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第8/9页)

海瑞在1586年升任南京右都御史﹝61﹞。在命令发布之前,他已经向万历提出了一个惹是生非的条陈。他提议,要杜绝官吏的贪污,除了采用重典以外别无他途。条陈中提到太祖皇帝当年的严刑峻法,凡贪赃在八十贯以上的官员都要处以剥皮实草的极刑。﹝62﹞这一大干众怒的提议在文官中造成了一阵震动。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一位御史在家里招了一班伶人排戏,海瑞得悉此事,就宣称按照洪武的祖制,这位御史理应受到杖责。其实这类事情在南京已属司空见惯,海瑞却以为有坏风俗人心而加以反对,结果只能被大众看成胶柱鼓瑟,不合乎时代的潮流。

海瑞的再度出山以及一如既往的言行,对当时的南京地区来说,有如一块巨石投进了一池死水。对他的批评和赞扬同时出现。不久,就有一位巡按南直隶的监察御史上疏参劾右都御史海瑞。下级监察官参劾上级监察官,虽不能说背于法制,毕竟是有逾常情。即此一端,就不难窥见反对者的愤慨。这位御史的奏疏一开始就对海瑞作了全盘否定:“莅官无一善状,惟务诈诞,矜己夸人,一言一论无不为士论所笑。”接着就采用莫须有的老办法,说海瑞以圣人自诩,奚落孔孟,蔑视天子。最后又用海瑞自己的话来说明他既骄且伪,说他被召复官,居然丝毫不作礼貌上的辞让,反而强调说他还要变卖产业,才能置备朝服官带。这位御史负有视察官学的职责,他在奏疏中说,如果学校中任何生员敢于按照海瑞的方式为人处事,他将立即停发此人的禀膳并加责打。﹝63﹞

这种接近人身攻击的批评,立刻遭到无数青年学生和下级官僚的激烈反对。﹝64﹞拥护者和反对者互相争辩,几乎一发而不可收拾。万历皇帝于是亲自作出结论:“海瑞屡经荐举,故特旨简用。近日条陈重刑之说,有乖政体,且指切朕躬,词多迂戆,朕已优容。”﹝65﹞主管人事的吏部,对这一场争论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说海瑞节操可风,只是近日关于剥皮实草的主张过于偏执,“不协于公论”,所以不宜让他出任要职,但可以继续保留都御史的职位。皇帝的朱批同意吏部的建议:“虽当局任事,恐非所长,而用以镇雅俗、励颓风,未为无补,合令本官照旧供职。”﹝66﹞

这些文件由给事中官署抄录公布,就等于政府公开承认了自己的本身矛盾。为什么可以镇雅俗、励颓风的节操偏偏成为当局任事的障碍?可见我们帝国的政治措施至此已和立法精神脱节,道德伦理是道德伦理,做事时则另有妙法。再要在阴阳之间找出一个折衷之点而为公众所接受,也就越来越困难了。

海瑞虽然被挽留供职,然而这些公开发表的文件却把他所能发挥的全部影响一扫而光。一位堂堂的台谏之臣被皇帝称为“迂戆”,只是由于圣度包容而未被去职,那他纵有真知卓见,他说的话哪里还能算数?由失望而终于绝望,都御史海瑞提出了七次辞呈,但每次都为御批所请不准。﹝67﹞这一使各方面感到为难的纠结最终在上天的安排下得到解脱。接近1587年年底亦即万历十五年丁亥的岁暮,海瑞的死讯传出,无疑使北京负责人事的官员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们再也用不着去为这位大众心目中的英雄——到处惹是生非的人物去操心作安排了。

注释

﹝1﹞海瑞去世月日,据《海瑞集》页599;《明代名人传》页474。《神宗实录》页359记为十一月十五日。

﹝2﹞《海瑞集》页599;《神宗实录》页3591;《明史》卷226页2604。

﹝3﹞《海瑞集》页117。

﹝4﹞全国驿站经理情形,见苏同炳著《驿递制度》。亦详Huang,Taxation,页38。《大明会典》卷145页46有此一千多个驿站分布的情形。

﹝5﹞胡宗宪之子过境的故事,见《明史》卷226页2602。但其情节与《三国演义》之“怒鞭督邮”情节相仿,不能断定属实与否,《明代名人传》内海瑞传记无此记载。

﹝6﹞《海瑞集》页168―169,552―553。

﹝7﹞《海瑞集》页585。

﹝8﹞《明史》卷226页2602。《海瑞集》页587所记与《明史》有异。

﹝9﹞《明史》卷226页2602;《海瑞集》页586;《国朝献征录》卷64页38。

﹝10﹞《明史》卷205页2381、卷308页3490。

﹝11﹞《明史》卷72页743、卷225页2595;《大明会典》卷14页1;Taxation,页16、266―267、293。

﹝12﹞参看《明代名人传》“朱厚熜”。

﹝13﹞《海瑞集》页217―218;《皇明经世文编》卷309页1―9。节略的记载见于《明史》卷226页2602―2603,《世宗实录》页8919―8925。

﹝14﹞此宦官为黄锦,文见《明史》卷226页2603,《海瑞集》页526、558。又参见后者页539、649。当日海瑞家眷在海南岛。是以黄锦所云,或为替海瑞求情,或则全部故事出于杜撰。嘉靖因海瑞奏疏而激动,见《明史》卷226页2603,《海瑞集》页558、588,《国朝献征录》卷64页29、33。

﹝15﹞《明史》卷226页2603;《海瑞集》页558、589、646―647。

﹝16﹞《穆宗实录》页215、285、381。

﹝17﹞《海瑞集》页288―289。此书页590记自陈不职在1568年,但京察实在1569年初。

﹝18﹞《国朝献征录》卷64,页29―30。

﹝19﹞《海瑞集》页242―254。

﹝20﹞《大明会典》卷163页14、卷164页25。

﹝21﹞《明史》卷213页2476、卷226页2603;详《明代名人传·徐阶传》;Taxation,页157。参看《海瑞集》页431―432、592,于慎行《笔麈》卷5。

﹝22﹞《海瑞集》页237。

﹝23﹞Taxation,页49、158、313。王世贞文见《国朝献征录》卷17页94。何良俊文见《四友斋丛说摘抄三》卷176页27―28。海瑞田产见《海瑞集》页418、457。

﹝24﹞《天下郡国利病书》卷6页14、15、24―26、35、61。海瑞本人承认乡人不知法律,见《海瑞集》页115―116。

﹝25﹞《海瑞集》页237。

﹝26﹞《穆宗实录》页1023。

﹝27﹞《穆宗实录》页1055,《海瑞集》页648―649。《海瑞集》页239。

﹝28﹞《穆宗实录》页1055。

﹝29﹞《海瑞集》页242。

﹝30﹞《张居正书牍》卷1页16。

﹝31﹞《太祖实录》页1176;《英宗实录》页5417;吴晗著《朱元璋传》页194、198。

﹝32﹞洪武所作《大诰》,现已录入《明朝开国文献》。关于官员不准下乡一节,《大明会典》卷173页3、页6仍录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