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第2/5页)
魏徵现在已经是尚书左丞。
他对着李世民点了点头:“的确,当时臣还觉得有些讶异,连每日气候如何,浇了多少水都需要详细记录在案是否过于繁琐麻烦。”
李世民也觉得讶异,没想到他这地居然种得这么细致。
周自衡笑道:“这就是试验田的意义所在了。”
他将自己当时对试验田的一些设置娓娓道来,忽然就理会了之前徐清麦和自己说过的话——她从姑苏回来后,说与名医们谈医论道就像是毕业答辩,他现在感觉就是如此。
好在,这“毕业论文”的确是他亲手所写,无论对方提什么刁钻的问题,他都能回答得出,而且逻辑严密。
听到后面的时候,李世民的眼中已经带上了赞赏之色。
“橘生南方则为橘,橘生于北方则为枳。”他对房玄龄等感叹道,“种田如此,其实朝廷的政令又何尝不是如此……”
如今,他倒是完全认同周自衡所说的“农学也是一门学问”这个观点了。
李世民敲了敲自己案几上摆放着的那一堆奏折,这些都是之前润州屯上报来的公文,以及魏徵当时在江宁县“调研”后写下的文章。
他沉吟了一下,问道:“周十三,你对江南怎么看?”
周自衡心中思忖皇帝是要问江南的农事怎么样还是问江南怎么样?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可大了。不过,他觉得自己现如今还是不要贸然的指点江山,便老实的从农业的角度来回答:
“江南之地,现在还没有大面积开发,不过微臣觉得,若是能够勤修水利,围垦造田,不出十年,它必然会成为膏腴之地,天下粮仓!”
李世民有些动容:“天下粮仓?”
这是让每一个皇帝都会在意的字眼。如今的天下粮仓是和河东和山东之地,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地的士族地位高,被争相拉拢。他们手中有粮,自然就有人!
可如今,一个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站在他面前对他断言,大唐将会再多一个天下粮仓!
他眯起眼:“此话怎讲?”
“陛下,这恐怕要从气候与五谷之间的关系讲起……”周自衡道,“说来就话长了。”
李世民瞅他一眼,笑了起来,对旁边内侍道:“来,给周录事搬个坐席,让他坐下慢慢说。”
周自衡瞪大眼睛:“陛下,我可不是这个意思。”
他是怕他们没那个耐心在这儿听他科普,其实顺便也试探一下如今大唐的上层们对农业的重视程度。
“朕让你坐你就坐,无需忸怩。”李世民挥了挥手。
房玄龄等人此时也都坐着,周自衡看了看,谢恩之后便也坦然受之。
“如今我大唐主要是种麦与粟,水稻集中在南方。这是由于水稻喜热喜水,”他侃侃而谈,“而江南一带正好满足了这个要求。如今江南一带有些田庄里实行稻麦复种。”
魏徵:“何为稻麦复种?”
周自衡愣了一瞬,之前他给他解释过呀,但他很快明白过来,这是魏徵让他解释给其他人听呢。
“稻麦复种指的是水稻收完之后,还可以在地里种一茬冬小麦,这样可以多收粮食也不至于让地荒废。”周自衡道,“但小麦与水稻所适应的土壤和环境并不相同。所以微臣觉得可以改为双季稻!”
这次不用等到魏徵开口,李世民主动问:“何为双季稻?”
“双季稻为早稻和晚稻。三月底四月初播早稻,七月初就可以收割,立秋前播晚稻,十一月底左右收割。一年双季,故名双季稻!
“若是再往南一些,在岭南甚至是琼州、安南等地,气候炎热、土地肥沃,水稻一年甚至可以收三季!”
所以后世很多农学试验田都在海南,就是因为项目速度进展更快。
李世民的眼中闪着光,喃喃道:“岭南……”
在武德五年的时候,李靖与李孝恭出征岭南,岭南二十州在冼夫人的后代冯盎的率领下归于大唐。世人道岭南多瘴气,遍地蛇鼠虫蚁,却没想到竟然还是块种稻的好地方?
还有安南,他本来不怎么重视那地方的,觉得不过是边陲之地……
“三季!”杜如晦惊讶的挑眉,“那岂不是每年的粮食收成可以翻上三番!”
“不能这么算,”周自衡忙道,“单季稻的亩产会高于双季稻,但是总量肯定是后者更高。”
其他人也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周自衡从容应对。这些在场的朝臣们竟然有一种错觉,此刻站在他们面前的并不是一个年轻人,而是一个有着十几年经验的学者甚至是管理者。
听完后,李世民打开魏徵的那份案卷,犀利的眼睛看着他:“你曾与魏卿算过一次账,算江南一带每个人的口粮,得出的结论是即使增产,也不过是堪堪果腹……”
这份奏折曾经给他带来极大的震惊,他从未这样仔细清晰去算过一个普通的家庭的吃穿用度。当这些变成数字之后,压力感似乎一下子就变得清晰了。
然后,给他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觉得粮食成为了悬在自己脑袋上的一柄利剑!如此大的粮食缺口,他真的能在这样的局势下带领着整个大唐的老百姓走入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可以吗?真的可以吗?
那两日,李世民都没怎么睡好觉。
于是,他此刻终于可以问周自衡:“可如今,周十三,你觉得江南有望在十年内成为天下粮仓?”
他的眼神中带着微微的压迫感。
周自衡一惊。
魏徵抢在周自衡回答之前开口,不认同的道:“陛下!”
周自衡回过一点味来了,这是打算让他签军令状?
他站直身子,眼神不惧的看过去,竟然在李世民的这种注视下没有躲闪。
“陛下,这只是个基于现实而做出来的计划。但是计划达成与否,还要看很多因素。可如果连计划都没有,那就永远都别想要达成。”
傻了才会应承下来。
不过周自衡的这个回答也算是回答得不卑不亢,李世民听了后哈哈大笑起来,殿中的那种压迫感似乎也一扫而空了。
周自衡心中暗想,不愧是亲率数十万大军打下大唐半壁江山的人,气势就是不一样。
“魏卿,你何苦担心他?这小子实际上滑头得很。”李世民挑起眉来,整个人又恢复了刚才的放松姿态,他懒懒的道,“周十三,你刚才若是一口应承下来,我倒觉得你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