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兵变本能寺 三十二 破釜沉舟(第5/6页)

闲谈大概持续了半个多时辰,把细川的使者打发走,秀吉带着半是严肃,半是戏谑的表情,来到了中川和高山面前。“啊呀呀,二位来了……”

秀吉拍了拍早已等不及的、有些疑神疑鬼的二人,“我到底没有丢掉面子啊。如果你们不来,我就只好依靠自己的力量了。世间之事可真是奇怪啊。哎,这不是你们二位的公子吗?”

原来,二人都把十岁左右的儿子带来了。

“二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二人都情愿以子为质,和筑前守同悼主公。”

“哦?你们说什么?”秀吉坐下,耸着肩膀,瞪大眼睛,“以他们为质……这一句我可没有听漏。二位难道还不明白我这个剃了光头的人的心思吗?这不是存心咒我吗?”

秀吉的声音太大了,吓得两个孩子直往父亲的身后躲。

中川清秀要比高山右近脾气急:“筑前守说的哪里话!我们带着人质、领着军队到这里来,难道筑前守还怀疑我们不成?”他靠近一步,直视秀吉。

“唉!”秀吉的声音更大了,“没想到你们竟然把我想象成扣押人质的人了。秀吉把最心爱的姬路城都舍弃了,不剿灭光秀誓不罢休!看见没有,我的头都剃了,就没打算再活着回去。扣押人质的地方在哪里?你让我把人质放在哪里?”

“这么说,雉道筑前守对我们带来人质不满?”

“这还用我说吗?”秀吉气呼呼地反问,“我根本没有扣押人质的想法。我想,我们之间不应是这样的关系。我们都是为了给亡君报仇而决一死战,你们赶紧将孩子带回去。”

清秀不禁回头看了看右近,右近点了点头。“说的是,可能是我误会了。毕竟这不是一般的战役啊。”

“连后路都未留,我还要什么人质!当然,希望二位要作好准备,不是和我共庆胜利,就是一起战死沙场。”说完,秀吉突然改变了语气,“刚才细川氏已经送来了降书。就连和光秀那么亲密的藤孝,都把夫人软禁到山中去了,不仅和光秀恩断义绝,而且父子都断发以昭正义。现在不只细川一家,筒井顺庆那里也来了使者。即使是只从名分上讲,也不能追随光秀。中国的毛利一族,也是看到这一点,才和秀吉讲和。在这样的正义之战中,你们与我肝胆相照,我却要扣留你们的人质,岂不被后人笑话?这样一来,我岂能不生气?”

“是我们错怪筑前守了。那么,把人质送回去吧,右近。”

右近无言地点点头,想必也认识到秀吉在矫情,可是,不容他深入考虑,秀吉又继续道:“啊,只要明白这一点就足够了。秀吉早就等候二位大光临了。”

秀吉淡淡地说道,像方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他猛然从怀里掏出一支令牌来。“怎么样,一切行动都由秀吉来调度。全军大约二万五千人,我欲先分为三路,左翼靠山,中路是官道,右翼靠河。今天立即发兵,一刻也不可耽误!迟延一刻,敌人的数量就会增加许多。最重要的中路,我看由二位率领比较合适。”秀吉的突然袭击,让人丝毫没有喘息之机。

“中路军的先锋,就由我高山长房来担任吧。”右近不得不应承道。

“哈哈哈……”高山右近痛快地答应做先锋,秀吉眯着眼笑了,“那好。如右近打先锋,那么,明智军的锐气一开始就受挫了。战场估计在天王山附近。光秀老贼大概还梦想着你们二位会加入他的阵营呢。”

“啊,请稍等。”中川清秀打断了二人的对话,“这次的先锋,希望委我中川濑兵卫。如果在这里让右近打前锋,那我濑兵卫的颜面简直要丢尽了。”

“哦,清秀也想打头阵?”

“此战是为亡君雪耻的决战,如不打头阵,无颜面对九泉之下的右府大人。”

“不,你且等等,清秀。右近已请命在先,已经决定了。”

“不,还没有决定。”不知何时,中川清秀竟然忘记了事先和右近商量好的事,“右近有此希望,我也有此希望。可是,毕竟筑前守还没有决定到底委谁去啊。”

“你就莫要再争了,清秀。山崎的大道不可能有两支队伍并排做前锋。是右近先提出来的,你就由他去吧。”

“如果是战败逃跑,我倒可以让他先行。可是,这是进攻,我决不退让,濑兵卫就是这个脾气。筑前守大人,请裁决。”

清秀这么一说,秀吉不禁拍了一下大腿,一切尽在他的意料之中。“真是难得,不愧是仁义之将。秀吉都感动得流泪了……二位的气度真是让人仰慕啊。可是,如右近所讲,二人并列打前锋,队伍无法前进。这样吧,头阵由我重新安排,怎样?既然二位都这么有决心有气魄,秀吉一时难以决定,就按照你们居城的位置吧,右近的高规城比清秀的茨木城离战场近,所以,前锋还是由高山右近长房来担任……”

“什么?还是让右近打先锋……”

“等一下。要不这样,中川濑兵卫清秀可以取道官街的左侧,这样,虽然先锋还是右近,可是,根据敌人的出击方向,首先出击的说不定就是清秀呢。作战需要灵活多变,只有洞察对方的动向,才能出其不意,取得胜利。这个决定该无可争议了吧?”

秀吉如此一说,清秀无言以对。接着,秀吉又继续下令:“既然中路已经决定,左右两翼也得决定。左翼靠山一侧,为羽柴秀长、黑田官兵卫、神子田正治。右翼靠河一侧,为池田信辉、加藤光泰、木村隼人、中村一氏。中路由堀秀政在二位后面接应。本将和信孝的麾下作为预备队,待机而行……既然决定了,就当不可稍懈。二位立刻出击,以雷霆之势,先抑制住敌人的攻势。”不愧是连续五年在中国征战的秀吉,每一句话都刚劲有力。

高山、中川立刻奉命行动起来,两队人马先行出发。

“大河之水已经汹涌而起。我们也不能停留在尼崎了。”秀吉立刻把众将召集到广德寺的正殿,进行了最后一次军事部署。

虽然前天夜里由堀秀政再次派出使者,催促倩孝前来参战,可他还没有从大坂赶来,可是,秀吉依然认为不会有什么异常,世人没有不赞同他的讨逆决战的。因此,仅仅为了脸面,信孝也不能不行动,这些都在计算之中,所以,在会议上并未特意提起这件事。

虽说是会议,仍然是秀吉一个人唱主角。无论是池田信辉、信辉的儿子元助,还是堀秀政,都只有听着。秀吉再次把他的安排给大家通报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