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爱恨情仇,他们的绯闻很传奇(第2/9页)
从王爷到男宠,对于慕容冲来说显然是无法磨灭的仇恨。从苻坚强迫他入宫的那天起,慕容冲的心里就埋下了复仇的种子。在苻坚享受着与慕容冲的恩爱时,他所倚重的宰相王猛看不下去了,规劝一番,才使苻坚极其不舍地把慕容冲放出了皇宫,做了平阳太守。苻坚本是爱慕慕容冲的,但慕容冲却将这段经历视为了奇耻大辱。
在14年后,慕容冲卷土重来,于公元385年打到长安城下。慕容冲攻势强悍,苻坚眼看城池守不住了,便拿出二人当年温存的旧衣服派人给慕容冲送去,希望能感动旧情人,结果却遭到了慕容冲的拒绝。
这位多情帝王不得已留下太子苻宏当替死鬼,自己领兵逃到五将山,但不幸被羌族首领姚苌杀死。而慕容冲攻进长安后,在城里大肆屠杀,一洗当日的耻辱。苻坚最终只怕也无法想到,自己是死在当日的一番多情之上。
秦始皇终身未立后,因为有心理阴影
秦始皇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皇帝。他13岁登基,22岁亲政,之后平定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第一个以早期汉族为主体的强大的多民族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朝。但是,这样一个雄才伟略的皇帝,在他一生长达37年的统治中却没有立过一位皇后。
在封建体制之中,古代帝王的正妻被称作皇后,妾被称作妃嫔。皇后只能有一位,妃嫔却可以有很多,正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皇帝立后也是皇帝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国家也有相应的立后制度来组织这件事。国家选皇后的标准自然很高,除了端庄贤淑等传统要求之外,更多的是要能肩负起“母仪天下”的神圣使命。
既然皇后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坐拥天下的秦始皇又为什么不立后呢?关于秦始皇这个“千古一帝”少了一个与之对应的“千古一后”的原因,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秦始皇的母亲对他造成的阴影。
秦始皇是秦庄襄王子楚之子,姓嬴名政,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史料记载,秦始皇的生母赵姬本是吕不韦的宠姬,后来吕不韦把赵姬献给了子楚,并生下了秦始皇。一直以来,人们都对秦始皇的生父抱持着怀疑的态度,很多人认为秦始皇其实是吕不韦的儿子,恐怕连秦始皇自己也分不清谁是自己的生父。嬴政登基为王后,身为太后的赵姬仍然行为不检,先是与吕不韦在宫中重温旧情,再是与嫪毐私通,秽乱后宫,并生了两个儿子。《史记》中记载,“皇帝益壮,太后淫不止。”母亲行为失检,让秦始皇在心理上受到严重的伤害,恼羞成怒的秦始皇杀死了两个私生弟弟和嫪毐,把吕不韦发配蜀地。同时,秦始皇还把母亲赵姬赶出首都咸阳。极度压抑的秦始皇彻底暴发了,成为一个失去理性的暴君。
秦始皇这种对母亲的怨恨,逐渐发展成为对一切女人的仇视。秦兵马俑博物馆研究人员说:“由怨母而仇视女人的心理阴影,使秦始皇长大后在婚姻能力上未能健康发展。宫中众多女人,仅仅是为满足他的生理需要。由母亲行为而形成的心理障碍,是秦始皇迟迟未立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心理上对女人的偏执,使得秦始皇极其不愿意娶妻立后。
2.秦始皇的立后要求过高。
秦始皇统一六国,自称为始皇帝,认为自己的功德超过了上古的三皇五帝,自命不凡的秦始皇自然也就对皇后的要求非常高。秦始皇的后宫充斥着东方六国选来的大量佳丽,要从中选出一个高标准的美女也并非难事。但是,问题就在于秦始皇不仅不喜爱这些美女,反而十分鄙视,对于她们这种把亡国之辱抛之于脑后的行径,秦始皇十分痛恨,认为她们毫无守贞重节可言。所以,他也不愿从这些后宫佳丽之中选出一个合适的皇后人选。
3.秦始皇沉迷于追求长生不老,对方术、炼丹术等情有独钟。
他曾派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耗费巨资入东海以寻得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这种对长生不老药的孜孜追求,使他无暇顾及后宫之事,把立后之事也抛之脑后,这也是秦始皇一生没有立后的重要原因。
4.志在天下的秦始皇。
公务繁忙,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考虑立后的事情,更何况他还担心皇后会对他的事业有所掣肘。史料记载,秦始皇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必须要批完一石重量大概60斤的公文。
秦始皇终身未立皇后是多方面原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一个刘解忧,顶上十万兵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兵进攻匈奴右贤王部,霍去病在陇西一带大败匈奴,匈奴从此远遁大漠。为了进一步巩固战果,汉武帝派遣使者出使西域,以求联络西域各国共同对抗匈奴。当时,西域地区最大的王国是乌孙,与匈奴最近,于是,张骞建议汉王朝下嫁公主,与乌孙联姻,以达到共同夹击匈奴的目的。
汉武帝接受了张骞的建议,公元前105年,武帝封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为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乌孙王号)猎骄靡。但仅仅过了几年,细君公主便因悲愁过度离世,为了继续保持这种政治联姻,汉武帝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再选派一位宗室女和亲乌孙。于是,这个重任就落在了楚王刘戊孙女刘解忧的身上。
公元前101年,被封为公主的刘解忧告别了长安,告别了亲友,踏上了和亲之路。来到乌孙后,解忧公主成为军须靡的夫人。为了使自己能够尽快融入这个游牧民族,她努力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积极学习乌孙语言,以尽快融入乌孙贵族的生活。
几年后,军须靡去世,他的堂兄弟翁归靡即位。按照乌孙国的习俗,新即位的国王要继收上一位国王的夫人做妻子,于是,翁归靡娶解忧公主为妻。
公元前87年,汉武帝刘彻驾崩,刘弗陵继承皇位,即汉昭帝。匈奴这时趁机卷土重来,接连进犯五原、朔方等地,而且还与车师国结盟,在公元前74年出兵乌孙。他们要求翁归靡交出解忧公主,并断绝与汉朝的一切往来。面对匈奴的挑衅,解忧公主毫不惧怕,她毅然上书汉昭帝,建议汉、乌联合出击匈奴。公元前72年,时值汉宣帝在位,汉、乌组成联军20万,东西夹击匈奴,使匈奴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汉朝北边的威胁基本消除。
随后,翁归靡为了发展与汉朝的和亲关系,决定立他和解忧公主的长子元贵靡为嗣。公元前64年,翁归靡上书,为元贵靡求亲。汉宣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封解忧公主的侄女相夫为公主,前往乌孙和亲。但是当和亲队伍行进到敦煌时,却突然传来翁归靡去世,军须靡的匈奴夫人所生子泥靡即位的消息,汉宣帝立刻召回了和亲队伍,单方面取消了婚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