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一梦多年(两章合一)(第2/2页)

在得知孟青二考第四时,孟母和两个弟弟吓了一跳,找人打听才知道,孟青擅长经商,又是正儿八经的科考入仕,再加上何大当家重用女子,所以孟青有很大可能会进户部。

另一个丐帮子弟郭青山,官员考第八十一名。

官员考时录取的那名女子名叫姚琳琅,不但文采斐然,而且精通律法,何苒准备等她实习期满就调到自己身边,她现在急需一个这样的人才。

孟青有两个弟弟,父亲去世时,两个弟弟一个八岁一个六岁,无法继承家业,眼看家业守不住了,十五岁的孟青自己作主退了亲事,从此后抛头露面,用柔弱的肩膀挑起重任,不但没有令父亲留下的产业被族人吞食,还将产业扩大了整整两倍。

说来好笑,那几个兄弟还动过顶替她们名额的念头,可她们的名字写在大红榜上,一看就是女子,罗三娘和罗四娘,想顶替也不行。

同样是笔试和面试,可面试的时候就不是只用嘴说了,还要动手。

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眼里的小弱鸡竟然逃跑了。

可是一年后,那对父母还是找到了他。

这位父亲是他的亲生父亲,而母亲却不是。

他又在学校里放了一把火,趁乱逃了出去。

他们没有想到,这二考比官员考还要复杂。

这两次大考,何苒特别过问的,还有周沧岳派来的两个人。

他到了那里才知道,那所学校不但动不动就让学生饿肚子,而且还会体罚,不是字面上的体罚,而是往死里打,打到认错为止。

两人唱着歌,心里那个美,以前从京城往晋地,没有十几个人一起就不敢行路,否则遇到土匪人货两空,提心吊胆,哪敢唱歌啊,谁知道会把哪路妖魔鬼怪引过来。

很快,二考便开始了,官员考落榜的考生们打起精神,再次步入考场。

他的父母在他还没出生时就分手了。

不上学的他,成了众人嘴里的街溜子。

不过,打脸来得也快,本次医科录用十二人,她们姐妹便在其中,而那几个兄弟都没考上。

再后来,他知道了他离开那所学校之后的事。

姚家世代书香,姚琳琅只有一个残疾的哥哥,无法科举,族亲欺她家人丁单薄,诸般为难,甚至插手姚琳琅的亲事,想用她去联姻,为叔伯家的堂兄弟们铺路。

有一次,他看到苒姐眼睛红红地从大院里走出来。

没两天就被患者撞破,被人耻笑也就罢了,长辈却还怪到她们头上。

而他在生下当天就被一对不能生育的夫妇买走。

孟家那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以后就是孟大人了。

趁着在路边小饭馆里打尖的功夫,何书铭爬上了一驾拉货的大车,车把式和押车的是两个马大哈,多喝了几杯,晕晕乎乎,一边赶车一边唱山歌。

而另一位有经商经验的,和她们的情况全都不同,她是硬生生被家里逼得走投无路,才来参加官员考的。

何书铭离开京城的消息,何苒是几天后才知道的。

不仅如此,那些男教官还会把女生带去小黑屋,凡是进过小黑屋的女生,个个都是表情呆滞,如同行尸走肉。

何家的那些事,整个真定府谁不知道?

刚好有熟人从京城带信过来,说是二考能考医科,族里便让男丁来京城碰运气,她们两个包袱款款也悄悄来了京城。

他的那对所谓的父母赔了一大笔钱,学校没有报警,而那对父母也来找过爷爷,他担心爷爷不会说谎会露馅,所以他也只能偷偷摸摸地给爷爷送钱送药。

车把式和押车的都是平阳人,这批货是送往晋阳的,到了晋阳,把空车上装上新货,他们再回平阳。

何书铭晚上出来,也不敢去客栈里买吃的,就靠着他离开京城里贴身藏着的几张干饼子度日,快天亮时再钻进货物里。

有一天下大雨,押车的去盖油布的时候,终于发现了何书铭。

百分百的升学率,其中还有一个是状元郎。

这五名女子中,只有一个是官员考落榜的,余下四人都是专门赶来京城报考的。

那时的他已经不再是瘦弱的小孩了,他十六岁,血气方刚,一身反骨。

那对父母无奈,只好花了大价钱把他送去一所全封闭的学校。

他的外祖父很有钱,只有一子一女,不幸的是儿子死于一场事故,而唯一的女儿也病故了。

报考稼穑的更是被带到了田间地头。

说不管就不管,白天他们唱歌赶路,晚上他们唱歌睡觉,压根就不知道货物里面藏了一个人。

按照他的分数,只有一个选择,就是上那所被称为监狱预备役的中学。

何苒对这两轮考试中脱颖而出的六人非常满意。

原本她是能留在京城六部衙门里实习的,可她不用猜也能想到,孟家肯定会来京城找她,她现在还只是个实习生,没有精力应付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找不到。

兄长特意写信,让姚琳琅清楚族人的嘴脸,让她不要被家事所累。

他们根本没把何书铭放在眼里。

他没有回到那个所谓的家里,而是去找爷爷,爷爷老了。

那一刻,他很想冲过去,让苒姐想哭就放声大哭吧,不要忍着了。

可想而知,现在的何书铭在这两名大汉眼里就是一只待宰的弱鸡。

此时生父早已另娶,知道这件事后便四处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了他。

而他被带回去后签的那些文件,是指定他们为监护人以及各种财产代理的文件。

他们之所以现在还要找他,是因为外祖父最重要的遗产,需要他在十八岁以后方能继承,如果那时他不在了,这份遗产就只能捐助给公益事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