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洛阳:翩翩白马自西来(第2/2页)
回到主路,我拦了一辆西行回市区的车,在火车站附近的一个面摊解决了午饭。之后我叫了一辆出租车,这回我要去北边。中国古代有一句谚语:“生在苏杭,死葬北邙。”杭州在上海西边,过去一千年中有很大部分时间曾是中国的文化中心,那时候肯定是个居住的好地方。而邙山是条洛阳和黄河之间层峦起伏的山脉。这儿被认为是墓葬的最佳之地。其中风水最好的,当属洛阳以北那些较矮的丘陵,那里叫北邙。除了风水好,它被这么看好还因为它附近的洛阳城从公元前771年的周朝起曾是中国许多辉煌朝代的都城。因为山上的陵墓太多了,因此当年洛阳流行一句话:“北邙几无卧牛之地。”整个山上没有别的东西,任何人放眼望去,看见的除了坟墓,还是坟墓,即便不是坟墓的地方,那也曾经是坟墓。就在我去的前几年,市政府的官员们利用这些一眼望不到头的坟墓,在北邙建立了一家中国最独特的博物馆——北邙古墓博物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考古学家一直在发掘洛阳地区的古墓。北邙古墓博物馆所做的,就是用墓葬中原有的材料重建一部分重要的古墓。早期的墓葬,大多数结构和随葬物品都相差无几,但后期的墓葬,尤其是从一千年前的北宋以后的墓葬,就表现出极大的艺术性。特别令人难忘的,是在一个宋墓入口的石门上雕刻了一个女孩子向外张望的脸,就好像她正在偷看人间尘世一样。她似乎在招呼我进去。可我更喜欢这红尘滚滚的人世间,于是回到正在等我的出租车上,再回到洛阳。
洛阳除了它的历史遗迹外,还有其他许多吸引人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当属那里四月底或五月初盛开的牡丹了。早自唐朝起,洛阳就被称为中国的牡丹之都。但确切的有关洛阳是何时起、又是如何与牡丹扯上关系的,还真说不清楚。也许是因为牡丹在中国最早种植于两千年前的汉朝,而洛阳曾是汉朝的都城之一。所以自然而然地,人们就把洛阳和牡丹联系起来了。过去的两千年中,许多画家都喜欢以牡丹为题作画。牡丹也同样是花匠们的最爱。洛阳一年一度的牡丹节堪称一大盛事,它标志着洛阳旅游高峰的到来。幸亏我提前一个月就到洛阳了,否则肯定找不到酒店,估计连楼下带“夜半歌声”房间也甭想。
除了牡丹,如今的洛阳,更以中国第一拖拉机厂的总部而著名。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别的,比无处不在的各种用途的私家机动车更能体现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了。中国的所有公路上,都拥挤着许多的机动车。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就是机动车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它生产著名的东方红拖拉机,为了顺应当前的经济改革,“东方红”已经被涂成了鲜艳的橙色。
我本想去拖拉机厂看看,但最后还是去了乡间一个被几乎所有来洛阳旅游的人忽略的地方。在市北二十五公里处,葬着中国最著名的统治者之一,他的名字叫刘秀。他领导的起义,推翻了篡取汉朝皇位的王莽。之后刘秀重兴汉室,史称汉光武帝,建都洛阳。那是公元25年的事,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洛阳的第一批牡丹花开放了。三十四年后,刘秀去世,葬在都城以北的黄河岸边。尽管黄河频繁泛滥,但它对这位皇帝表现出了极大的敬意,不仅没有伤他的墓一丝一毫,还自己主动向北移了一公里。
我之所以对汉光武帝有着某种偏爱,是因为一个故事。刘秀登上大位后不久,便前往沿海的浙江省邀请他的一位童年伙伴入朝为官。可他的这位朋友对他说,他更愿意以钓鱼来打发日子,说着就把脚搁在光武帝的肚子上睡着了。刘秀的这位朋友名叫严子陵,他那时几乎与皇帝一样的闻名,但他是个隐士。中国人喜欢讲这个故事,显然不是为了赞美严子陵,而是为了赞美光武帝刘秀,赞美他的大度。然而,尽管他们可能还在继续赞美刘秀,却不愿意到他的坟头去看看他,至少我去的那天就没有别人。要说完全没有别人也不对,那天除了我和司机,还有一个人,一个小女孩。她在那跑来跑去的,给那些柏树绑上白布条。柏树不是一棵两棵,而是好几百棵。白布条被风吹得飘飘乱舞。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希望风把她的祈祷带去天堂吗?我坐在那儿看着她,正打算走过去问问,我的司机却按响了喇叭。他一定等得不耐烦了,这是催着我回洛阳呢。我只好不辞而别了,唉,怪异又美丽的小女孩,还有这位,伟大的、大度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