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附录二 大国崛起要有大智慧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对乔良将军的访谈(第5/7页)

另一个例子是在铁矿石和矿产资源方面,看看我们在并购力拓时是怎么铩羽而归的,要知道,这些都不是企业行为,这是整个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一种联手压制和封堵。

怎样才能拿到足够的资源,这才是我们真正要担心的问题。这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努力。一是要加强软实力,改善形象,同时还要约束自己,决不要干杀鸡取卵的事情,要努力和当地的资源国家共赢。另外,还要有足够的抵抗力,能够抗衡想封杀你的国家造成的压力。

《瞭望东方周刊》:怎么抗衡所谓的“封杀”?

乔良:先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要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保障。如何保障?就是凡有中国企业足迹的地方,都是中国军队有能力保障的地方,所谓“剑到履到”,而不是“履到剑到”。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要跟全世界作对,而是要让某些国家对中国的军事实力有所忌惮。在这方面美国又是一个榜样。

《瞭望东方周刊》:软硬齐头并进,这会是一个软跟不上硬的漫长过程吗?

乔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获得,特别是创建新的文明形态,从文明史进化的角度来看会很漫长,100年都可能见不了多大成效。但是经济快速发展和军力长足进步,已经把我们逼得没有退路,作为大国,这世界上有些事情,你不管也得管,有些责任你不负也得负。既然如此,我们就别藏着掖着了,不如痛下决心在增强自己硬实力的同时,下大力气自上而下地改善自己的形象和软实力,20年应该能见效。

《瞭望东方周刊》:在此过程中能获得充足的资源吗?

乔良:要知道,世人其实都很势利,你有钱他就要挣你的钱。现在当全世界都盯着中国人的钱口袋时,你要小心了,一定要确保每分钱都花在对的地方,千万别打水漂。中国现在的海外投资,百分之七八十都在打水漂,都在交学费。在苏丹和澳大利亚交一两次学费就够了,就应该学会很多东西,别到每个地方都去交一遍学费。至于能不能获得中国的发展所需要的充足资源,就需要处理好与相关资源匮乏国家的竞争关系。特别是要清醒认识到,在资源方面,我们更多的将不是与发达国家,而是与发展中国家处在竞争状态,这是由我们都是制造业国家这一现实所决定的。这种竞争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变得很残酷,必须现在就要做好充分的精神准备。

《瞭望东方周刊》:你觉得雾霾和环境污染会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吗?

乔良:污染毫无疑问是非常影响国民信心的,尤其是首都人民的信心。所以说这个问题必须解决,但是解决它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我看了一下,洛杉矶的雾霾,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才解决完,花了40年时间。中国当然会比这快,因为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没有多少实权,也没有多少钱,中国政府则有比较强的执行力。

这就是说治霾中国是可能做到的,但是这需要先解决一个技术性问题,就是到今天我们都还没弄清楚,中国的雾霾,特别是北京的雾霾为什么会一下子变得这么严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德国,重工业发展得非常迅速,它那时为什么可以做到没有雾霾,英国却未能避免?是因为德国人吸取了“雾伦敦”的教训,把所有的烟囱都建得高达300米,污染物都被大气环流吹走了。这个办法也许不可取,但思路可取。

所以说这里面,应该思考的东西非常多。我们目前还只是口头上说要还给人民一个晴朗的天空,但是还没有充分地论证和思考,怎么还?更重要的是,环保意识是未来文明的重要环节,没有一个洁净的空间,新的文明何处安放?

中国军队需要“观念转型”

《瞭望东方周刊》:你在1999年就曾写过《超限战》,准确预言未来战争将超越军事界限的趋势。15年过去了,你觉得如今全世界范围内的军事革命又呈现出什么样的新趋势?

乔良:由信息技术推动的这一轮军事革命,应该说已经接近尾声。或者说,它已经完全成熟了,成熟就意味着潜力将尽,已经不能给下一步的全球军事发展带来革命性推动了。

和信息技术相关的所有武器装备,在这一轮基本上都已登场亮相,从信息技术的核心——芯片技术——来看,已经挖掘不出多少潜力。而此时的中国新军事革命才走了半程,基于这一点,一些中国的军事研究人员认为,这一轮军事革命正方兴未艾,这其实是以自己为参照系的错觉。因为从世界军事革命的大背景来看,我们实际上是一个追赶者,别人已经完成的东西,我们才正在开始。

对于这一轮新军事革命即将落幕,美国人已经意识到了——他们的信息技术面临的只是如何更好地应用的问题,而不是如何更好地挖掘潜力的问题。与此同时,美国人对于信息技术革命给美军战斗力带来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致命的软肋,正在表现出越来越多的担心。

这是因为,一方面,信息技术确实使美国军事力量大大提升,另一方面,它又使美国整个的军事力量被信息技术的致命弱点所绑架,变得空前脆弱。我多次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富人,成天担心自己的财富放在家里会被人偷走,后来他就想,我何不把它们都装在箱子里,打包捆死了,这样不就谁也偷不走了?结果贼进来以后,扛起箱子就一块儿全偷走了。得来全不费工夫。

美国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将其军事力量联结成了一个整体,使其变得空前强大又空前脆弱,因为它是一整个体系——体系是非常容易在一个点上遭到破坏之后,就全盘崩溃的。

比如说信息技术,为什么会成为武器装备威力的倍增器?这完全归功于一个小小芯片具有的巨大能量和潜力,但是你完全可能只用一种技术——比如电磁脉冲武器或微波炸弹——就能把芯片制约住,从而导致对手整个的信息系统全部崩溃。此外,我们的对手很强大,还在于它有了天基系统支持,这又使其不得不形成对于天气信息系统的依赖,这同样构成其巨大的弱点。太空侦察预警系统,是他们所谓的战略制高点,这个制高点可以说格外脆弱,不光经不起反卫星武器的打击,连报废的卫星碎片撞击它,都有可能使它停转或毁掉。

因此美国可以打萨达姆,可以打卡扎菲,甚至打南联盟都没问题,那是因为这些国家都没有能力与其进行全面的信息对抗或太空对抗。但大国可不同,大国都有这种能力——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都有能力攻击太空系统,他们全都知道美国的软肋和命门在哪里。美军的士兵们一人一个GPS,离开GPS都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一旦让GPS失灵的话,它的士兵能不抓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