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媒婆讶然,或许是走南闯北职业生涯里还是头一遭遇到这种淡定的女方家。
两位媒婆惊讶了半天,才想起今日来的正事:“您也不问问我们是替谁做媒?”
“是谁啊?”宓凤娘不以为然。不是闵家就是裴家,难道还能是大内皇帝不成,还笑嘻嘻往大内方向指了指,“您就说是姓赵我也不稀罕。”
那两人对视一眼:“不是,是段家,食饭行的行老段家。老身是替段家来提亲。”
“段家?段行老?”母女三人齐齐出声。
“他妻子不是才去世么?”
“他怎么敢?”
“他?!”
两位媒婆笑笑:“段家少夫人的确是个没福气的,不过已经出了三月,等过礼、定亲,等正式成婚也到一年之后了。”
一年是时下给妻子守孝的天数。
叶盏气笑了:“合着守孝一年,还要将走礼的天数算进去?”
她连着摆手:“不可,我对段行老甚为敬重,不信他能做出这等事。”
将那两位媒婆请出了酒楼。
之后玉姐儿就纳闷:“段行老看着是个有礼节的,怎么会做这等不靠谱的事?”
再说素日里也没见过段行老对妹妹有什么男女之情,两人说话都客客气气,并且在众目睽睽之下,丝毫没有半点私情。
叶盏也觉得奇怪:“他也应当听说过我拒绝其他人提亲的事情,怎么还来?”
没半天就知道了答案,段行老气喘吁吁来了酒楼,进门就拜:“对不住了,有所叨扰。”
见着叶盏后拼命解释:“家母,是家母,自作主张,我知道此事后就急着赶过来。”
又一脸苦笑:“家母见我为亡妻伤神,茶饭不思,恐怕我追随她而去,又听我在家中谈起您多有赞赏,便自作聪明为我提亲,还请您谅解。”
他连连作揖,又恭敬道歉,让人生不起气来,叶盏便点点头:“无妨。”
便是责备也说不出什么来,到底是亲娘一片苦心,总不能怪人家慈母心肠吧?
见她谅解,段行老松了口气,又赶紧行礼这才离开。
宓家人并未将这件小事放在心上。
这一切落在裴家两位侍卫眼里,当天晚上就被鸣镝大斧知道了。
“好好好,谁叫少爷不提亲?这下什么人都上门提亲了!”大斧气得狠狠顿一脚。
“少爷不是不提亲,只是,唉……有个心结没转过来。”鸣镝拍他一下,“一会少爷下衙回来这件事可要瞒着他。”
“瞒着他什么?”
两人身后忽然响起一声责问。
鸣镝和大斧回头,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夫人!”
“拜见夫人!”
是裴家当家夫人柳如嫣,她身着便服,发髻也简单梳了个髻,一看就是风尘仆仆才从外地赶来:“说罢。”
“……无非是一些市井传闻……”鸣镝支支吾吾,还想着隐瞒呢。
“你家少爷升了官职脸上半点喜色全无,外面都赞他有城府,却能瞒过亲娘?”柳氏满不在乎打量两个仆从,“我看他写来的信毫无生趣,当下就想来汴京探探,这不,就遇上你俩个活宝。”
“夫人,其实是这样的……”大斧顾不上鸣镝使眼色,就要将实话说出来,却见月色下有人信步走来。
正是自家少爷。
本来想说的话立刻堵回嗓子,这下什么话都无了。
柳氏看儿子过来,那话便也卡在了嗓子里,儿子大了,他若是不愿意如实相告,自己也不便逼问。
只好偃旗息鼓,想着接下来几天寻个由头慢慢探听。
不过没等多久,第二天裴昭才去衙门,柳氏就听外面奴婢通禀,说是裴老夫人召唤她。
“唤……唤我?”柳氏惊讶得手里梳子差点掉落,“老夫人?”
“正是。她老人家请您过去一见,说是为着少爷的事。”裴老管家艰难回话,咽了咽口水,自己也觉纳闷。
从当初裴老爷执意要娶柳氏开始,裴老夫人就与儿子儿媳恩断义绝,当从未有过儿子,怎么这不年不节的,忽然就要召见儿媳妇?
“既然婆母传唤我,我便不可失礼,还请您稍候片刻。”柳氏打发走了裴老管家之后就请女婢给自己梳了个郑重庄严的发式,又换了深色郑重的衣服,这才赶紧起身随着管家去府邸另一头。
柳氏还是第一次来裴老夫人所住院子,她自然不会四下打量,但仍从四周环境中敏锐感受到这里处处都有一股垂暮之气:院中婢女都不说不笑,步态举止沉稳,所以失了活泼;室内的花瓶帷幕都很庄重但已经不是新近时兴的样子,显得有了年头;静默的能看见室内灰尘在太阳下舞蹈,越添寂寥。
老夫人老了啊。
柳氏这么想着,这些年卡在心头的疏离之情便少了许多,见老夫人时也态度恭敬行了大礼,恭恭敬敬喊了声:“婆母。”
“不用。”老夫人还是很疏离,“唤我崔氏,或裴老夫人都可。”
柳氏没生气,反而话里带了丝笑音:“晚辈受教。”老夫人果然如传闻里一般,很是傲气。
“老身也不废话了,这许多年未见过你,今日唤你来,是为着裴昭那小子。”裴老夫人依旧语气疏离。
“德音他?”柳氏听闻她提及儿子,生怕是有什么事,急得声音都紧了几分。
“莫慌,他又不曾在外面作奸犯科。”崔氏不耐烦道,“我是说,他的婚事。”
“他的婚事?”柳氏一时摸不着头脑,迅速浮现出一个可怕的猜测:老夫人莫不是要拿孙儿的婚事做要挟?
“你别乱猜。”老夫人似乎猜到了她的想法,嗤笑一声,“当儿子的不听话,我就去拿捏孙子?我是那种人?”
柳氏松了口气,赶紧又行礼致歉:“是我小人之心度老夫人之腹。”
“哼,知道你是小人之心也算有点肚量。”老夫人瞥她一眼,继续说道。
“德音那小子瞧中了一位厨娘,甚为爱慕,本来要提亲,结果因着前些日子那起子辽国奸细绑了那小娘子,他便又偃旗息鼓了。你知道否?”老夫人虽然老迈,精神头却足,说起话来倒豆子一般流利。
柳氏吃了一惊,骤然脑海里接受到了好几个信息:儿子心悦厨娘、辽国奸细、偃旗息鼓。
种种消息冲击让她说不出话顾不上回答老夫人的问话,半天才说了一句话:“奸细?是前些日子他升迁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