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4/6页)
“你也想当神仙啊?”刘红云接过张淑珍的话茬儿说。
“是啊,等仗打完了,我就住在这里,当第109个神仙,逍遥逍遥。”张淑珍说。
“你呀,当尼姑还差不多。”李秀娟也找到了挖苦张淑珍的机会,笑着说。
“不管是当神仙还是当尼姑,我呀,是非回来看看不可。这次看不上太遗憾了。”张淑珍说。看来,她对李秀娟的反唇相讥并不在意。
“听,水声多大啊,像敲鼓似的。”刘红云说,“我们路过瀑布吗?”
“不路过,瀑布在山那边哩。”赵石头回过头冲刘红云指了指山体说。
“在山那边都这么大声啊!”刘红云感叹道。
“是从那个山口传来的。”赵石头指着山沟对面黑乎乎的山口说。
“看不见太遗憾了!唉——”李秀娟叹了口气不说话了。
众人都不作声了。他们默默地向前走,那瀑布的水声慢慢地小了,最后只剩下了山涧小河的流水声,“哗哗啦啦”“叮咚叮咚”变换着。赵石头听着几位女人的脚步声和衣服摩擦的“哧啦”声也感觉到了压抑,就先咳了一声,然后说:“其实啊,咱们走这边的风景也很好。”他看了看大家,没一个人接话,就继续说:“区政府那地方叫亚沟,你们都看到了,就像小江南似的。可以说是北方的水乡吧?村里的人家家都养鸭子,卖鸭娃儿,所以,人们也称亚沟叫鸭娃儿沟。亚沟的地形又像把罗圈椅,所以人们又叫它椅子圈。
“刚才,我们听到瀑布声的那个山口,叫楝树口,那棵大楝树传说有一万多年了,五个人都抱不住。晚上看不清,白天看,大楝树的树枝都把整个山口遮住了,麻利(16)点儿的人爬到树上,能从山这边爬到山那边。大楝树下还有个大石头,就像一只青蛙扬着头要向前边跳一样,所以人们叫它蛤蟆石。
“我们前边这个村叫杨树沟,原名叫养驿沟,是当年乾隆皇帝在这养驿马的地方。杨树沟右边那个山凹叫皇姑峪,是当年皇姑住的地方。咱们下边这条河叫响泉河,你们仔细听听,前面有没有流水的叮咚声。”
赵石头停住了说话,也认真地听了会儿那流水的“叮咚”声,见大家都不说话,就又干咳一声,说:“听见了吧?那是鸽子窑和牙猪泉的泉水从山缝里流出来的声音,所以人们就把这两股泉水汇成的河叫作响泉河了。这河对面那座山,叫猴驼腰,山腰的山洞里住着很多猴子。还有十八盘,上山得绕十八个弯,也叫十八扭、十八板,山坡虽然陡,风景可好了。”
“别说了,再说,我真不想走了。”张淑珍说。
“不想走你就留下,找个好男人嫁了。”刘红云笑着说。
“我是真不想走了。”张淑珍叹了口气说,“太美了。别说找个好男人嫁了,就是死到这儿也心满意足了。”
“乌鸦嘴。”李秀娟回头冲张淑珍丢了一句。
“好了,都不说了,咱们接着认识。”赵石头见她们又要“搭台唱戏”,就急忙岔开话题说:“第一位叫李秀娟,正定人,太行部队医院的医生。第二位,张淑珍,石家庄的,太行部队医院的护士长。对吧?”
赵石头见没人理他,就向一侧跨一步,让过刘红云说:“您,第三位,我看您挺有思想的,介绍一下吧。”
“是挺漂亮的吧?”张淑珍回过头来与赵石头开玩笑说。赵石头没搭话,刘红云正好走上前推了张淑珍一把说:“去你的!”
张淑珍打了个趔趄。赵石头看在眼里,急忙说:“路不好,别打闹。”接着,又缓和口气说:“刘红云,你介绍吧。”
“哎,你咋知道她叫刘红云了?”张淑珍又回过头来疑惑地问赵石头。
“刚才,李秀娟,李医生说的。”赵石头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
刘红云也回头看了赵石头一眼,心想,这男人还挺有心的,要不然,别说是在寺庙里学了几年,即使在寺庙当一辈子和尚,也不会满腹经纶。想到这,她想给赵石头更深的印象,就学着河南腔介绍自己说,“俺是白洋淀人,游击队队员,来学卫生员的。”
赵石头在李秀娟说刘红云的时候就记住了刘红云的名字,刚才刘红云的一系列问话也给赵石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她这咬文嚼字的河南腔和游击队队员的身份,给赵石头的印象就更深了。赵石头看了看刘红云那剪得齐耳朵的秀发,兴奋地笑着问:“是红色的红,云彩的云吗?”
“对,红色的云彩。”刘红云用一副河南腔答道。
“你猪嘴上插大葱装什么象啊?”张淑珍被刘红云那河南腔逗笑了,回过话头笑着打了刘红云一下说:“你是不是想‘留下彩云一片’呀?”
“你才是狗嘴吐不出象牙呢。”刘红云上前一步又推了张淑珍一把,因为张淑珍说的后一句话是一位伤员给刘红云的情书里写的。
“我们红云呀,可是我们医院里的大美人,男伤员看着她,‘做手术都不用打麻药了’。”张淑珍也不理会刘红云的推打,头也不回,一边紧步向前走一边笑着说。她又说出了那伤员说的一句话,在她的意识里,赵石头的兴奋,是因为赵石头看上了刘红云的美貌。
“去你的。”刘红云又上前推了张淑珍一把。
“这是你的光荣啊!”张淑珍笑着向一旁闪开,回过头对刘红云说完,又冲赵石头说:“在医院,伤员都围着我们红云转,屁股后边有一大串男人追呢。”
“你这张嘴呀。”李秀娟回过头轻轻地打了一下张淑珍,笑着说:“好了,好了,别瞎说了!”
“谁瞎说了,事实就是这样嘛!”张淑珍一本正经地说,“那个大胡子团长说,说什么来着?”她停顿一下,学着大胡子团长那宽厚的男中音说:“只要刘红云往阵前一站,能顶几十条枪啊。”
赵石头听到这儿,心里一乐,怎么领导都这么说呀?他又想起了皮定钧司令员说过的话——要保护好女同志,她们一人能顶几十条枪呢。
“人家说的也包括你。”李秀娟笑着说,“还贤淑的淑呢,我看你呀贤淑不到哪里去,谁娶你谁受气。”李秀娟是这四个女人里的老大姐,她之所以这么说张淑珍,是怕刘红云与她争吵。
“秀娟姐,您这可说错了,就有个伤员求我给他们说和呢。”刘红云笑着说,“张淑珍,我没瞎说吧?”
“求我给你说和的更多,有的情书还是我帮着写的呢。”张淑珍笑着说。
“好了,好了,你们俩呀,别打嘴仗了。”李秀娟在中间说和。
“你们不是北平来的呀?”赵石头急忙插上他早就想问的话。李铁柱明明告诉他说这四个女人是北平来的,看她们几个走山路那么溜儿,他就怀疑她们不是城里人,听她们这么一介绍,就更忍不住要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