多余,只听下一秒楚棠便讲到:
【李清照的举报起了作用,张汝舟罪状属实受到了应有的惩处,她也得以顺利离婚。但是根据宋朝法律,妻告夫,即使情况属实,告状者也要坐两年牢。照姐这是宁愿坐牢都要和张汝舟离婚啊!】
“你……唉!”
李格非叹了口气,又是心疼又是无言,自己的女儿自己知道,李清照自幼便是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子,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来他一点都不奇怪,他只是疼惜女儿罢了。
其他人也是个个叹息,有为李清照不值的,也有为她折服的。
然而,秦朝。
不少人却是一齐皱了眉:“妻告夫怎么还要连坐,后世人都活回去了???”
【这个律令我查了下,除了宋朝,唐律好像也有类似说法?汉朝是规定亲亲相匿,后面明朝更狠,妻告夫,打一百大板再加三年劳改。唉,什么叫封建糟粕啊!
这方面倒是政哥比较超前,“夫有罪,妻先告,不收。”妻子不必被连坐。各项法律的制定当然是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忽略它们的局限性。从这一条看来看,秦律确实比较人性化。】
楚棠搁这儿一顿夸,嬴政本人脸上倒是看不出什么,底下的臣子却都个个挺直了腰杆,嘴角上扬。谁不喜欢听好话呢?作为先行的王朝,他们在这一条上可是比后面的朝代都先进!
残余的六朝贵族心中一阵不忿,这水镜怎么就这样偏向嬴政?!
刘彻等人听着同样有些不是滋味,说好的暴君呢,这都第几次夸秦始皇了?虽然对秦始皇“暴君”这个称号的小九九心知肚明,刘彻还是狠狠地酸了。
“哼!秦法明明严苛之处甚多,怎么就偏挑这一条?”
唐朝。
李世民好一会儿才回过味来,疑惑道:“唐律什么时候编了这个条令,朕怎么不知道?”
长孙无忌嘶了一声,默默闭嘴。他曾经是有过这个想法的,现在看来不必有了。
明朝。
被水镜明明白白嫌弃了的明太祖愤愤不平:“夫为妻纲,夫妇相举岂不是乱套了吗?!咱的决定那都是有原因的!”
他反应快,用楚棠的话给自己找补,然而被剧透干净后已然有些放飞自我的朱棣却仿佛不知死活一般,默默接话道:“楚姑娘说了,这叫历史局限性。”
朱元璋:……
“就你学得快,明律你来修?”
朱棣欣然接受:“儿臣愿为父皇分忧。”
他还拿腔作调起来了!朱元璋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显着你了。”到底是没再说什么。
朱标看着自家父亲和弟弟的互动心中忍笑,觉得这个决定也没什么不好,便在心里盘算起相关事宜,打算顺便给四弟提个醒。
而等其他皇子反应过来,却发现朱棣早已功成身退在后面笑得滴水不漏。众人暗自咬牙,好你个老四,真是阴险狡诈!
【律法无情但却必须遵守,李清照果然被下狱,但好在她素有文名,又兼赵明诚的表亲綦崇礼大力营救,只关了九天就被放出来了。】
还好还好。
听到这里,众人都松了一口气。李格非更是默默将綦崇礼这个名字记在了心里,打算假以时日感谢一番。虽然如今事情并未发生,但那般情境下雪中送炭是多么不易?这份情,就当是为史书上的女儿还了。
赵府。
赵明诚对綦崇礼有些印象,按礼他该称对方一声表弟。不曾想自己去了以后,李娘子竟遭遇了这么多波折。幸赖得綦崇礼顾念亲情,鼎力营救,否则李娘子便要枉受两年牢狱之灾。他又是唏嘘又是心伤,吩咐道:“备一份礼,送到表少爷府上。”
就当是他的一份心意。
【经此一遭,对李清照的打击不可谓不大,但她已经无暇顾忌个人悲喜,这年,南宋朝廷遣使出使金国,李清照作诗为使臣送行,“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表现殷殷爱国之念,希望两位使臣能为国尽忠,勿失国体,更希望朝廷能鼎力抗金,收复失地。
可膝盖向后长的朝廷哪听得下这些?一片丹心,竟作废纸呈。
她老了,无夫无子,又无亲随,傍身的,竟只有萦怀的愁绪。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她已然没有了梳妆的心思,眼前种种,物是人非事事休,想要说话,眼泪却先忍不住流了下来。
她不想沉溺在这样的痛苦之中,希望可以趁着双溪春景正好的时候泛舟散心,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又是一年上元节,这是汴梁最热闹的节日,李清照不由得想起了当年的旧事。“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触目满城繁华,未识干戈祸,少女最无忧。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楚棠一边讲述,一边将涉及的诗词贴在屏幕上,众人看着水镜上的文字,竟不由得湿润了眼眶。
西北。
范仲淹起身肃立,眼神动容:“女子之身,不忘山河。大宋男子,但见这两首赠使之诗,当自惭形秽才是。”
汴京。
苏轼叹息不已:“还记得她少时那首《如梦令》,写兴尽晚回舟之乐,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可后来竟成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其间种种,怎不令人唏嘘?”
他又想起这徒孙点评文坛前辈,是何等疏阔洒脱,可后来呢?家国不幸,竟累她至此!再看那水镜上的词,苏轼已经有些不忍卒读了。
大周。
上官婉儿悄悄抹了抹眼泪:“昔时繁华,今日萧索;惜时游乐,今日闷坐。今夕对照,愁绝惨绝。这最末一首《永遇乐》语似平淡而实沉痛已极,读之真令人潸然泪下。”
上官婉儿之前还为那句“千古第一才女”而不平,此时却当真觉得,宁愿不要这第一的虚名,来换一生平安喜乐才好。
【带着这样的慨叹,我们再回到原词。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乍暖还寒、翻覆无常的何尝不是世事,是国运?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雁是当年传书雁,亦是从北方故国而来的南飞之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