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四十二幕戏(第3/3页)
家人对昭夕素来放养,从小到大不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给够了她要的自由,在贝南新的事情上却开了口。
“你们不合适。”父母是过来人,看得比她明白,都这么对她说。
孟随更是让人查了贝南新的资料,摆在她面前。
“当过混混,打过群架,十七岁聚众斗殴被拘留,因为未成年才被放出来。偷过东西,恶意欠款,还曾经卷入赌博风波。”
“这种人,不分手,留着过年吗?”
昭夕却因年轻气盛,笃信那都是过去,若不是生活所迫,贝南新又怎么会被逼到那种地步?
年少轻狂,莫过于此。即便没有多深的感情,也因为少女情怀,把那份喜欢幻想成了海枯石烂的浪漫。
并且,旁人越是劝阻,她就越是坚持。
大概这就是中二少女的通病,昭夕十六七岁没有叛逆过,反倒在二十岁开头突然高举反叛精神的大旗,在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路上高歌猛进。
旁人眼里的黑历史,在她看来,反而成了贝南新的累累伤痕、英勇勋章。
他们唾弃,她却拿出一腔顾勇,还以为自己是试图拯救王子的英雄骑士。
她觉得自己在披荆斩棘,为了理想中的爱情不懈努力。
程又年听得入了神,安静许久,才追问:“后来呢?”
“后来热度太盛,网上爆出了我的背景,又开始铺天盖地地黑我。这些你大概听说过。”
“略有耳闻。”
“哈,同在电影学院的同学匿名接受采访,说我飞扬跋扈,在学校里横行霸道,抢夺他人的机会。说的有板有眼,像真的一样。”
“完全不认识的人也冒了出来,在论坛里、贴吧里,说是我的老熟人,说我从小就仗势欺人。”
“哦,最搞笑的是,好像这其中也有真的熟人,冒泡说我初中就开始作弊,全靠我哥搬出昭家的关系,才把事情摆平。”
“为此,我开始谨慎出行,和他见面也会千方百计避开媒体,怕连累他。只是静下心来之后,才发现之前和他去到哪里都被拍,好像过于巧合。”
“那段时间我们开始减少接触,他忙他的,我也自顾不暇。我倒也没指望他会帮我什么,毕竟论底气,他没我足。”
“仅有的几次见面里,他旁敲侧击问我当初《木兰》是不是因为昭家的资源才落到我头上的,还问我有没有适合他的资源可以推荐。”昭夕笑笑,“还提了不少次。那时候开始,我就发现了,他对我兴趣大概不仅仅因为我是昭夕,更因为我姓昭。”
“再后来,奶奶去世,临走前我在医院陪护了半个月,她一直在和我叹息如今的娱乐圈。因为政策,因为价值观,因为市场,很多东西都不再纯粹。”
“讲故事的人不再一心讲故事,拍戏的演员也不再甘心只做一名表演家。他们凡事讲究利益,把这一行变成了商业,变成了唯利是图的资本市场。”
“总之,我决定继续读研,转行做导演。”
程又年:“然后他就和你分手了?”
“没有。他并没有提出来,只是和我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昭夕笑笑,“起初我以为的他拍戏忙,刚好奶奶去世。我整个人清醒不少,也发觉我们似乎不太合适。”
最初的幻想过去后,才发现彼此的性格有多难融合。
“只是在我下定决心和他谈谈之前,他就爆出了新的绯闻。那时候他正在拍一个民国剧,和女主角做了剧组夫妻,被媒体拍到了。”
“因为铁证如山,照片上两人衣衫不整,所以完全没法辩驳。”
她出神地想着当时的一切,奇怪的是,那时候的愤怒和被背叛的痛苦,如今都变成了过眼云烟,不值一提。
再想起和陆向晚喝酒骂他的无数个夜晚,现在竟然觉得,啧,当时不懂事,怎么浪费这么多时间在无关紧要的人和事上?
有这功夫,都能多拍一部电影了啊。
昭夕笑笑,“如今想想,大概宣布分手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决定吧,应该是和经纪公司商量之后,为了保住形象,所以对外宣称两人正在交往。”
程又年反问:“那你呢?”
“我?”昭夕笑起来,眼神平静,甚至还俏皮地摊了摊手,“我单方面被分手了啊。消息是媒体告诉我的,以头条的方式。”
“他对外公布的?”
“嗯。我是在第二天看见新闻才知道,原来我们一个月前就已经分开,他的新恋情也是在那之后才开始的,最多是爱情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并不是劈腿。”
非常幼稚的一个故事。
如今想起来,除了在杀青宴上他替她挡酒那一段,其余的细节跟美好都扯不上什么关系。
昏黄落地灯下,她抬眼看着程又年。
“我的故事说完了。”
“所以,你的结论是?”
“仅有的经历告诉我,两个世界的人最好不要尝试。”她故作老成地叹口气,“试了也很容易失败。”
程又年问:“这算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吗?”
昭夕匪夷所思。
“你真的是九零后吗?怎么和我爷爷说话这么像啊。”
程又年不理会她的插科打诨,只坐在椅子上,好整以暇理了理衣角,脑中却在条理清晰地整理思路。
他思量片刻才开口问道:“昭夕,你知道什么叫科学吗?”
“?”
她疑惑地望着他。
他们不是在谈感情吗,怎么突然又扯到科学了?
“科学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反复论证,在失败中不断摸索,最后才能得到的客观事实。”
他前所未有的像个科学家,认真又严谨地站在她面前,对她解释。
“所以,只实践过一次的实验结果,根本不能称作结论。”
昭夕:“……”
她试探着询问:“所以——?”
“所以我认真且负责任地建议你,”程又年不徐不疾望进她眼里,“再试一次。换个实验对象,排除干扰因素,这一次,重新来过。”
还有一句没有说出口——
和我一起。
他在明亮的房间里,与她对视着,最后才说:“我不是贝南新,我是程又年。”
一字一顿,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