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每回有人提起这茬,说于鹏是他爸妈还没结婚就搞出来的,是私孩子。
他妈还因此抢了大姑姑的工作。然后他们家把小姑姑当保姆用,却连高中都不让小姑姑去读。
他小姑姑可是有能力考上京大的啊。
这种时候,于鹏舌头都会短三寸,跟人吵嘴都没有底气。
这些事都是当初大姑姑从插队的地方回京,然后经她的嘴说出来的。
大杂院的众人都觉得是真的。
而且,于承一家虽然和于凌、于朵比,日子比较拮据。
但和大杂院的众人比,他们家的收入算高的了。
而且高的部分主要就是靠着半夜三更给于朵、于凌收货挣的。
大家伙其实也暗搓搓的不服。
于朵、于凌已经到了大家伙够不到的地步。小草不会嫉妒大树!
但小草会嫉妒同为草根的人。
于承和邱新梅听到敲门声,想起大杂院的院墙不那么隔音,终于不再自曝其短。
这样的居住环境他们也不太满意。但他们有办法么?
于承道:“你如果丢了机械厂的工作,这30平的两居室我们就留不住了。那就只能是把于鹏睡的小房间腾出来给人,让他去睡娜娜如今住的、隔出来的那间。然后娜娜和我们一起睡。哦,不只,厨房和客厅还得和工友家共用。”
顿了顿,“另外,于凌那里已经没有第一次进货可以压一半货款的好事。她不缺下线了!你觉得她能给你这个特殊对待?再说了,如今一个铁饭碗,就算是卖出800、1000,好像都不算太多。你就拿着这800、1000去做本钱?”
说到保不住这30平房子,邱新梅也沉默了。
于凌买房了,于朵也买房了。于朵广州的房子听说挺贵,但没看到、甚至都还没修出来。
可旁边那个小四合院可是走过、路过都能看到啊。
那可是单门独户!
住在那样的地方,吵架都能吵得痛快一点。
于承道:“卖衣服需要的本钱比较多。咱家没什么积蓄,进货都进不到多的。你真想试试,不如先请个长假,然后去卖鸡蛋。卖鸡蛋不用太多本钱。于凌不就是从卖鸡蛋起步的么。你就在咱爸那里分100个鸡蛋,然后拎着到厂区宿舍兜售,一篮子卖完了就再去。”
邱新梅道:“卖鸡蛋,你怎么就把我爸给盯上了啊?他卖鸡蛋一个月也就赚个三百来块,跟你哪个妹妹都没得比。”
于承道:“我不甘心啊!活儿是你我的也就罢了。上一次你妈生病,半夜两点多把我们喊过去送她上医院。以后他们年纪大了,这种事只会越来越多。还有平时种种,我每个星期水都得去挑一缸。还有搬搬扛扛、修修补补这些都是我。可凭什么他们的钱全攒着给邱勇买房子啊?他是耍流氓、骗女同志坐牢去了。不知道还以为他是当兵、保家卫国去了,是有功之人呢。”
他的父母什么都留给他了,他还没机会报答。子欲养而亲不待!
岳父、岳母又没养过他,却要他尽儿子的孝道。
尽孝道也行。可不能光让他干活,一点好处都没有。
那钱不说分他一半,在他养儿女正缺钱的当口支持一下,他给岳家干着活儿也要心甘情愿一些啊。
说到这一点,邱新梅也很有些不平。
但是,“我爸妈现在就靠存钱才有安全感。咱们如果咬着牙要供于鹏和娜娜读好学校、学英语,就不能跟你两个妹妹借一点么?”
于承在她面前念叨的就是活儿归他们,钱全留给邱勇。
她妈在他面前念叨的则是于承的两个妹妹拔根汗毛都比他们的腰粗。
于鹏道:“于朵还欠着常宁二三十万的债呢。人家是当哥的,我也是当哥的,我说不出口!而且于朵的性子,当初送了她去读高中,那万事好商量。可咱们不是没让她去么?”
邱新梅道:“她那会儿也就在机械厂子弟校还行。可没像如今这么厉害,京大都能考得上。”
于承继续道:“至于于凌,虽然诚诚找回来了,但她插队那十年是受了不少苦的。咱们那几年一回都没给她寄过东西,这些她都记着呢。”
前些天于朵问他,是不是父母走后,真的一次都没有给于凌寄过东西?
于承才恍然想起真的有这茬事。
这都不能推到男主外、女主内上头去了,就是他没用心。
于凌还记着这些事,他怎么有脸跟她借钱?
说起来他对两个妹妹真的不够好。现在反省也迟了。
邱新梅嘟囔道:“她每次回来,对我都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
越说越小声,跟于凌是关系不好。但于朵尽心尽力在家做家务、帮着带孩子,他们也没让她读高中。
如今于朵搬走了,活儿基本都落到自己身上,邱新梅才察觉她当初做了多少。
于承道:“行吧,不想卖鸡蛋也行。我其实也不是就盯着你爸挣的辛苦钱,我就是不忿他偏心眼到那个地步了。活儿归女儿,钱归儿子!如果你真想做,家里可以拿出400块来。咱们去于凌那里进些便宜的衣服,去夜市摆摊。能多挣点是一点!你爸妈那里,哪怕不给外孙、外孙女花一分钱,真病倒了需要人伺候,尤其是你爸,我还是能搭把手的。到那时候我还能真的不管啊?”
邱新梅点点头,“可是,我又要上班,还要干家务、带孩子,晚上哪还有那么好的精力啊?”
“我接送你,不然怎么办呢?钱又不会平白无故从天上掉下来。于凌那里最近进了一批T恤,单卖是5块、4块一件。咱们去批发一百件来卖。400块也不少了,当初于朵开废品站就和关大爷凑了240就开干了。”
废品几分钱一斤,主要靠转得快。他们不是也开起来了。
就算如今买下四合院从其他产业抽钱了。但废品站一个月的利润估计也是要上千的。
他们既不想丢了工作和房子,又想挣钱。除了自己辛苦些还能怎样?
至于家务活,只能让孩子力所能及分担一些了。
于鹏倒是还好,他很赞同父母去做点小生意。大姑姑进的衣服好像都卖得还可以。
马上暑假了,他本来也是准备再去卖冰棍,给父母减轻点负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