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3/3页)
宋声开始逐渐忙起来了,如今天气已经不热了,他要趁着开学之前,把原本就打算开的火锅铺子开起来。
手上还有几十两银子,光是租店面就得花去不少。
这租店面跟租小院不一样,要选人流量大的地段,而且不仅前面能做生意,后面还要带院子能休息的。
家里秋收的时候他也帮不上什么忙,跟家里人说了要开火锅铺子的想法,家里人纷纷支持,让他按自己的想法做就行,如果缺钱的话,家里人给他出。这让宋声心里很是感动。
家里边农忙差不多的时候,宋声让牙人带着找了好几个地方看铺子,但一直都没找着合适的所以迟迟没定下来。
正巧这个时候,宋声碰见了梁又明。
梁又明虽然今年在读书一道上十分努力,但毕竟底子不好,学的时间又短,所以落榜是意料之中的,他也没有太难过,全当是一次考试经验,打算回了县学之后,继续努力读书,来年再战。
这天宋声碰到他,说道:“那天去县学看夫子的时候没见着你,本来想请你吃个饭的,最近什么时候有空,一块儿吃顿饭?”
梁又明不好意思说自己落榜之后心里还是有些失落,在家休息了几天,一直没去县学。拖着拖着又到秋收放农假了,所以两个人一直没见着。
这会儿碰见,梁又明道:“走走走,一块吃饭,这次可要你请我了!”
饭桌上,梁又明问道:“我看你今天是去看房子的?你不是快要去府城读书了吗?怎么还在看县里的房子?”
宋声说了自己的打算,刚说完开火锅铺子,梁又明就道:“火锅?那是什么东西?好吃吗?”
对于梁又明来说,人生一大乐事就是吃。之前为了一点好吃的,连迎春坊都去了。
宋声道:“给家里人尝过一次,他们都挺喜欢吃的,所以打算在县里面先开个铺子试试水。”
梁又明一听,眼睛里闪着一股跃跃欲试的神色,道:“要不咱俩合作开铺子吧,反正我在读书方面也就那样,要是开个铺子能赚点钱,我爹知道了说不定还能高兴几分。”
宋声听到他这个提议,有几分心动。他之前还想着,到时候去找一下崔夫人,看看能不能寻求一下合作呢。
现在梁又明提出合作开铺子,也是个不错的主意。梁又明跟崔夫人沾亲带故的,说不定能从她那里帮忙打听打听怎么样能够购进大量的辣椒。
“你确定要跟我一起开铺子吗?”宋声道。
梁又明压根就没吃过他口中说的火锅,也不知道以后的生意会怎么样,就说要跟他一起合开,实在是太信任他了。
梁又明道:“确定啊!不就是一间铺子嘛,要是亏了那就亏了,我也不差那点钱,你不用有心理负担。”
梁又明是个讲义气的,宋声知道他说这话是为了让他放宽心。
不过梁又明也有自己的考量,在他眼里,宋声这个人说话做事很有分寸。而且他知道宋声家里的情况,他说要开铺子,肯定是有把握的,不然也不会浪费时间精力在这个上面。
简而言之,他觉得跟着宋声有肉吃。
“好,那咱们两个做合伙人。”
梁又明笑道:“那合伙人,现在咱们的铺子还缺啥?需要我干什么?”
宋声道:“我今天跟着牙人看了好几处铺面,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你有什么知道的正在出租的铺面吗?”
梁又明道:“说说你的要求。”
宋声把要求都说完,梁又明思索了一下,道:“我家里好像有几处铺子很合适,印象中收益一直不太好,我娘好像打算关了之后做别的生意了,你先等等,我回家问问再说。”
铺子的事儿暂时交给了梁又明,宋声这边开始铁匠铺子定做锅子了。
他想了想,又把之前的图纸改进了一下,画了一张新的出来。
这次的锅子是带夹层的,将其分为了三部分,上面是圆形的锅,中间隔着一个铁片,将两种汤料分隔开来。
中间是专门来放炭火的,旁边还设置了一个火门,专门用来点炭放炭的。
下面放着一个小盘,主要是用来承接炭火的。烧完的炭或者需要炭火小一点,就可以把碳块放置到最底下这个小盘中,达到调节火候的效果。
这个东西做出来之后,铁匠铺子的匠人李大叔很是新奇,问道:“宋郎君,这个锅子设计的好生奇怪?是用来干嘛的?”
宋声没透露,只说是用来吃饭的,到时候他就知道了。
宋声光是定做这批锅子,就花了四十两银子。
这种锅子是用铁打造的,本身就要贵一些。再加上设计的又有些复杂,很考验工艺。
这批锅子一共做了二十个,光一个就花了二两银子,银钱就去了大半。
好在这铺子的事他不用操心了,因为梁又明第二天就告诉他,铺子的事儿已经安排好了。
他娘本来一听说他要开铺子做生意,是执意反对的,家里人都希望他好好读书参加科举。
但当他说跟他一起开铺子的合伙人是宋声这个案首时,全家人的态度立马就变了。
第二天就腾了个地段很好的铺子出来,给他们做生意用。
宋声跟梁又明商量,让他负责出铺子还有汤底的原料,而他则是负责汤底配方和吃火锅用的锅子。
还有后续铺子里的经营人手等等,都由宋声来安排。
实际上需要梁又明出钱出力的地方并不多。
梁又明一听只需要做这些就能躺着拿钱,十分高兴。
宋声不想占他便宜,毕竟人家这个地段的铺子确实不好找。
跟梁又明说铺子生意如果赚钱了,到时候就五五分账。
然而梁又明也是一样的想法,他只是出了个铺子和原料而已,就直接分走五成,这么大便宜,他可不能占。
最后两个人又商量了一下,决定扣除成本之后的净收益,四六分账。梁又明四,宋声六,这是梁又明坚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