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江南(一)(第2/2页)

“好此便好!我就担心大人挟大胜余威,以军队四处抄逮宗室大臣,恐失人心。若是一切让文官来行,依法理而办,则事无不谐。如此,郑瑄愿交犬马之劳!”

张伟大喜,起身揖让道:“我就知道奉汉兄是以百姓为重,而不是以一家一姓荣辱为念的腐儒!南京这边,就有劳奉汉兄了。昨日损坏民居,需要官府赔补,令百姓重新安居,死难之人,自有抚恤。总之镇之以静,便是现下最大的章程,奉汉兄大才,必定能使我息劳无忧!”

此事之所以令张伟如此悬心,便是因打下江南易,治理江南难。他现下有诸多政改之法,却是一条也不敢拿来施行,就是因为此时纵是打下州县,设官立府的,却是人心不附,无人肯来听命。若是不迅速拉拢百姓和官员,将打下来的土地切实纳入自已的统治之中,只怕是日久生变。若是一味以武力镇压,十来万汉军能管得了多大的土地人口?又有多少精力东征西讨的平定祸乱?如是大力扩军,则以台湾一地难养的起多少兵马,只怕没有几年,张伟也只得效法明皇,大力收取赋税来充军用了。汉军打下这些地盘,自会俘获不少地方官员。那些既无能力,又无品格,甚至名声极坏的,张伟自然不是稀罕,并不会留用。而如郑瑄这样官声甚好,能力亦佳的官员,偏生又多是有着忠义之心,甚难收拢使用。现下只要这郑瑄一归顺他,南京城内和附近周边的府县官听得风声,自然会有大量的正派官员投诚,如此则大局可在半年内稳定下来,待渡过今年,来年便可施行政改,将明朝的陋习陈规荡涤一空。不似那李自成,未得天下,先乱天下。原本在京的明朝文官皆欲降顺,谁料那李自成全然没有新朝气象,一入京师,天下未定便以拷掠官员为乐事,张伟在后世览阅史书,常窃以为不智,此时自已又怎会再覆前辙?

此后数日,左右不过是探视汉军伤患,抚恤攻城当日受损的南京市民,命张鼐与孔有德领兵前往安庆,助刘国轩往攻武昌。两卫各留两千兵马,助炮队守护南京。至于飞骑则受张伟之命,往取苏州、松江;万骑则直取杭州。待三卫队大军前往取武昌,万骑则与三卫军协取宁国、徽州。

待收取到左良玉由海跑而来的军报,方知左部在汉军一出台湾,便以海路出琼州,往攻雷州府,饶是那两广总督王尊德早有防备,派了三镇总兵两万余兵镇守,却只被汉军轻轻一攻,便告城破。雷州知府降,各总兵全数战死。此后高州、广海卫、浔州、肇庆府、悟州府,一月之间便被全数被破,各总兵知府或降或死,或是逃入广州城内。待汉军由悟州及惠州两路夹击,由大炮轰城,守卫广东城门的一名千总开城出降,汉军蜂拥而入,直扑巡按御史并总督衙门。那王尊德见事不济,一面命家丁抵住大门,一面齐集姬妾子女,纵火自焚,到是为明朝尽了死节。广州一下,左部汉军除了得了广东全境,还有广西境内的悟州、浔州等地,若不是怕师老易疲,战线太长不易补给,汉军便可直下南宁,取广西全境。纵是如此,左良玉又取了漳州,威胁聚集在福建的明军,若不是不知张伟意思,他便要直入福建,取福州,然后自福建北上,与汉军主力汇合。

张伟看了左部参军送来的军报,沉吟半响,方令道:“左上将军打的甚好,知道控制泉、漳,方能稳守两广。不过他只带了一万五千多汉军,虽然收编了几千健壮明军分守各地,汉军在形胜之地制之,但那些军队到底是新附军,不可信任。还有被俘或是投诚的将领,万万不可任用,尽数以船送到台湾,甚或是南京也可。到是文官,只要愿意而名声不是极坏的,尽可以原职,甚至提拔使用。汉军不可再多占地盘,将现有的地方管治好,等着主力汉军南下,便是左将军大功。福建聚集了近十万明军,虽然战力低下,到底老虎敌不过群狼,还是小心的好。”

他抚一下额头,哑着嗓子道:“我近日来四处奔忙,处理军政民务,很是疲乏。不与你多说了,军务上你再去请示一下参军部,他们自然有详细的指令交由你带回给左将军。民政上如何料理,则去问一下吴遂仲大人,他适才从台湾到了南京,如何管治安抚,如何任用旧官,都有章程,你带了回去给左将军。命他凡事依这边的规矩而行,不得专擅胡来,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