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6章 滔天罪孽(第2/3页)

虽说私底下官员们都将百姓欺负的死死的,可在官面上,百姓最大。

从汴京城内的百姓屡次冒犯皇家订立的一些规矩,皇家却很少问责,就不难看出。

所以百姓们一旦聚众闹事,十分难处理。

一旦动刀子杀人,引起了民变。

朝廷一定会下狠手将那些引起民变的官员杀一批,给百姓们一个交代。

王随在杨文广训斥完了王义以后,郑重的道:“朝廷之所以能得到百姓的拥护,就是因为朝廷订立的一些律法条文,一经发出,就必须贯彻落实。

除非百姓们不认可,或者是发出的律法条文存在错处,不然朝廷下发的律法条文就是铁律。

铁律,朝野上下所有人都得遵从。

若是朝廷朝令夕改的话,很容易失信于百姓。

朝廷失信于百姓,百姓也不会再信任朝廷。

百姓们不信任朝廷,就对朝廷没有畏惧。

对朝廷没有任何畏惧的话,他们什么都敢做。

凭借军功脱籍、凭借读书脱籍、凭借表现好脱籍,已经被那些劳动改造的百姓们遵守了数年。

他们已经认可了这个规矩。

我们若是违背了规矩,给他们好处,他们自然乐见其成。

可我们若是再给了他们好处以后,再反过来收拾他们。

他们一定会团结一心,对付朝廷。

所以,你的办法根本没办法帮我们解决眼前的麻烦。

还容易给我们招惹下杀头的大祸。”

王义在杨文广和王随的训斥下,明白了自己出了一个蠢主意,当即认错道:“是卑职冒失了。”

杨文广和王随二人齐齐叹了一口气,没有再言语。

劳动改造的百姓们围困官府,他们处置起来顾虑太多,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分化拉拢之类的手段根本没用。

数百万的百姓,不是你分化拉拢就能解决的。

沉默了许久以后,杨文广突然咬着牙道:“要不……给他们刀,让他们出去……”

王随闻言,心头一颤,惊恐的盯着杨文广。

八十多万人涌进了辽国,辽国西南路没有活人了。

数百万人涌进辽国,辽国西境能不能剩下活人都难说。

砍一颗脑袋脱籍,砍两颗脑袋分敌。

砍的越多,赏赐越大。

那些家伙出了大宋,无人约束的情况下,杀红了眼,自己人都敢杀。

在大宋境内,每年都有杀良冒功的事情发生。

出了大宋,杀良冒功就更稀松平常。

一旦将那些家伙们放出去,造出的杀孽恐怕要惊天。

杨文广似乎看出了王随的担忧,他沉声道:“让他们出去祸害辽人,总比他们留在我大宋,祸害我宋人强吧?”

王随颤声道:“那可是两百三十万人,不是两百三十个。他们敢出去,不砍一个脑袋,绝对不会回来。”

杨文广盯着王随问道:“你有办法让他们不闹事?”

王随咬着牙,说不出一句话。

他没办法。

有办法的话也不会在这里干坐着。

别说是他王随了,就算是吕夷简三个人到了,也没办法解决。

若是寇季到了的话,寇季八成会选择跟杨文广一样的办法。

王随沉默了许久许久以后,突然看向了杨文广,沉声道:“若是……若是他们造出了滔天的杀孽……你我的仕途,恐怕就止步于此了……”

一旦放那些人造出了滔天的杀孽,到时候账都会算到王随和杨文广头上。

因为人是他们放出去的。

到时候人屠、人魔之名,就会落在他们二人头上。

若是背上了人屠、人魔的名声,他们二人以后就没办法升官了。

朝野上下的人,都不愿意看到人屠、人魔之类的人,出现在垂拱殿上。

此类了人,只能一辈子待在边陲。

他们二人如今已经升到了地方官能升的最顶层。

再往上,就是进入中枢,回京述职。

一旦担上了人屠、人魔之名,那就没办法回京了。

只能一辈子待在地方,一辈子不得升迁。

杨文广听到了王随的话,沉声道:“我杨文广从入伍的那一日起,就已经以身许国。生死我都不在乎,又岂会在乎一些小名声。”

王随苦笑了一声,“老夫也不是那种舍不了名声的人。老夫只是觉得你还年轻,仕途还很长,没必要为此事毁了前程。”

杨文广摇头一笑,道:“我已经位列国公,再升又能升到哪儿去?我除了打仗,其他的什么也不会。纵然进入中枢,也斗不过别人,还不如守在此处自在。”

王随长叹了一声,道:“老夫余生恐怕也要守在此处了。李迪将余生许给了河西,做了一个坐镇河西的老黄牛。老夫也将余生许给兴庆府等地,做一个大宋北疆的老黄牛。”

杨文广对王随拱手一礼,“往后有人对付我,你可要帮我拦着一二。”

王随失声一笑,“你可不是寻常的小官小吏,真要有人对付你,我可拦不住。”

杨文广跟着一笑,却没有多言。

他让王随帮他拦着一二,其实只是一种说辞。

他其实是想让王随有事的时候提点他一二。

武臣最大的对手是文臣。

文臣们手段阴、心脏。

杨文广自知不是对手,所以真要有文臣出手对付他,自然需要王随照应。

王随的回答也很有意思,他看似拒绝了杨文广,可话里却别有用意。

他告诉杨文广,若是寻常的小官小吏给杨文广使绊子,他自然会帮忙料理。

可若是身份地位超过他的人为难杨文广,他无能为力。

“老夫去写文书,你给他们准备刀兵。他们人数众多,所以我们只能将他们分批放出去。并且在他们离开了我大宋以后,再给他们发兵刃,避免他们反噬。”

王随笑过以后,沉声道。

杨文广点了点头。

随后,王随写下了文书,派人送到了各府。

杨文广则开始为那些人准备兵刃。

黑山威福府的兵刃不够,杨文广有特地去书信到夏州的冶铁务调集了一批。

随后,各府的人慢慢的汇聚到了黑山威福府。

杨文广吩咐人带着他们出了大宋地界,给他们发了兵刃,任由他们离开。

半个月后。

一百多万人离开了黑山威福府。

之所以只有一百多万,是因为剩下的人几乎都是老弱病残。

他们没办法上战场,更没办法去跟人厮杀。

杨文广和王随吩咐人在宋辽边陲的地方营造了一座兵营。

二人站在兵营前,望着北方辽地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长叹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