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9章 红妆!红妆!(第3/3页)
寇季摇头笑道:“官家此举就有些恶趣味了。”
赵祯笑眯眯的道:“官邸的房契没了,朕倒是想看看他回头怎么跟朕交代。”
寇季苦笑着摇摇头。
寇季看得出,赵祯对包拯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如此臣子,该爱,恨是因为如此妹婿,该恨。
他一时半会也找不到收拾包拯的机会,所以只能恶趣味的给包拯添一点麻烦。
陈琳拿着包拯的聘礼离开以后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又拿着聘礼回到了议事堂。
赵祯见盒子似乎没有动过,疑问道:“太妃没收?”
陈琳苦笑着道:“不仅没收,还给添满了。”
“打开!”
“喏……”
陈琳打开了盒子,盒子里面被塞的满满的。
有一叠交子,数额都不小。
还有一些价值连城的小东西,比如一颗圆溜溜的走盘珠。
赵祯盯着那盒子,就觉得妹子嫁亏了,亏到姥姥家了。
杜太妃终究是长辈,不仅没收聘礼,还添了十倍的回去,赵祯就不好再动。
寇季看出了赵祯的窘迫,笑着道:“早知道娶公主能发家,臣刚入汴京城那会儿,就应该娶个公主。
然后就能躺在府里混吃等死。”
赵祯瞥了寇季一眼,没好气的道:“你是存心在气朕。”
赵祯吩咐陈琳将盒子交给了寇季,丢下了一句话,离开了议事堂。
“既然杜太妃已经添了嫁妆,那朕就不会再添分毫……”
赵祯话说的格外大气。
但是当晚就有宦官架着大车,拉了三十车东西,送到了寇府。
赵絮被削了公主尊位,赵祯没办法依照皇家礼节将她嫁出去。
所以就让赵絮认了寇季做义兄,将嫁妆送到了寇季府上,由寇季这个义兄给添上去。
诚如寇季所言。
包拯和赵絮事情在民间传扬了十多日以后,就有一位老翁,奔到了皇城前的登闻鼓处,敲响了登闻鼓。
八十多岁的人瑞敲登闻鼓,可没人敢拦,更没人敢伤其分毫。
人家敲了登闻鼓以后,就往登闻鼓前面一站,一动不动。
最后还是陈琳架着车,亲自将人请进了宫。
老翁入宫以后,强烈的要求赵祯成全有情人,让有情人终成眷属。
于是乎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从宫里传出来。
大致就是八十多岁的人瑞说服了赵祯,让赵祯成全了包拯和赵絮。
赵祯被人瑞感动,答应将赵絮嫁给了包拯。
汴京城的百姓得知此事以后,一片叫好声。
有道是鸾凤非梧桐不落,如今有奇鸾凤落入草窝,是百姓们最喜闻乐见的。
皇家送了百姓数十年炭薪,也没有拉近皇家跟百姓的距离。
反倒是一次嫁女,让皇家和百姓的拉近了距离。
赵祯答应人瑞的次日,便派遣官员将婚书送到了寇府。
寇季拿到了婚书以后,毫不犹豫的将此事传了出去。
汴京城百姓们得知此事以后,叫好声更大。
有感性的女大款,放出豪言,声称公主为嫁的英才,舍了公主尊位,没了公主礼仪,她愿为公主添十里红妆。
有人起头,自然有人响应。
于是乎,大宋朝最盛大,最热闹的一场婚礼出现了。
钦天监选定了日子,过了大礼以后。
热热闹闹的婚礼展开了。
天麻麻亮的时候。
一盏盏火红火红的灯笼在汴京城燃起,红色笼罩了整个汴京城。
站在高处下望,就是一片灯笼海。
当第一声炮仗声响起的时候。
炮仗声就没停止过。
包拯在成千上万人的呼喊声中,骑着高头大马,穿着吉服出了门。
街道两旁围满了百姓。
包拯在汴京城游荡了一圈,直到天光放亮以后,才到了宫门口。
包拯入宫以后,天光彻底大亮。
汴京城的街道上曲曲折折的街道上,出现了一道又一道的红纱。
方出豪言的那位女大款,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说是铺设十里红妆,就铺设了十里红妆。
只是站在高处仔细看的话,那红妆遍布汴京城,远远超出了十里太多太多。
皇城头上。
赵祯和寇季并肩而立,赵祯盯着那布满了汴京城的红纱,嘴角抽搐着道:“是不是太夸张了?”
说到此处,赵祯回过头对寇季道:“朕说了十里,多一里朕都不买账。”
寇季摇头一笑,“臣确实依照官家的吩咐,准备了十里。”
赵祯眉头一挑,疑问道:“你的意思是,剩下的是百姓准备的?”
寇季笑着点点头。
赵祯难以置信的道:“百姓们为何会自愿拿出那么多红妆?总不可能是包拯和絮儿比朕还得人心吧?”
寇季失笑道:“官家说笑了。臣派人仔细去查过,其中有一些是包拯在刑部查旧案的时候,结下的情义,有一部分是大户,还有一些是商家。
在新律没有出现以前,商家最不受人待见,所以冤案也多。
包拯清查旧案,为他们翻案。
所以他们得知包拯要成婚的时候,特地前来报恩。
还有一些是存粹过来凑热闹的。”
赵祯深吸了一口气,道:“报恩的人没多少吧?”
寇季点头。
赵祯又道:“那凑热闹的人也太多了吧?朕想知道缘由。”
寇季叹了一口气,道:“自从臣和官家开始更改律法、更改官制起,汴京城一直处在一种压抑的气氛中。
如今汴京城改制已经落下帷幕,地方上正在推行。
汴京城压抑的气氛消散了不少。
百姓们需要凑一凑热闹,发泄一下心中的情感。
絮儿大婚,恰巧就出现在这个时候,官家此前又放了那么多传言。
百姓们被传言感动,释放出了心中的情感,才有了今日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