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天翻地覆的12月(15)(第2/2页)

除中型坦克外,他对重型坦克设计格外上心,几个军方将领对此也表示热衷:现在苏维埃搞不了数量建军,也玩不起大纵深突击战役,但搞质量建军、维持短促突击却可以尝试下。

于是便有了IS-3重型坦克,最开始有两种设计:

第一种是科京小组的设计,亮点在于新型首上装甲——由两块很大的装甲钢板焊接而成,中间突起,可使车首前装甲在面对从正前方入射炮弹时获得更大倾角,增加跳弹概率。不过后面炮塔沿用了IS-2设计,只将炮塔前装甲和防盾厚度增加到了180mm,为平衡吨位上升,科京试图安装600-650匹马力的大功率发动机,甚至通过秘密渠道向美方求援。

美国虽有600-650匹马力发动机设计,也愿意向俄国输出,但无论尺寸还是重量都超过了设计规范,最后只好继续沿用B2的后续改型——В-11-ИС-3柴油机。

第二个设计是转移到后方的基洛夫工厂提出的,特点在与众不同的球形炮塔(杜霍夫设计),该炮塔宛如一个扣过来的汤锅,容易使穿甲弹发生跳弹,比侧面垂直的炮塔防弹能力更强。这种球形炮塔外形虽然厚度为150mm,但却显著减小了炮塔内部空间,该设计中,车首前上装甲采用的依然是单一倾斜装甲,但厚度达110mm。

总体而言,科京的设计使坦克车首避弹性能增强,基洛夫工厂的设计使炮塔避弹能力增强,圆滑马雷舍夫深知两家哪家都不能得罪,同时也觉得各有各的道理和长处,便要求把具有较好防弹外型的科京型车首和杜霍夫炮塔结合起来。

在皆大欢喜的情况下,新式重型坦克诞生了,这就是七〇三工程重型坦克——IS-3坦克的原型。

众人看了设计图、听取了有关介绍和补充说明,为生产IS-3重型坦克开绿灯,要求进一步优化性能,从1945年5月起每月生产不少于50辆,一旦国民经济有所改善和提升,准备将生产数量迅速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