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惊云纷纷掠短篷(三)(第2/2页)

苏轼仅是直史馆,尚不到侍制一级,离学士更是有千八百里,但外面的百姓却都是一口一个学士。

毕竟文曲星下凡……

苏轼在湖州不过数月,从秋至冬而已,山山水水都逛了一遍,已经有了几十篇诗词出来了。一篇即出,立刻就是城中传唱。

而在州衙之中,也无人称他知州,而是直史——苏轼文名广布天下,怎么能不以文学之职称呼?

但通判祖无颇就没那么高的声望了,苏轼在城外名胜之地吟诗作对的时候,他还在倅厅里埋头于公事之中。吃了一半的午餐放在一边,手上的笔始终不停。

案头上的公文堆得老高。年节刚过,湖州治下州县被耽搁下来的公事,一下呈了许多上来。而知州苏轼则是请了病假,和来访的朋友出去游山玩水。湖州衙门中的大小事务,也就全压到了权摄州事的祖无颇身上。

祖无颇一封封地批阅着公文,他的亲信幕僚,领着两名抱着账册的小吏进了厅来。

到了祖无颇身边,幕僚低声说道,“通判,刚刚过了上元节,州中公使钱已经去了两成。寒食、端午都少不了设宴祠神,若是再这样下去,恐不及年中便会用尽了。”

“反正之后会有人请他。”祖无颇头也不抬地说道,“苏直史在杭州任通判三年,视其为酒食地狱,吃喝之事,勿须为他担心。”

幕僚脸上现了急色,他哪里是为知州下半年没钱游宴着急,州中的公使钱可不仅仅是用来招待客人的。

这时忽然听见厅外一片声,“回来了,回来了!直史回来了。”

祖无颇抬头看了看天色,还不黄昏,略感惊讶:“今天还真是早。”

“好像是苏直史的兄弟从南京派了人来。”幕僚压低了声音,凑近了道:“好像有什么急事,前脚进了后院,后脚里面就派了人去寻苏直史了。”

祖无颇放下笔,“莫管他人家闲事。”说着,便出厅迎接知州“病愈”归来。

从侧门进院的苏轼一行人脚步匆匆,感觉上都有些慌慌张张的。尤其是领头的苏轼,像是失魂落魄一般,全然没了旧时的闲雅。若在往常,如何会如此有失士大夫风范?

祖无颇心中疑云大起,心中揣测着到底是出了什么事。难道是小苏有什么不测?

猜测归猜测,亟待处置的公事却仍是少不了要向苏轼禀报,“直史,昨日衙中收到漕司公函,命州中督设保赤局,专一管勾种痘之事。种痘的痘苗将在二月初送抵州中。治下各县需遣人来州中学习种痘之事,最晚要在五月之前在各县中开始为百姓种痘。”

“此事由公方你全权处置。”苏轼很是不耐烦说了就走。

祖无颇还想说话,可苏轼已经大步流星的,转眼就进了知州一家居住的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