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8章 从农耕入手(第2/2页)

工部属官、小吏们,赶忙三五成群的凑上前,躬身施礼。

寇季摆了摆手,“不必多礼,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工部属官、小吏们闻言,一个个躬身退出了班房。

他们可以吹捧王云升,围着王云升叽叽喳喳的拍马屁,但不代表他们可以在寇季面前也如此。

一来。

他们对寇季其实不是很熟,不了解寇季的脾性,不敢接近寇季。

二来。

寇季之前待过了两个衙门,没留下什么好名声。

但凡他去过的衙门,不论是官员,还是小吏,皆被他折腾了一个够呛。

重者性命不保,轻则罢官去职。

他们自然不敢亲近寇季。

生怕一句话说错了,又或者做的什么事情让寇季看不舒服了,被寇季收拾。

工部属官、小吏们走了以后。

班房里就剩下了王云升、寇季二人。

王云升热切的请寇季坐下,为寇季斟上了茶水,陪着笑脸道:“上官,您怎么有时间到咱们衙门里来了?”

寇季一边品着茶,一边斜眼看着他,道:“怎么,我还不能来了?”

王云升赶忙道:“下官不是这个意思。”

寇季抿了一口茶水,淡然笑道:“谅你也不敢……”

“那是那是……咱们是一家人……”

“……”

寇季有点不太习惯王云升如此热切的神情,又品了几口茶以后,问道:“听说近些日子,你带着工部的官员、小吏们,去城外重新丈量田产的时候,没少捞油水?”

王云升闻言,立马认真的道:“下官全按照您的吩咐做的。不该捞的,一文钱也没敢捞。”

寇季翻了个白眼道:“该捞的,你一个也没放过吧?”

王云升干笑道:“自然少不了上官您那一份,回头下官就派人把您那一份送到府上去。”

寇季摆手道:“不必了……用那些钱财,给我把城外瑞圣庄周边的那些田产都买下,以后说不定有用。”

贪赃枉法得来的钱,寇季可不愿意搬回府上。

但不拿的话,王云升等人恐怕不会放心。

所以寇季就让王云升用那些钱财去购买田产。

以后找机会再把这些田产划拨到瑞圣庄里,分给那些百姓。

就当是给王云升等人积功德了。

王云升听到了寇季的吩咐,赶忙道:“下官一定将此事办的妥妥当当。”

寇季点点头,继续道:“如今丈量田产的政务已经接近尾声,你们大多数人也闲下来了。我刚好给你们找了一桩事做。

一桩关系到工部以后的差事。”

听到了是关系到工部以后的差事,王云升立马竖起了耳朵。

自从寇季主掌了工部以后,帮着工部抢回了不少权力,还拿到了许多油水丰厚的差事。

王云升借此,吃的是满嘴流油。

时常暗中感叹:朝里有人好做官……

如今寇季特意吩咐差事下来,不是跟工部抢权有关,就是跟油水丰厚的差事有关,他怎么能不上心?

“上官只管吩咐……”

王云升恭敬的说。

寇季点点头,从袖子里取出了几张纸,递给了王云升。

王云升翻看着纸张上面的东西,疑惑的道:“犁?”

不等寇季开口。

王云升目光沉沉的盯着纸张上的犁,沉声道:“似乎跟民间用的犁不一样?”

寇季指着其中一张图,介绍道:“铁辕犁,省去原有犁箭,在犁梢中部挖孔槽,用木楔来固定铁辕和调节深浅,使犁身结构简化而又不影响耕地功效,也使耕犁更加坚固耐用,既延长了使用时间。

用此犁耕地,比现在民间用的曲辕犁更省时更省力。

更重要的是,可以节省造犁的成本。”

王云升愕然的张大嘴。

华夏自古一来,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

古人更倚重农业。

一次农耕器具的更新,意味着什么,王云升很清楚。

一桩功劳,一桩天大的功劳,一桩足以载入史册的功劳。

“这……这……这……”

王云升紧张的捏着手里的图纸,有些激动的说不出话。

虽说图纸是寇季出的,可寇季明显是要把这东西交给他做。

他虽然抢不到首功,可仅仅是一点点的功劳,也足以让他加官晋爵。

他怎么能不激动。

寇季撸了撸嘴,道:“别顾着激动,再看看下面那几张。”

王云升强吞了一口口水,赶忙依照寇季的吩咐,翻看下面的几张。

同样是犁。

只是跟原有的犁不同。

图纸上的犁,是双面的。

寇季不等王云升激动的开口,就坦言道:“双面犁,比铁辕犁更好,用它犁地的话,效率远比铁辕犁高。但是它有个缺点,那就是单一的人力,很难长久的使用它。

必须用牛、马、骡等畜生来拉犁。”

“咕嘟!”

王云升强吞了一口口水,激动的已经难以自持。

比起双面犁的有点,双面犁的那些缺点,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如今的大宋朝,虽说还没有达到一家一户皆有一头耕畜的水准,但三五户之中,必然有一户有一头耕畜。

民间的百姓在农忙的时候,经常借用、租用别人家的耕畜,帮自己家里耕种,那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双面犁的缺点,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双面犁一旦打造成功,并且试用成功以后,再推向整个大宋,必然会为大宋的农耕,带来新的变化。

有了双面犁的帮助,百姓们可以借此耕种更多的土地,开辟出更多的荒地,种出更多的粮食。

可以说,不论是寇季拿出的铁辕犁,还是双面犁,皆是利国利民的利器。

如此利国利民的利器,一旦被百姓们使用。

朝廷必然得给工部上上下下加官晋爵,并且厚赏。

不然,天下间数万万黎民,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