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第2/5页)
现在宋英带着两个孩子也回来了,家里的人口是越来越多了,不说张杏花和宋夏如今挤在宋玉的房间里,等到时候二嫂李氏生了孩子,到时候就有两个孩子了,他们那个小屋就住不下了。
今年冬天硬是扛了过去,这房子必须得盖了。
张杏花寻了个宋声旬休的日子把他叫了回来,挑了个晚饭后的时间,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坐在堂屋里,说起盖房子的事。
“咱们家现在人越来越多了,今年英子和妞妞也在,再过几个月二郎媳妇儿也该生了,房子眼看着不够住了。而且大毛都这么大了,还跟大郎和媳妇儿住在一起,也耽误你们生娃。而且四郎今年如果娶了媳妇,就不能再跟他三叔一块住了,所以我跟你们爹商量之后,决定把房子重新盖一下。”
一听说要盖房子,全家都高兴坏了。
现在家里人越来越多了,房子的确不够住。而且家里的房子都还是土坯房上面铺的茅草,冬天如果不是烧了炉子,一定会更冷。
如果有条件能够住宽敞而且冬天暖和的房子,谁不想住!所以一听到说要盖房子,家里人都跟打了鸡血似的高兴极了。
现在距离春耕的时间还有几个月,全家一起出动,实在不行就请几个帮工,赶在五月春耕之前也能盖完。
宋家村地处北方,这里的春耕大多在四月底五月初,现在是二月,中间有三个月的时间,用来盖房子肯定是够了,到时候也不影响农耕。
张杏花又道:“家里去岁冬天烧炭,赚了不少钱,你们各房也都出了不少力,这个烧炭的钱大部分都在我这儿收着,所以这次盖房子,就不需要你们各房出钱了,直接从公账上出。”
大家一听这话就更高兴了。
全家都同意盖新房,这事定下来之后,第二天一早宋老大就出去打听砖瓦的价格去了。
没错,他们老宋家这次要盖的房子是砖瓦房,不再是之前的土坯房了!
村里人盖砖瓦房的也有,只是没那么多。谁家要是盖上三间整整齐齐的砖瓦房,那可是很有面子的事儿!
宋大郎和宋二郎他们几个干劲儿十足,家里既然要重新盖房子,那这东西肯定都得先从屋里收拾出来挪个地方。
宋平他们就先把屋里的东西都收拾挪了出来,准备先把堂屋的房子给扒了,家里人就先挤挤住在两边的厢房里。
还有搭着的棚子里也可以住,现在天气没那么冷了,凑合凑合先把堂屋给盖起来,然后再盖两边的厢房。
他们家院子足够大,新房子就在原来的宅基地上盖,堂屋还是盖三间,左右两边的厢房多盖几间,灶房还是在原来的位置,后院儿的棚子顺便重新弄一下,把猪圈和鸡圈也都重新拾掇拾掇。
农家盖屋子没有图纸,全凭泥瓦匠的经验。
宋家没有人是专门干泥瓦匠的,所以要盖房子得先找个有经验的泥瓦匠过来给指导着盖。
盖房子要用的材料,除了砖瓦之外,还有用来作为梁柱承重的木头。
这木头可以从山上砍,主要的还是砖瓦,这两样得从外面买。
农家人盖不起砖瓦房的原因,有一点就是因为这砖瓦材料不便宜,而且这些东西比较重,盖房子需要的量也多,从外面买到了之后,还得想办法给运回来,只单单用牛车拉,就得拉个好几趟。
宋老大去了村里的吴老二家,跟他们打听了一下他们去岁盖房子时,家里的砖瓦是在哪里买的,价格几何等等。
回来后宋老大又跟家里人商量了一下,打算到吴老二说的那家砖瓦厂去买砖瓦。
这家砖瓦厂在县城往南边十里外,算是离他们宋家村最近的砖瓦厂了。
这砖是青砖,买的多的话,三文钱一块,瓦片要便宜一些,两文钱一片。宋家要盖的房子多,这么多间房子盖下来,这花销可不小。去岁冬天挣的钱,加上之前攒的,这一下子怕是要花的差不多了。
家里的牛这次派上了用场,买回来之后宋家给牛喂的料足,牛长得很快。
给牛套上板车去拉砖瓦,宋老大也不敢把牛用的太狠了,毕竟牛还在长身体,等到春耕的时候还要下地拉犁耙。
所以每次就少拉一点,多跑几趟,把这些砖瓦给运回来。
一听说老宋家要起新房子,宋冬带着丈夫也回来也帮忙了。家里头几个有娘家的媳妇儿,娘家那头都来了些兄弟来帮忙盖房子。
到了陆清这,他没什么娘家兄弟,只有阿爹跟两个舅舅。阿爹是个哥儿,干不了盖房子的重活,所以这次来帮忙的是小舅舅陆鸣。
本来大舅舅是想让儿子也就是陆清的表哥过去帮忙的,但王氏拦着不让,说是小叔子已经去了,用不了那么多人。
大舅舅无奈,也没再说什么了。
今年宋家因为烧炭在几个村里都出名了,这年头家里有些家底了,旁人才会看得起你。
要是搁在头几年宋家穷得叮当响的时候,不见得会有那么多亲戚上的来帮忙。
但既然这次大家都来了,那该招待的还是要招待好,毕竟人家上门来帮忙也是好心。
孙氏的两个哥哥都来了,他们两个都是干活的好手,他们俩离得远,每天天不亮就早早出门赶过来,等晚上回去都已经很晚了。
两个哥哥心疼妹妹,看到宋家要盖房子了,心里都为她高兴。
宋冬和丈夫沈大郎就在宋家住下了,方便干活帮忙。
家里人多干活就快,请来的泥瓦匠是个有经验的,按照他的指挥,一家人该怎么做,全都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这年头除了镇上的大户人家盖房子需要请人,乡底下的农家盖房子,都是靠自己人和亲戚帮忙盖的,能省不少工钱。
宋家盖房子盖的热闹,宋声因为要去学堂上学,一直在县里住着,陆清也跟着在县里照顾他,两个人平时赶到宋声旬休的时候会回来,所以家里的活也帮不上什么忙。
两个月的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快到了宋玉出嫁的日子。
距离他成亲,还剩半个月。
自从过年的时候在道观里求了一根下下签,回来的半个月,宋玉都有些不在状态。
但是过了这么长时间,眼看着其实也没什么变故,又想到一真大师说的顺其自然,说不定这不吉利的事已经过去了呢。
距离出嫁的日子越来越近,宋玉的状态倒是比这之前变好了许多。
宋玉许的夫家在城南的郭武村,是村里一户姓杜的人家,未来的夫君名字叫杜斌。
这个杜家在跟宋家结亲的时候家里还很穷,不过比宋家稍微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