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父母超额常岁宁(第2/2页)
向来擅于发掘他人优点的常岁宁赞赏点头:“不错,虽无脑子,但有胆色。”
姚冉又细禀了探子带回的这六州的具体情形。
至此,淮南道算是有一半之数不打算听令于新任节度使,在常岁宁看来,比起被挂在嘴边的所谓“不可屈居于区区女子之下”,真正的根源所在,大半仍要归咎于当下动荡的时势与人心。
姚冉说完之后,常岁宁只点头道:“好,我知道了。”
骆泽悄悄看了一眼依旧心平气和的刺史大人,只觉这平静的表象下,势必已有利剑准备出鞘了——毕竟刺史大人先前说过,只给那些人半月时间,而今这期限已至。
常岁宁心中已有计较,面上却未有急着多说什么,她今日且还有一件要事,要与江都官员宣布商榷。
数日前,倭国让人向常岁宁献上了缉捕倭寇海盗的进展,一并送来的,还有来自倭国的时令物产。
除此外,大盛派去驻守倭岛的驻军也已抵达,常岁宁当初逼迫倭国立下的求和事项,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落实着。
海上已平,而再有三日,便到今年的开海之时了。
常岁宁向渔民们允诺过今年会照常开海,渔民们的渔船和渔网皆已准备妥当,只待出海捕捞。而常岁宁,却有更大的野心,打算要付诸行动了。
昨日常岁宁便让人通知了江都官员前来议事。
议事堂中,常岁宁先听众官员汇禀了各自事务之后,才提出今日让众人前来的重点。
她向众人直言,要重开江都市舶司。
所谓市舶司,乃是约百年前大盛在临海口岸之处设立的官署,负责海外邦交及互贸事宜。这样的市舶司,大盛先前共有两处,一处在羊城广州,另一处便在江都扬州。
但因海上局势不稳及对外政策松紧不定的缘故,市舶司的推行并不算顺利,设立数十年后便逐渐荒废乃至被彻底废止,如今已很少有人提起它的存在。
此刻常岁宁忽然说起要重开市舶司,众官员间立时嘈杂起来,甚至有入官场不久的官员不甚确定地向身旁之人小声询问:“……何为市舶司?何用也?”
常岁宁便让姚冉出面详细说明她的打算。
常岁宁不单打算重开市舶司,更有重新整肃改进其旧时制度之意,这些时日她已与骆观临等人大致商议过——
除对外邦交之外,重建后的市舶司,更多的用处,将放在海外航线往来贸易之上。
贸易商队,可分两路,一为官商,二为私人商队,私人商队出海贸易,要经过市舶司发放通行令,市舶司负责监察其船队,并收取相应的舶税。
众官员听罢,不禁议论纷纷。
“大人如今虽说统管淮南道财政赋税,然此事到底关乎国政……”有官员提醒道:“或还要先经朝廷准允。”
“这是自然,我已让人传信上奏京师。”常岁宁一笑:“如今江都之外海上已平,我相信圣人和户部都会乐见此事的。”
此事若成,将会给大盛带来一笔很可观的财政收入。而除却财政之外,常岁宁同样看重的,是来自海外的未知物产与新鲜事物。
众人议论了一阵,大多觉得此事可行。
诚如常岁宁所言,如今江都海外已平,她与倭军一战,虽显出了两分残暴之气,但的确很好地威慑了海外诸国,如此时机之下,她作为亲手平定海乱之人,由她出面提出此策,是最为合情合理的。
而她去年便在江都建下了造船坊……如今思来,倒像是早有打算了。
包括在海上大杀一通扬出威名,让倭国立约肃清海寇,令盛军入驻倭岛……如此种种,其中都有为此事铺路的痕迹。
这位大人煞费苦心已久,于是天时地利皆备,如此,他们这些人,又焉有不和之理?
虽说如今淮南道尚不齐心,但常岁宁在江都所施政令,却从无不通之理,凡是由她提出的政令,底下的人即便起初不赞成,却高低也得试行一二。
而抛开常岁宁的淫威不提,在座之人也无人不晓,历来对外互贸,只要推行顺利,必然都会有巨大利润……
想到此举会带来的泼天富贵,不少官员的眼睛都亮了,纷纷出言赞成此事。
于是常岁宁便顺势提出,先择选出一位市舶使,负责筹备重建市舶司事宜,以及她打算尽快组织一支船队先行出海,带上丝织坊和制瓷坊中的商品,先去探一探航线——旧时那几条航线,很久没人走了,需要重新去探,去增添修正,以为之后的商贸做准备。
这些后续之事都需要市舶使的参与。
此言一出,众官员纷纷互荐,或者推举可用的亲信。
这是明摆着的肥差,肥的不能再肥的那种!
常岁宁自入主江都以来,为了上下齐心,从不吝于在可控范围内让众人分利,她的“大方”,是写在明面上的。
但此次,常岁宁稍有些不一样的想法。或者说,她心中已有人选了。
常岁宁的视线越过那些热情高涨的官员,看向坐在很靠后的位置上,就推举市舶使一事,始终没有出声的一人。
那是一张很年轻的面孔,身上穿着的是县令官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