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的缘起及经过(第4/6页)
1.罗·麦德维杰夫与民主社会主义派
民主社会主义派西方一般认为其是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的左派,有时称他们为新马克思主义派,或者改良共产主义者,而苏联持不同政见者称他们为民主社会主义派,有时也称党内民主派,这一派别的主要代表人是罗伊·亚历山德罗维奇·麦德维杰夫和若·亚历山德罗维奇·麦德维杰夫。此外,还有彼·格里戈连柯和П.叶戈洛夫等人。
麦德维杰夫兄弟并不是因为其积极参加苏联持不同政见者各种活动,而是因为他们撰写和出版了一系列有关分析苏联社会性质的著作、杂志和文章,并系统地提出自己改革的政治思想和主张而闻名于西方。
(1)苏联持不同政见者民主社会主义派坚信马克思和列宁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但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违背了马列主义理论的精髓,苏联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
民主社会主义派认为马克思和列宁的社会主义,或称共产主义的理论是科学的,只不过应该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不断完善。叶戈洛夫指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政党经过科学的论证确信,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是社会的更高形式,它符合人类的本质,能够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求。”[85]进而他又提出:时至今日,人类历史实际上还没有给世界提供一个社会主义具体范例,社会主义还处于探索阶段。
民主社会主义派经过认真分析苏联60多年(截止到70年代晚期)的社会主义实践后,得出苏联不是社会主义的结论,最起码列宁以后苏联已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今天的苏联是“官僚化的社会主义”,“专制主义或国家主义的社会主义”,“假社会主义的变种”。
(2)苏联持不同政见者民主社会主义派认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是财产社会所有制(公有制)和民主完美的结合。苏联的国家所有制实际上是国家领导人所有制,高级权贵们不仅掌握了全国财产的支配权,而且不对任何人负责。庞大的官僚主义阶层成为事实上的国家主人。在作为私下出版物广泛流传的《列宁格勒提纲》中,C.佐林和H.阿列克谢耶夫写道:“必须以全民所有制取代垄断的国家所有制”,只有财富的所有者能够支配这一财富时才是全民所有制。[86]同时,只有社会所有制与民主的有机结合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和人的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没有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所有制,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官僚主义和官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敌人,防止国家政权官僚主义化的重要保证在于政治民主化。
(3)多党制、党内反对派、社会多元化是苏联持不同政见者民主社会主义派的一个重要主张,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健康发展。
罗·麦德维杰夫认为多党制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有关系。每一个国家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都会保留多种社会经济成分,而多种经济成分造成了多党制存在的基础。至于共产党同其他政党合作到什么程度,则取决于革命变革的性质,取决于这一革命是和平的进行还是非和平的进行。至于党内是否允许反对派存在,在民主社会主义派看来,共产党内存在反对派是正常现象,如果没有真正的政治斗争,没有反对派,任何政治组织都会衰败。他们坚信“党的统一任何时候都不是绝对的,都不排除各种争论和斗争,这对任何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来说,乃是基本的原理”。[87]多元化是人们对社会认识差异的反映,即使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后,也仍然会有看法不同的情况存在。
(4)在民族自决权问题上,民主社会主义派主张应该同一切民族主义派别进行公开对话,只有这样才能克服长期积累下来的民族矛盾,必须扩大加盟共和国的权利和责任,尊重所有大小民族的合法权利。为了履行民族自决的权利,他们甚至建议“在每个加盟共和国每十年必须举行一次关于该共和国是否保留在苏联的公民投票……每一个共和国最高苏维埃有权宣布举行这种公民投票”,决定自己是否继续留在苏联境内。[88]
(5)民主社会主义派反对苏联推行的扩张主义政策,认为苏联直接出兵捷克和阿富汗,败坏了社会主义形象,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绝对不应有这种行为。格里戈连柯指出:“苏联共产党的国际主义义务应该是营造一个能成为对所有兄弟党具有鼓舞榜样的社会秩序”[89],而不是直接出兵强制别人接受自己的社会主义模式,更何况捷克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并不是苏联的某个地区。
总之,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的民主社会主义派并不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只不过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偏离了列宁既定方针,异化为官僚主义体制。因此,他们主张在维护苏联现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民主化改革,实行社会多元化,允许反对党和不同政见者存在,同时,在苏联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全面推进民主政治,从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萨哈罗夫与西方派(法制派)
1921年萨哈罗夫出生在莫斯科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莫斯科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军工企业工程师。1945年萨哈罗夫进入苏联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由于在苏联研究氢弹工作中的卓越贡献,被西方称为苏联氢弹之父。1953年32岁时他就成为苏联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并很快出任国家原子能委员会首席顾问。萨哈罗夫曾三次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并获国家奖金和列宁奖金。从1957年起,他开始关心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尤其关心他所从事的核武器研究造成的社会后果,多次上书赫鲁晓夫,建议停止大气层核试验,但未获成功。1968年,萨哈罗夫完成了《关于进步、和平共处和思想自由的思考》[90]一文,呼吁苏美停止军备竞赛,实行真正的和平共处,从此,开始了他的持不同政见者生涯。1970年年末,他和查理泽等人成立“苏联人权委员会”,以后又多次上书勃列日涅夫,继续要求实行民主化。1975年萨哈罗夫因为“捍卫人权、裁军和所有国家之间的合作而进行的斗争,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和平”而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苏联政府拒绝他出境领奖。1980年,由于强烈抗议苏联出兵阿富汗,萨哈罗夫被放逐到小城高尔基。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恢复了自由后的萨哈罗夫曾经当选为苏联首届人民选举的苏维埃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