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604章 慈眉善目(第2/2页)

“这些德国佬比我们自己的部队还客气。”一个妇女背着包裹,看着远去的德国人的车辆,开口嘟囔了一句。这一队难民不久前刚刚被一支南斯拉夫自己的军队打劫,他们交出了财物还有很多吃的东西,才赶走了那些溃败而来的南斯拉夫军队。

“闭嘴!”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哼了一声:“这些人怎么说都是侵略者!我们不能和他们有什么来往!我们继续赶路,不要招惹是非就可以了!知道么?”

事实上这个队伍里是有懂德语的人的,这个老人就会说一些德国话,不过他们不愿意与德国军队合作,于是装着不懂德语,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没有搭讪。战争中,挺身而出拼死一战的人不多,而那些投敌叛国的人也是少数,很多老百姓其实只是过着和平日里差不多的生活,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这些老百姓有些因为躲避战火而逃难,有些因为故土难离而沦为亡国之人。

他们不会选择支持入侵者,甚至力所能及的给这些入侵者制造麻烦——工作不积极,整天浑浑噩噩的活着。但是真的让他们拿起武器来反抗,那也是绝对不敢的,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只要平静不被打破,他们就苟延残喘。这不是不爱国,而是一个普通人生的必然轨迹。

促使平民百姓真的走上反抗道路的,是残酷的压迫。阿卡多通过后世的经验深深的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极力避免压迫,如果必须这么做,他选择分化压迫其中的一少部分人。他给大部分人希望,所以大部分人选择安稳的活着。反抗必然存在,却被压缩在了可以容忍的小范围内。

于是在巴尔干,德国人又把这套理论拿了出来,将难对付的顽固分子交给意大利人去打理,自己装扮成一副老好先生的模样,让当地人觉得德国人是救世主,是带领他们脱离苦海的解放者。

这解放者慈眉善目,很绅士有礼,如果身后不背着枪,胸前不挂着手榴弹,腰里不配着刺刀……那效果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