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连接古亚洲和新欧洲的纽带(第2/3页)

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作为地震的产生地,留下了一个声名狼藉的记录。它附近的扎金索斯岛在1893年就曾遭受过一次严重的地震灾害。可是,地震灾害并未阻止人们去那些有危险但却风景秀丽的地方。如果你曾周游世界,你会惊奇地发现在许多火山舒缓的山坡上都住满了人,其人口甚至会超过地球脆弱的地表上其他不易发怒的地区。不管怎样,我要从埃皮鲁斯继续向南一路前行,到维奥蒂亚去瞧一瞧。

这个区域就像一只巨大的空荡荡的汤盘,躺在阿提卡向南伸展的丘陵以及帖撒利亚和埃皮鲁斯向北伸展的山区之间。我之所以讲这一地区,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作为一个经典范例充分说明了我曾在本书开头提及的大自然对人的影响。

对于黄金时代的普通希腊老百姓来说,一个维奥蒂亚人——尽管他来自帕纳萨斯山,来自诗神缪斯的灵地,来自特尔斐(希腊古城,古希腊最重要的朝圣地——译者注)神谕立庙的圣地——仍是一个乡巴佬,一个反应迟钝的粗人,一个丑角,一个笨蛋,一个蠢货,一个呆子,一个笨头呆脑的傻瓜,一个命中注定要在古希腊一切粗俗闹剧中被人当成笑料的滑稽角色。

然而,维奥蒂亚人的天生素质并不比其他希腊人差。古希腊军事家伊巴密浓达和古希腊传记作家普卢塔克都是维奥蒂亚人,但是他们都在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故乡。那些一直生活在维奥蒂亚的后人常年受到科皮斯湖沼泽地带瘴气的毒害,从现代医学角度看,他们或许都是疟疾的牺牲品,这种疾病当然会使人头脑迟钝。

在整个13世纪,法国十字军骑士们成为雅典新一代的统治者。他们排干沼泽,于是维奥蒂亚的基本条件得到了改善,而后来的土耳其人却任蚊虫孳生,使这里的环境每况愈下。最后,是他们的新统治者——法国人和英国人——把科皮斯湖的湖水完全排进了埃维克海,并把这片内陆海的海底变成了一片富饶肥沃的草场。

今天的维奥蒂亚人,就像雅典人或者布鲁克林擦鞋匠一样,和昔日的维奥蒂亚人迥然不同,不可同日而语。真是天晓得,他们已经变得十分机灵,足可以从苏格兰佬或者亚美尼亚人那里诈取更多的钱币。沼泽消失了,瘴气没有了,疟蚊也绝迹了。随着瘴气弥漫的沼泽被排干,多少世纪以来曾被当成是傻瓜笨蛋和弱智低能的A级展览区而受到嘲弄的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

接下来,我们去参观希腊最有趣的地方——阿提卡。现在,我们可以从拉里萨乘火车到雅典,这条铁路线与欧洲主干线相连。但是,古代希腊人如果想从北方的帖撒利亚到达南方的阿提卡,却只有唯一一条路线,那就是经过温泉关(Thermopylae)。这个所谓的关隘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关口,它实际上是两山之间的一条狭窄的山沟,只有45英尺宽,在伊蒂山和埃维亚海的海拉伊湾之间。斯巴达国王利奥尼达斯和他的300斯巴达子弟兵就是在这个温泉关前全部为国牺牲的。那是公元前480年,为了阻止薛西斯(古波斯帝国国王——译者注)的游牧部落的进军,拯救欧洲于蛮族的铁蹄之下。200年后,野蛮的高卢人也是在这里被阻挡,未能进入希腊大门。甚至到了1821—1822年在希腊和土耳其的战争中,这个关隘还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今天,这个温泉关已经荡然无存。海水从大陆后退了大约3英里,只在那里留下了一个简陋的海水浴场,患有风湿病和坐骨神经痛的人试图在这些温泉中进行治疗(“thermos”在希腊语中是“温”的意思,英语中“温度计”(thermometer)与“热水瓶”(thermosbottle)就是由此得来)。但是,只要人类还在尊重那些为失败的事业而宁死不屈的英雄,这个以“温泉”命名的战场就将永远为人们纪念。

