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中国父母真累(第2/4页)
女中学生的演员梦
刘夏经过华联大厦,三十层的建筑物顶上有一个人钟,半个深圳市都能听见大钟的浑厚沉稳的报时声。
刘夏看看钟,对了对表,面试两点三十分开始。
特区高层建筑数不胜数,但是雷同的可以说绝无仅有。刘夏老远就认出了那颇具特色的电视台大厦。到了门口,刘夏作了几个深呼吸,用纸巾扇着风,走进了正门。
一体正中的大厅接近正方形,墙上有面落地通顶的大镜子。刘夏走近它,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审视着,觉得完全可以“pass”了。大楼有一条长长螺旋型的楼梯从底层通到顶层。刘夏默默地看着这楼梯,心想:它可以带自己升入艺术殿堂吗?
刘夏上了三楼。三楼大厅已经挤满了人。现在的中学生,都知道抓住机遇、把握时机,他们早早等候在门口,迎接幸运之神的来临。参加面试的女孩明显地比男孩多,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看她们身上精致的发饰,漂亮的服装、高档的鞋子,很像是来参加时装表演的。
刘夏领过一张号码纸后静静坐了下来。并没有人过分地注意她。这里的孩子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出众。他们大都是不相识的,可都有相当的社交能力,在一起就嘻嘻哈哈。刘夏有些心虚了,默默地念着她的号码:107、107、107……刘夏打量着自己对面长凳上的几个人。你看,那个女孩子坐在长凳中间,正在照着镜子自我陶醉。旁边另一女孩子在背诵讲话稿:“导演……我会给影片增光添色的,几年以后,中国又一颗新星……“他们一个个都那么泰然自若,好像不是来考试,等待他们的只是一场轻松的谈话。刘夏感到自己处于明显的劣势,更紧张了。
“091。”门开了,有个声音传出,同时一位戴霹雳手套的小伙子叹气走了出来。不用问他考得怎样。只要看他那沉重的步伐与潇洒模样多么不相称,就可想而知他的结果。
“091”号的女孩子进去了。
刘夏把软软的身体靠在墙上。“不要紧张,要自信,嗯。自信。”刘夏拼命地自我疏导。这时,她听见导演问她:“你为什么想当演员?”
“因为在灵感与情感的世界里,她可以尽情地放纵舒展自己,体会各种人生,这样将极大地丰富一个人的生命。”刘夏老早就把答案想好了,这句话也不知道打哪儿来的。她觉得妙,就抄在一个小本子上,今天派上了用场。
“107。”门“砰”地响了一声。
刘夏一吓,才发现眼前根本没有什么导演,也根本没人问她“你为什么要当演员”一一一原来刚才在做白日梦。刘夏发现对面长凳上照镜子女孩、背讲稿女孩都不见了,换了一批新人。刘夏没想到这么快就轮到她,什么也来不及准备,就进去了。
“导演,我真是16岁啊,你信我了,我真是16岁,只是看起来……“一个男青年在央求。
“好了,不要再说了。……”
“导演,给我试多一次吧!”
“下一个,快!”导演不耐烦地挥挥手。
刘夏小心翼翼地走近,那个男青年至少十九二十岁了,一点也不像个学生,倒很像个社会上的烂仔。他也来,刘夏笑笑。
这考场是临时搭成的。前面是三位主考人,样子都很严肃。每人面前放着一个三棱形的牌子,上写他们的名字、职务:中间是导演,施君健;左边是导演助理;右边是副导演。后面是四位评考老师,相比之下他们和善多了。
刘夏半鞠躬:“大家好!我是107号。”
“你好,坐吧。”
刘夏坐下来,14只眼睛都盯着她,刘夏不自然起来,红着脸,端着肩。双腿摆正,两只手搭在腿上。
“什么名字?”
“刘夏。”
“好奇特的名字。今年多少岁?几年级?”
“16岁,高一了。在九中上学。”刘夏仍然红着脸,端着肩。几个评考员相互望了望。
“你会演戏吗?”
“可以算会吧。我有时在家里自编自演,自己感觉不错。”刘夏带着几分傻气非常认真地回答。
那些人好像喜欢上刘夏了,相互间看看,面容比先前又和善了许多,“你填张表吧。”
刘夏走上前去接过表格,心里想,怎么这么简单,与想像中的考试相差太远了,也不要演小品,也不问“你为什么想当演员。”
刘夏对“你为什么想当演员“这个问题的答案准备太充分了,太满意了,可惜导演不问。刘夏拿着表格,不动。
刘夏不像刚才那么紧张了。她问:“你们为什么不问我。为什么要来考演员?”
评考员们乐了:“为什么要问呢?”
“因为我把答案都想好了。你们就问我这个问题吧。”
“噢?你的答案是什么?”
“在灵感与情感的世界里,我可以尽情地放纵、舒展自己,可以体验各种人生,这样将极大地丰富我的生命。”刘夏一扬头,十分得意地说。
刘夏这一番文绉绉的话把所有的考官都给逗乐了:“哈哈。真是有意思。哈哈,这个小姑娘真有意思!”
“导演,导演!”门突然开了,守门人无可奈何地耸耸肩。这时有位妇人到了导演跟前。
“我来应征的。那妇人指指她身边的娃娃。“这是我儿子。”
“同志,我不明白一一一”导演被搞得稀里糊涂。
“导演,是这样的,我嘛就想演中学生家长,我儿子就演中学生弟弟什么的。”
在场的人都边晃头边笑。
可那妇人仍然一本正经地说:“虽然现在中学生大部分是独苗,可也有个别……”
导演笑得更厉害了:“哈哈!哈哈!”
刘夏被撇在一边。现在算怎么回事呢?
“导演,我呢?”刘夏问。
“噢,刘夏,回去等通知吧。”
刘夏出了考场,发现门口仍然排着一长队的人,见刘夏出来,就拢上去取经:“导演问你什么了?”
“你考上了吗?”
刘夏一概摇头,她没心情答复人家。
还未开拍已入戏
傍晚放学时分的街巷,身穿各种校服的学生跻身于“下班一族”浩大的队伍中。因为有了这些学生,有了这些少年人,整个街道都变得年青起来。一群学生热烈交谈着嘻嘻哈哈地从你身边一冲而过,一对小男女生若即若离地从你肩头擦过,街景充满青春气息。
《你好,青春》的施导演正发愁呢。来应征的中学生的胆量和才能是不可低估的,可他们的某些方式也是让导演。让剧组无法接受。不少中学生写信声明:“如果您不录取我,您会终生遗憾的,为中国影坛又少了一颗珍珠的明星而遗憾。”或者来电话:“导演,如果再不见您的录取通知书,请到南海里找我。导演接到达类电话、来信甚感优虑,一方面积极写回信,劝他们要以学业为重,一方面与他们学校、父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