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因是秘密行军,讲究急速且不宜声势浩大,谢瞻便仅领了一万余朝廷军,八月初三由临清出发,大军疾行了十天十夜,终于在十三这日赶到了河北与山东交界的顺德县。
自叛将张元伦进攻河北以来,节节挺进,已经攻克下了大半城池,三天前谢瞻接到斥候消息,如今张元伦正位于河北中部的河间府,全力围攻饶阳。
叛军人数众多,是谢瞻所领人数的十倍之多,故强援不可取,只怕最后还会落得腹背受敌,得不偿失。
大军是在这日的晌午到达的顺德,当天顺德县令就安排谢瞻住进了驿馆,作为他的夫人,沈棠宁自然是被安排与他住在一间房里面的。
今天一到顺德,谢瞻人影不见了,在驿馆之中,沈棠宁却见到了一个让她倍感意外惊喜的人。
锦书一见到沈棠宁,本来还在笑着,笑着笑着跑过来抱她,待摸到沈棠宁身上瘦弱的腰肢和背脊,突然“哇”的一声大哭了出来,边哭边心疼地道:“我差点以为再也见不到了姑娘了!”
沈棠宁也是一阵心酸。
当日在普济寺后山她给锦书和韶音托付后事去独自引开宗瑁的追兵时,确实是存了死志,只是没想到后来会为谢瞻所救,两人一路流离逃亡,与锦书还会有再相见之日。
在路上这十天都是沈棠宁照顾谢瞻,不过除去等圣旨的那半个月外,自圣旨到达后谢瞻就没好生地躺在床上养病过。
沈棠宁与锦书许久未见,诉罢衷肠,方知那日她独自引开追兵后,锦书一行便被后续赶来的谢瞻给救了。
谢瞻命长忠将她们暂且安置在深山中,等第二日战事平息后再护送到镇国公府。
那时温氏已经由王氏做主接到了镇国公府避难,可后来沈棠宁和谢瞻两人音讯全无,甚至有传言说两人已经死在宗逆叛军手下。
谢温两家上下那段时日简直乱做了一团,温氏几乎每天坐在窗边等消息,晚上偷偷掉眼泪。
“一月前世子给国公府和夫人递信报了平安,想让从前伺候过丫鬟来照顾您,说如今各地不太平,姑娘您一时半会儿回不去京都,奴婢想着您许久没回家,一定想念夫人和小娘子得紧,所以便同长忠一道过来了。”
锦书自告奋勇,保险起见跟着信差侍卫们一路走水路坐了船过来,所幸一路并未遇到追兵,跟锦书一道过来的还有谢瞻的小厮长忠。
沈棠宁迫切地想知道家中目前情况,下午的时候两人便一面聊天一面收拾屋子和行李。
不知不觉说到了傍晚,听到外面传来些嘈杂的声音。
谢瞻回来了。
锦书下了炕笑道:“我去看看晚膳。”
走到帘下时,谢瞻正好走进来,锦书给谢瞻行了一礼走开。
谢瞻走进来,沈棠宁已经拿起了一本医书看着,谢瞻咳嗽了一声。
“茶水呢,过来倒茶。”
锦书刚走到帘下,听屋里的女主人动也不动,犹豫了一下,进去给男主人倒了茶水。
谢瞻喝着茶水,眼睛却朝沈棠宁瞟去。
他原以为见到锦书沈棠宁会高兴坏了,可事实看来似乎并非如此。
坐着连喝了两碗茶水,沈棠宁仍旧一动不动,谢瞻终于坐不住了,走过去拍了下她的肩道:“你给我重新换一下药,身上发了汗,我觉得不大舒服。”
“让军医给你换。”沈棠宁说。
“以前都是你给我换,他们毛手毛脚的,没有你仔细。”
“我又不是你的丫鬟。”
沈棠宁把书合上,冷冷说道:“我看你伤势恢复得也差不多了,从今晚开始你自己一个人睡吧,我让人给我重新收拾了一间屋子。”
谢瞻脸色微变,挡住她道:“谁说我恢复得差不多了!”
把衣襟就一扯,指着胸口上的一处刀伤道:“我没拿你当丫鬟,你看,这道伤口是有些发炎,何况旁人又不知你我要和离,你若搬出去了独自住,让我颜面何存?”
谢瞻常年使弓,两臂和胸口的肌肉都十分发达,无一丝赘肉,尤其胸膛处沟壑分明。
尽管沈棠宁曾为他脱了好几回上衣换药,但乍见他毫无羞意地在她面前袒露身体,还是感觉很不自在,忙垂了眼道:“那是你的事,你自己想办法。”
扭头就要拿着书走,岂料肩膀被人握住一扳,强行扳了回去。
“为什么我一回来你就给我甩脸子,我以为看见你的丫鬟你心里会高兴。”谢瞻低声道。
“你让我怎么高兴?这一路有多危险你应该比我清楚,我不明白你为什么非要让锦书过来,我身边难道还缺伺候的人吗?谢将军,我真不敢给您甩脸子,您一句话就能定人生死,一不高兴就要大发雷霆,我怎么敢惹你?”
自打知道冤枉了沈棠宁,那玉牌是被萧砚自作主张扣下摔碎的之后,再加上赵庆后来还偷偷告诉他,若不是萧砚故意拖延救援,也就不会死那么多无辜的百姓和弟兄,谢瞻心里简直恨毒了萧砚。
他知道,萧砚对他是动了杀心,恨不得将他除之后快。
就算他不死,也要用那块玉牌来离间他与沈棠宁,且就算日后他告到隆德帝耳边去,这事也是萧砚占理。
谢瞻心中自然也是十分懊悔,枉他自负聪明了一辈子,竟会被萧砚三言两语轻易挑拨,一时的嫉妒冲昏了头脑,误以为沈棠宁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和萧砚双宿双栖,还把他送给她的玉牌随意地送给了萧砚,这才气得怒火中烧,对她说了那些十分难听的话。
明明这段时间眼看着沈棠宁待他和从前不一样了,就因为那几句话又把她气哭,就算他装得可怜能留她一时,却已经叫她心里留下了疙瘩。
萧仲昀此人心机之深沉,手段之狠辣,远没有他表面上看起来的霁月光风,难怪他第一眼见到此人便心生厌恶。
只是沈棠宁特意叮嘱赵庆,叫他不要把萧砚软禁她的事情告诉谢瞻,沈棠宁也是有自己的考量——
毕竟事已至此,外患未平,朝廷内部却内讧起来,极容易叫叛军抓住把柄,她不愿再因此多生事端。
而谢瞻对于他和萧砚之间的那些破事,也不想让沈棠宁知道,所以才千方百计要来了锦书,想借此讨她欢心,却没想到是弄巧成拙。
谢瞻沉默片刻,解释道:“我让他们走的是水路,不会有危险的,何况长忠不也是这么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