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2/4页)
萧元宸顿了一下,抬眸看向沈初宜,眼眸中却有笑意。
那是被母亲关怀,被全力支持的幸福。
“朕告诉她,朕想当皇帝。”
作为能文能武,聪慧过人的皇室子弟,没有人不想当皇帝。
龙椅上的诱惑太大,即便是再愚钝的人,也会有一瞬的动摇。
萧元宸从一开始就不想让与旁人。
“说实话,朕的年纪比两位兄长要小得多,若是父皇身体康健还好说,总能等到最后那一日,可父皇身体并不好,于朕来说都很不利。”
“当时两位皇兄斗得你死我活,朕很清楚,若是当时我也搅入其中,那才是最愚蠢的做法,隔岸观虎斗才是康庄大道。”
萧元宸说道:“虽然每次都被牵连其中,但朕和母后也尽力周旋,最后干脆利落脱身而出。”
“也正是那个时候,母后问了朕这个问题。”
“朕回答之后,母后就直接去了坤和宫。”
萧元宸笑了一下,眉目舒展,似乎一切都很顺利。
但沈初宜听来,萧元宸和恭睿太后同样经历了一场厮杀,只不过两人的手腕更高,不仅全身而退,甚至最后夺得了胜利。
他们看似不争,其实才是争得最厉害的。
“朕不知道母后究竟同懿母后说了什么,但从那以后,懿母后的态度就变
了。”
“朕成了那个万众所归的人。”
这话说完,浩然轩长久无言,两人都捧着温热的茶盏,谁都没有开口。
过了许久,沈初宜才长舒口气:“挺好的。”
“这世间有多少人,能得偿所愿呢?”
沈初宜的温柔嗓音抚平了萧元宸的激荡心绪,他深吸口气,才慢慢开口:“是啊,朕真的很幸运。”
“最重要的是,又恭睿太后全心全意为陛下周全。”
萧元宸却叹了口气。
“既然想要愿望达成,就要付出代价。”
即便萧元宸登基,后宫依旧掌控在庄懿太后手中,恭睿太后避退其后,对宫事从不插手。
后宫的妃嫔,也都是庄懿太后一手选出来的。
“当然,朕能位登九五,不可能光凭懿母后一手扶持,最重要的是父皇的认可。”
萧元宸淡淡道:“说到底,朕的皇位是父皇亲选出来的。”
沈初宜舒了口气,颔首道:“是的。”
“陛下这样优秀,先帝自然会选择陛下。”
萧元宸笑了一下,道:“但朕还是给了懿母后足够的尊荣。”
“也认可她在后宫的操控。”
因为后宫对于萧元宸来说没那么重要,或者说,在刚登基之处,前朝对于萧元宸来说才最难把控。
他是有条件地做出了选择。
如今看来,这个选择曾经是对的,后来却错了。
“人一旦拥有了金玉,就想要宝石,拥有了碎银,就想要银锭,”萧元宸道,“懿母后做皇后的时候,有父皇在侧,许多事情她都不好动手。”
“现在不同,现在她是太后了。”
“权利滋养了野心。”
“不知道是懿母后变了,还是一开始,她就是这样的人,只不过以前没有机会罢了。”
沈初宜完完全全听懂了萧元宸的话。
她轻声细语总结:“曾经娘娘跟陛下是一体同心,目标一致,如今已经分崩离析。”
“所以陛下是让臣妾警惕懿太后娘娘吗?”
萧元宸淡淡笑了。
说了这么多话,回忆了许多旧事,萧元宸本来应该觉得疲累。
可看到陪在身边的她,他又不觉得疲倦了。
人活于世,总有同路人,之后可能会四散东西。
不必追,不必惋惜。
因为会有新的同路人行至身边。
萧元宸如今要做的,就是牢牢抓住沈初宜的手。
在人生这条路上,他们不走散。
————
对于沈初宜的问题,萧元宸没什么不好回答的。
他屏退众人,要说的就是这件事。
故而萧元宸开口便回答:“是。”
“以你的聪慧,你知道如何做,无需朕为你担心,”萧元宸笑道,“你也不必太过忧心,顺其自然就好。”
庄懿太后其实跟他很像,两个人都足够有耐心,全心全意谋划未来。
为了最终的胜利,他们可以隐忍多年。
沈初宜颔首,道:“臣妾明白了。”
萧元宸伸出手,忽然捏了一下她的脸颊。
“怎么了?”萧元宸问她,“见过宁王之后,你就心绪不宁。”
沈初宜被她捏着脸,不能做表情,说话都费力。
她有些意外萧元宸的敏锐,也有些踟蹰。
这个问题,沈初宜却不知道是否可以回答。
但她抬起眼眸,看到萧元宸认真的眉眼之后,还是闷声闷气道:“宁王殿下让臣妾清晰看到了输家两个字,有点害怕罢了。”
萧元宸愣了一下,他松开手,改成双手捧着沈初宜的脸,轻轻揉了一下。
那动作很温柔,让人无比温暖。
萧元宸低下头,轻轻碰了一下她的额头。
沈初宜发现,他很喜欢做磕额头的动作,没有亲吻那样亲密,却温柔而体贴。
“朕不是父皇,不会再有宁王了。”
沈初宜微微松了口气。
她知道,世事无常,前程难料,未来究竟如何谁都说不清。
就连九五之尊,皇帝陛下,也无法把控全局。
没人能做到万无一失。
但至少他有这份心,会为之努力,这就足够了。
沈初宜勉强笑了一下,伸手摸了摸萧元宸的手:“以前臣妾不这样的,如今做了母亲,反而多愁善感起来。”
她自己从来不曾惧怕过。
一直勇往直前,努力向上,但事情放到孩子身上,她立即就要辗转反侧,反复思量。
她总是担忧,若是哪一步走错了,是否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萧元宸笑了一下,又揉了一下她的脸:“母亲都是如此的。”
“慢慢来,不要急。”
“若是你还心慌,就去问一问母后,她会给你答案。”
沈初宜应了一声,两人相视一笑。
之后几日,宫里还算风平浪静。
二月末时,李才人离宫仪程已经准备妥当。
沈初宜等人没有去送她,李幼涵一早就来了口信,叫众人不必送,她谁都不想见。
步昭仪知道她的脾气,就对沈初宜道:“她是解脱了,简直是归心似箭,一刻都不想多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