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153章 宝玉落榜

不管王二太太怎么想的, 接下来林烨没有再去过荣国府。别问,问就是忙,根本不给老太太开口的机会, 她要是催促的急了,贾敏就过去坐一坐,旁的人都不带。

她嘴上说的儿子忙也不全是假的,他确实不轻松, 不过再不轻松,跟儿子相处也是要特意拨出时间来的。

林烨回京后觉得安安什么都好,就是养的娇气了一些。

当然这个问题在其他人眼里并不算什么,有大把人家的孩子养的更娇气, 孩子还小, 随着年龄增长会好好教导的, 林烨也没有反驳, 只是会在休沐日的时候抽出时间来带安安带出走, 这是他们父子增进感情的时间。

安安出门的机会不多, 能跟着父亲出门,每次都乐颠颠的,在他看来这就是玩, 他跟着父亲在街头小巷漫无目的闲逛, 跟着父亲去修路现场观察如何修路,跟着父亲坐马车去庄子……

每次出门, 安安都能见到许多没有见过的人和物。

如果是去自家的庄子上, 林烨还会带上崔玥和林黛玉, 贾敏是自己不想去, 她到这个年纪了, 没有没有那么多的兴致去庄子玩耍, 当然,如果是天热避暑,天冷了去泡温泉那另说。

林黛玉对这些活动是感兴趣的。

他们去庄子上的时候,哥哥会带着他们骑马,还会教导他们玩弓箭,钓鱼,摆弄花草,她甚至还在哥哥的指点下第一次提纯了花露。

而安安体验的更多,他会跟着父亲下田种地、下水摸鱼、上山收果子……在林烨的特意引导下,安安的娇气不知不觉就消散了许多,而在这些活动中,父子两个的感情迅速加深,让贾敏看了都不由得暗笑还是儿子有办法了,这才用了多长时间,安安张口闭口就一直在说父亲了。

林黛玉挑了一些写在信上,司徒铭希看到了以后发了好一会儿的呆,他什么时候能出宫建府?

大概要等到他父皇崩了吧,但身为他的儿子,他不希望他去世,有父皇在头上,他这当儿子的能自在许多。

京城的变化大家是肉眼可见的,林烨并没有一味的把京城所有的路面都替换成水泥路,有一些地方是用齐整的砖石铺成的,这种砖石不是一般的砖石,看上去就能跟别的普通砖石区分开,这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比如皇宫周边就是这样的路,林烨就维持了原样,而这些路面之外也需要规划,有些路段需要扩宽,有些路段需要调整规划。

修路,少不了跟拆迁划上关系,这里面牵扯不少人和事,不过总体上是顺利的,皇上这边支持,太上皇那边也没有唱反调,南安郡王府倒是想要给他挖坑,不过他们那些人也不太乐意在这方面给林烨使绊子,他们都生活在京城,这边的路好不好走,切关他们每一个人的利益,所以嘴上嚷嚷两句就散了。

想要给他找麻烦,不怕没有机会。

而百姓也是愿意的,谁也不乐意走那平整的宽阔路面啊,那些有幸早就享受了水泥路的人不知道被他们羡慕了多久,每次下雨、下雪都要念叨几遍,现在终于轮到他们了。

那少部分要拆迁的人家也愿意,因为要拆的不是什么世家大族,他们家那破破烂烂的屋子可以拆迁换成偏一点的水泥砖房?

有这样的好事,怎么就没有轮到他们呢?

每天都在京城的人感觉变化不大,那些周边时隔数月、半年才再度进京的人能明显感觉到不同。

“这路修的好快啊!我上回来这还是泥巴路,现在都修好了,以后进城都好走了!”

“这路这么长,哟,招工的时候我忙着地里的活,应该进城来看看的。”

感叹完之后就剩一个问题:什么时候能修到他们那?

有这个想法的还有那些外地人,随便走进一间茶馆就能听到相关的议论:“这路只修京城吗?”

“京城的路是该走,但我们那边的路也要修吧,我们那地方勾连三省。”

“要是你们那里要修,我们那更该修,我们是进京的门面,这门面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说吧。”

“要我说我们那才是最应该修的,我们那路连着北防,要是北边蛮族犯边,有这么一条路,运兵、运粮都能省大力气。”

……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也是朝中官员热议的话题,京官是在京城做官,但他们的家乡可不一定是京城,如果他们能为老家争取修路,少不得在家乡的名望要再上一个台阶。

除了这些为了家乡谋福利的,还有武将们从边防、驻兵角度提出的修路,官员们为了政绩想要修的商路……

皇上不想修吗?

他觉得这些人说的都有道理,但要修这么多路,银子从哪里来?

他只能忍着心痛,分轻重缓急,慢慢来。

*

忙碌中时间过得特别快,匆匆又过了一年,这一年,林烨二十五,贾宝玉十六,他今年要下场了,他不想去。

自家人知自家事,他能考中的几率不高,但老太太和太太的眼泪以及老爷高高举起的板子让他没有拒绝的余地,他只能包袱款款的带着人南下去了金陵,他这一去,林烨又想起来了贾蓉和秦可卿,他们还在金陵,看起来贾珍没有让他们回来的意思,而是就让他们在那边打理族产和田庄。

听说在道观里的贾敬还让人去指点他如何做好一个少族长,这点也算是蝴蝶翅膀了,秦可卿没有去世,贾敬他到现在也还在道观里好好活着,不过宁国府的情况确实不太好。

到了这时候,贾珍也不会再抱有别人能上位的可能,只是上了的船想下来没那么容易,他到如今也是后悔,当初应该和荣国府一起把欠了的银子给还了,他当时抱有侥幸心理,没在国库空虚最需要这笔银子的时候还,就这一侥幸,他的钱照旧没了,欠条还没销,自己被绑的更深了,所以才想找林烨给他想办法。

贾敏还关注着贾宝玉的情况,在出发之前,贾敏拿了宝玉的文章问儿子他能中的可能性,林烨看了以后摇头,什么话都没说,贾敏就知道儿子的意思了,她叹了一口气:“我猜到了。”

但这话她不可能回娘家说,一个不好还以为她是在诅咒宝玉,看不得他好。

“要是他不中,不知道荣国府会不会给他定亲?”

林烨:“应该会。”

贾敏点头,她也这样觉得,再等三年宝玉就十九了,到那时候才定亲就有些太晚了,不早早定下来年龄相当的好姑娘已经被别人定下了。

宝玉想要说到很好的人家,难。

不管怎么看,荣国府也是大房的,爵位传递清晰。

二哥的官位太低,元春在宫里面也平平,他自身也因为那块玉有争议,以后的前途有一个无形的禁锢,所以想要高娶不容易,到那时候,她二嫂想必又要气上一场,摇了摇头后,贾敏就放下了,把注意力放到了探春身上,她十四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