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双章合一◎
徐太夫人此话一出,徽音就讥诮一笑,她想人和人之间也真的是有缘分,徐太夫人对儿子都未必有对孙女这么好,她但凡为了郑放着想,这个时候都不该说这个话。
她在吴太妃面前说这些话,分明想说郑放两边下注。
果然,吴太妃听了就不喜,又觉得徐太夫人荒唐,正欲说什么,又听徽音道:“太夫人,您这不是为难王爷吗?王爷也是替天下州牧百姓,怎么会夺太子的女人?您若真的担心太子因父亲投靠我家王爷折磨大姐姐,那等将来我们尽力打听就是了,现在这般,不知道的人会如何议论我家王爷?”
徐太夫人为了德音常常做出许多无法理解的事情来,吴太妃听全了,只觉得天下英豪都跟着孙儿打天下去了,平白为了个什么女子抢去,倒把名声弄坏了。
你郑家的女人没人要了,都已经有个孙媳妇姓郑,霸着她孙儿不见天日,现下再来个郑氏女,还要不要活路。于是,她接着徽音的话道:“正是这个理儿,太夫人,你且等着以后。”
徐太夫人没想到徽音完全把营救她姐姐,说成仿佛救了德音,李澄名声就受损。她这是故意拿名声说事,也说明她知道德音一直比她强,若德音真的从宫里出来了,她会坐立难安。
她再欲说什么的时候,纪氏插话,赶紧说起了别的话题,她真的深恨这个婆母,你既然这么喜欢德音,愿意陪着她,当初怎么不见你要去东宫陪她呀?走的比谁都快,还生怕她们不带徐氏来。
吴太妃人年纪大了,精神也不好,略坐了一会儿,就面露疲劳,徽音让范嬷嬷叫人把她老人家用轿子抬了回去。
复而又差人送徐太夫人去客房歇下,独留纪氏崔氏说话。
纪氏本以为徽音要说徐太夫人的不是,没想到她问的是:“怎么石崇如今这般厉害了么?”
“别提了,他还挑衅你爹,你爹那人你是知道的,还真跟他比划上了,并不把他放在眼里,结果就被他打败了。后来屡次挑衅,再者,你爹还说冀州匪患背后指使的人就是石崇,他是故意的。”纪氏说起来还有些气愤。
徽音倒是很淡然:“技不如人,怎么叫故意不故意。我看石崇一人恐怕没那么大的能力,背后也有太子支持。现下父亲和兄弟们既然准备跟着王爷,就不要生二心了,否则到时候我也帮不了他们。”
她爹的一些性格她是非常了解的,若是真有这个实力睥睨天下倒好,若是没有,再轻易反复,将来李澄如何,自己倒也管不得了。
纪氏一听大凛,连忙道:“女儿,你放心,你爹肯定不会的。”
崔月环以前见徽音时,就觉得她锋芒毕露,顾盼神飞,不是那等低眉顺目之人,如今过来,见她安排的一切妥当,说话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神态,甚至连自己亲爹亲娘都直言不讳,月环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徽音见她娘这般说,才点头:“今日天色晚了,你们且在王府留一晚上,明日早上吃了早膳再回去归整,我也有些东西送过去。”
“一切就麻烦王妃了。”纪氏忙道。
公事说完,徽音又笑道:“娘,喊什么王妃啊,私下还是喊我的名字好。方才两位长辈在,我们放不开,此时,小厅里特意让人整治了酪浆、瓜果、点心,大家再去用些,咱们也好好说会话。”
又说三人一路走来,不是见到牡丹花亩,就是蔷薇架,木香棚等等,清风吹来,花香扑鼻,绕过一扇影壁,又是翠竹苍松,亭台楼阁,好一派富贵气象。
纪氏见女儿带着她们进了正院后,就着人把门上锁,还道:“怎地晚上还上锁?”
寻常都是寻几个婆子看着就罢了。
徽音道:“我那夫君久不在家中,若是门户不严,有人弄出事情来,下人必定嚼蛆,自古人言可畏。”
她虽然生了两个孩儿,但李澄现下水涨船高,不知道多少人自荐枕席,乔张做致都要寻她的错来。
“原来如此,咱们如今来了,你也好有个臂膀。”纪氏想起女儿远嫁而来,正因为没个帮手,才事事谨慎。
徽音一看走到台阶前,又引着纪氏婆媳上来,三人一起进去后,只见内里燃着红烛,恍如白日。
崔月环只觉这里,珠壁上光随影动,走近一看,原来是两盏琉璃灯。
桌上早已摆着六个银的高脚碟儿,上面放的是挺括汁多的紫葡萄一大串、黄橙橙沾着绿叶的金桔、鸡蛋大小还冒着雾气的红壳白瓤的荔枝、切好的雪白的脆梨再有两样新鲜的果子,一个攒盘里放着肉脯,另一个攒盘放着干果,再有好几样时兴的点心。
几人分主次坐下,方才吃的大席,油腻腻的,现在吃些新鲜果碟,很是解腻。
徽音又问起崔氏:“我那侄儿可好?”
崔氏忙停箸:“一切都好,多谢姐姐惦记。”
“固哥儿读书去了,你那孩儿年纪还不大,就先好生将养着。平素,二郎待你可好?”徽音笑问。
崔月环与郑无恒夫妻感情自不必说,只说丈夫待她好,况且当着人家姐姐也不好多说什么。
徽音吃了一盏酪浆,只道:“如今二郎跟着你姐夫打仗去了,你日后就在家里好生侍奉婆母,若要作耍,只管过来我这里就是了。”
她之前提起崔氏时,辛氏眼神尴尬,故而得知她二人有嫌隙,也不说让她去找辛氏,只让她来这里玩。辛氏和崔氏是妯娌,彼此不和也正常,否则哥哥为何千里迢迢投奔自己,然而她和郑无恒也极好的,这亲戚不住一处,少来往,反而亲热,若走的太近,容易生事。
现下她对崔氏这般说,崔月环连忙道好,又小意奉承。
纪氏吃了一杯水酒倒是累倦了,只吩咐徽音道:“等我过几日收拾好了,也请王妃和外孙们自去玩儿。”
“我是必定去的,娘和弟妹这一来,我在此倒也不形单影只了。只这徐州的官眷,我先细细说与你们听……”
众人说了半个时辰,分别歇下了。
次日,又安置了一顿早膳,纪氏和徐太夫人还有崔氏一并家去。
这徐太夫人昨日就睡的不安稳,到了家中之后,见徐氏过来,不免和她说了:“我倒是说了把德音接回来的话,可二丫头并不同意,说的那叫一根难听。我看那吴太妃也不似一个管家的,整个淮阴王府,浑然是二丫头作主。”
“唉,真是屋漏偏逢雨。”徐氏也是无话可说。
那边谢九仪也是如此,他得知卫铎毫无防备的大兵压境,自己也是点兵,只郭家兄弟过世,有那一班文臣却怕卫铎,有人说要不让豫章王投卫铎算了,反正卫家和他们是姻亲,又有人说要不然去投淮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