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有了楼大乔宣传,楼小乔考试这事儿算是顺理成章了。
以前她复习也只敢偷偷复习,生怕别人知道了以后拿她当个怪物看。
在楼大乔的形容下,楼小乔就是个辍学以后自强不息,一直坚持学习的,不用为生活奔波了,才开始实现自己梦想的女青年。
楼小乔考学的事情开始过了明路,她也开始高三内容的复习了。
复习跟复健一样,刚开始是很痛苦的,人从舒适的环境到了一个紧绷的状态,刚开始是很难找到感觉,等身体习惯了学习节奏以后,后面的学习进度也在加快,再加上有南江一中的名师辅导团的一对一辅导,资深老教师编纂的资料,学习起来更是事半功倍。
高考还没开始,楼小乔的复习也到了贯穿整个高中的阶段。
最后一次齐老师的电话打来,告诉她上一次模考的成绩是三百九十五分。
虽然是个连本科都考不上的分数,但齐老师依旧是很有信心:“你复习时间不长,能打到近四百分,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而且你的进步也很明显,我对你很有信心,这一周你还来南江吗?”
楼小乔是一周去一次南江,花一天时间做一对一的辅导,一般是周日去。
徐冬冬也会一起过去,蹭她的课听。
虽然两人的进度不太一样,但听这些名师解析,对徐冬冬的帮助也很大。
两人一起走,一起回,路上还有人说说话,路上比一个人倒是有意思一些。
“表姐,你可真厉害,这才短短多久啊,进步也太大了。”徐冬冬忍不住赞叹道:“我看明年高考,我还不一定能考得过你。”
楼小乔顶着风说话,必须大声点:“你也很厉害,这段时间进步也很大。”
虽说是蹭的课程,但徐冬冬可不小气,也给了老师一些学费。
本来只给楼小乔用的补习资料,也给徐冬冬拿了一份,他又忍不住夸这一套资料,两人就这样一路回去,一直把人送到了他学校才分开。
回去的路上路过菜市场,顺便跟徐佳佳说上一声他弟弟最近的情况。
徐家的炒货铺子刚刚开张,这个季节也不是旺季,生意居然不错,店里面大多数时候都是两兄妹守着。
这会儿徐佳佳正在打包货,见到楼小乔过来,热情的喊她过来坐。
这段时间楼小乔总带着徐冬冬去南江,倒让两家的关系更亲密了些,徐佳佳时不时的就拖楼小乔带回去些东西给孩子们尝尝:“这几天你去看过二姨没,她身体好多了,还问起你呢。”
楼母住院以后,这段时间偶尔是徐佳佳兄妹两个送饭。
因为是亲戚,倒也不好为难他们,楼母最近挺老实的。
这个年代的兄弟姐妹之间的羁绊很深,两个姐姐一起住院,楼小姨这个当姐妹的,也不好意思不表示一下。
楼小乔点点头:“我刚送了东东回学校,他们学校还要上晚自习,就没回来了,店里生意怎么样?”
徐佳佳脸上挂着时常都有的笑容,忙的满头是汗:“固定起来,生意到真比以前好些了,有些小卖部拿我们这里当个批发店,索性来这里上货。”
徐媛媛最高兴了,她是最不喜欢出去赶集的,日晒雨淋,什么样的天气都不得休息,店里也不是一直都忙,她还在店里放了个小电视,没客人在的时候可以看看电视,美的很呢。
这会儿徐佳佳在忙,她也就没敢闲着,在旁边搭把手忙活。
楼小乔看旁边的店也在装修,好奇的问:“你隔壁也在装修啊,这边是做什么的?”
徐媛媛眨了眨眼:“也是我们家买来的,到时候也放炒货。”
炒货的生意,他们家现在的县城一家独大,名气也渐渐做出去了,就有人想模仿,还想把他们家隔壁的店买下来,徐家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提前把店给买了下来,自己家开个竞品店,卖一样的东西。
瓜子和花生,还有一些热门的副食品,一年四季的生意都不错的。
楼小乔吃惊的看着隔壁店面:“也买了吗?”
看来小姨家赚了不少钱啊。
“不光这样,我爸妈还把我们家隔壁的地买下来了,准备在那边盖房子搞个车间,现在在家里搞实在是太混乱了,到时候还会做一些别的卖。”徐媛媛喜气洋洋的道。
以前这种私人小作坊都没什么许可证,但现在不一样了,工商那边查的很严,各种证也都要办下来,徐家还专门去找了人打听,人家还让他们自己注册一个商标。
楼小乔是不知道小姨到底挣了多少,但看这规模,以前也没少挣钱吧。
难怪徐佳佳那么舍得钱请人。
随便跟徐家兄妹寒暄了几句,临走前又被塞了满满一包的东西,徐媛媛还问了她婚期,虽说这次没打算办酒,但看张让的意思是请亲近的亲戚要吃上一顿,红包就不必收了,只是请客而已。
楼小乔只得说两人其实还没定好日子,等商量好了时间一定告诉他们。
骑着摩托车风风火火的就往家里跑。
经过王超家门口的时候,看见菊子正在收拾东西,楼小乔下车打了声招呼。
菊子说:“我跟王超的离婚手续也办好了,今天我就要搬出去。”
两人离婚的事情很快就办了下来,为了能顺利离婚,菊子甚至都没什么计较王超打她的事,苦主不计较,但也还是要判的,两人一个分了房,一个分了钱,虽说菊子住院花了不少钱,但征收款还在,加上之前家里的存款,菊子这一离婚,分了不少钱。
现在最不高兴的就是王超他娘,以前没觉得女儿那么讨厌,现在一看到闺女就骂,当然她看到菊子也不顺眼,谁叫她拿走了家里那么多钱。
村里也有人见菊子要走,纷纷上前打招呼:“你去哪里啊,以后都没地方打麻将了。”
不年不节去别人人家里打麻将也不好,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得惯家里人打牌,碰到那种很反感打牌的家里人,人家是会直接摔麻将桌的,这边的人打麻将一般都去茶馆,但茶馆要收费,也不是每个小卖部都摆麻将桌。
但也不好再去王超家里的小超市那里打牌了。
小超市还开着,但王超的妈妈可不是什么好打交道的人,刚开始有几个老顾客去他家门口晃晃,让王超母亲当做菊子的姘头给赶了出来,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一次两次,在牌友那边的名声就传出去了,就没人上门打牌。
没人气也就不热闹了,有些东西是可买可不买,有些是去别处也能买,别人也都不爱来她店里买东西。
现在菊子也不在店里了,老太太反应还迟钝,问价格更是一问三不知,现在除非是锅里烧油快烧冒烟了,刚好缺一包盐,不然也没人会来这个小超市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