说到阿提卡地区,它是个面积不大的三角地带——一块被爱琴海碧波所环绕的岩岬。这里多山,群山之间有许多小山谷,所有的山谷都可以直通大海,从海上吹来的温和的风使这里空气清新纯净。古代雅典人宣称,他们的聪明智慧与远见卓识均得益于他们所呼吸到的清新宜人的空气。这种说法应该是对的。这里没有维奥蒂亚那种污浊的死水沼泽,也没有生命力旺盛的疟蚊繁衍。这里清新的空气使雅典人非常健康,并能长久保持。雅典人最早认识到精神和肉体是不可分的,人的肉体与精神合而为一,健康的身体必然能促进健全的精神,而精神的健康对于肉体的健康又是不可或缺的。

在这种清新的空气中,就有可能从阿克罗波利斯直接看到彭特莱恩山,这座俯瞰着马拉松平原的高山还向雅典提供装饰城市的大理石。当然,气候并不是成就雅典的唯一因素。

地中海

还有,发挥重要作用的是海洋,它让阿提卡人直接走向世界的每一个地方,无论是人烟稠密的城镇海港还是人迹罕至的天涯海角,到处都留有阿提卡人的足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创造了地理奇观,它将一座类似于方台的峭壁平顶小山摆放在平原的正中间。这座小山500英尺高,870英尺长,435英尺宽,周围环绕着伊米托斯山(雅典最佳蜂蜜的产地)、彭代利孔山和埃格柳斯山。当年,就是在埃格柳斯山上,这位波斯国王的军队刚刚将他们的城市付之一炬的几天后,那些从雅典逃出来的不幸难民目睹了薛西斯的海上战船在萨拉米斯湾全军覆没。这座坡度陡峭的小山吸引了来自北方的移民,因为这里可以提供食物和安全,从而使他们成为这里最早的居民。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无论雅典还是罗马(或者伦敦、阿姆斯特丹),欧洲这些最重要的城市并不是紧邻海边,而总是与大海保持着好几英里的距离。这也许是因为,紧邻大海的早期地中海世界的中心城市——克里特岛上的克诺索斯——常常受到海盗突袭的威胁,所以几百年后建成的罗马和雅典不得不接受前车之鉴。不过,雅典比罗马更靠近海洋,因而出海更加方便。希腊水手在比雷埃夫斯(今日的雅典港)登岸后不久就可以与家人团聚了,而罗马商人弃舟登岸后,还需要三天才能到家,这未免太远了。于是,他们就不再回家乡罗马,而改在台伯河口岸定居。就这样,罗马渐渐失去了与大海的密切联系,而对于所有渴望世界霸权的国家,海洋是提供巨大利益的地方。

这些方台山上的居民,这些“高城”(即雅典卫城)中的居民后来逐渐迁到平原上居住。他们在方台山周围建立了住宅,还修筑了围墙,最后他们的堡垒与比雷埃夫斯连成一片,合而为一,这些居民从此便依靠贸易和抢劫过上了富裕惬意的生活。在相当长的时期,他们这座坚不可摧的城堡都是整个地中海地区最富庶的城邦。他们的卫城也不再是一个住所,而变成一个圣地——矗立着一座座白色大理石的神殿,这座神殿骄傲地映衬在阿提卡淡紫色的天空之下。虽然这座卫城的一部分神殿被土耳其人炸毁了(指雅典卫城上的巴特农神庙——译者注),但是在那些名胜古迹中,它仍是能够尽善尽美地展现人类艺术天才的最独特最辉煌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