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喝着假酒了是吧(第2/2页)

“今年要是能跑出一条销售渠道,生产线咱们还得收回来。到时候有你忙的。”

吃下了定心丸,老赵颠儿颠儿地披上雨衣跑去生产间看工。

时应一边回程思敏的消息,一边从后厨门边儿找了把破伞,对着天上的细雨一撑,拎了一只水桶往不远处的种植地里走。

除了露天养殖的葡萄外,老赵还有几拢塑料大棚,里头杂七杂八种的都是特殊品种的葡萄和香料植物。

时应西装革履地摘葡萄,很有种斯文败类做果农的反差感,从大棚里挑了十几串最漂亮的葡萄做点缀,时应拎着水桶走回酒窖开始划拉老赵的酒。

林林总总终于凑出几个像样的礼品篮,他开始把东西往自己的破夏利上拎。

下午一点,时应开车往西城省会去,程思敏在家熬桂圆红糖小米粥。

窗外下小雨,窗内煮热食,空气中温热的甜香与清冷的泥土气息缓缓对流,手机里,两个人十几分钟前的对话还在她脑子里来回盘旋。

关于转账,时应说他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她做的饺子很好吃,正好他平常也不开火,晚上下班常吃外卖对身体不好,他想在程思敏这儿预存些饭费。

如果程思敏下次饭做多了的话,他也不挑,什么都能吃。食材,手工费全算进去,俩人就当是纯粹的饭塔子。

作为回报,如果程思敏平常去超市买东西搬不动,又或者说出远门需要他代为照看宠物,他都十分愿意效劳。

互助互利,共同发展,是好事。

也就犹豫了粥水滚开的功夫,程思敏欣然同意,但大少爷不知人间疾苦,拿一万块钱存饭费实在太夸张了,程思敏自从开火做饭后,每天都在社交软件上记录一人食的用钱成本。

只要不出去买现成的,一个人做饭吃真的用不了很多。

她这个月有蛋有肉有蔬菜,加上狗伙食费,一共才五百。

在心里算了笔账,程思敏叫时应给她先发六百块,吃满三十顿剩饭再算账,多退少补。

时应也挺体面,多转了四百,声称自己吃得多,不能叫她平白无故地受损失。

看在钱的面子上,程思敏还颇为殷勤地拍了一张小米粥的照片问他:“在煮粥,还准备炸点花生凉拌洋葱和木耳,晚上你还吃饺子吗,要不你再凑合吃一顿,把冻饺子打扫打扫。家里还有咸鸭蛋,我给你切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