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80后”文学提几个问题(第2/2页)

后来此词被广泛的作为1980年1月1日至198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群代名词,也由此出现了70后、90后等一些类似词汇。泛80后,有时也泛指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即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年轻一代。从时间的概念上讲是出生于1978年、1979年、1980年后的年轻一代。(网络资料整理)

其实这个概念作为代际差别的内涵是20世纪后期从西方引进的,一种是研究国际政治交往中领导人和外交官的政策、理念的代际差别。另一种是作为文化的内涵“代沟”。这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西方人提出,大概80年代在中国流行,20世纪90年代末由中国媒体、网络炒作起来的。西方的年轻人似乎没有中国那么明显的80后情结或潮流。

社会上、校园里的态度是区分、抬高或者贬低,态度不一。不过,从文化上说,的确不见得进步多少。何况进步似乎也不是衡量文化的标准尺度,现在的诗歌又比屈原李白杜甫他们进步多少呢?!其实现在的学生大多没有什么挑战权威的真本领,先生也没有刻板,只是做好自己。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做好自己,而不是标榜自己,中国和中国人才有大希望。

其九,80后是否即将成为过去?成为传统?传统有糟粕也有精华,无论是糟粕还是精华,都可能会遗留后世,有的消灭,有的延伸,有的发扬,有的停滞,有的变色,有的固守。

我并非一个保守主义者,虽然该保守时要保守,但我想很多文化遗产是影响至今的,不少思想是具有超时代性的。所谓传统,不等于过去,其实是贯穿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意识与精神河流,并没有一个完全脱离传统的现在,现在很快会成为传统,我们就活在传统之中,我们赋予传统以新的理解而非取代传统。

“五四”那一代人,他们的确在某些思想观念上与古代中国人有所差别,但是基本的文化精神又没有本质的差异。中国现代文化之所以不是西方现代文化,是因为它的特点是“现代”,核心是“中国”。实用理性、乐感文化、主体性的淡化与信仰的缺失都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精神。我们和古人在这些方面并无质的不同。按照艾略特的说法我们只能修改传统,不能取代,也取代不了传统。

其十,80后只看80后的作品吗?有的学生说因为不熟悉历史,只对80后文学感兴趣,只看80后的作品。我想一是,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借口或者诡辩。因为据此逻辑,我们不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甚至自己出生以前的所有文学。因为我们不熟悉那段历史。其实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熟悉、理解。二是,他对80后的历史就真的很熟悉?想来也是空话。照此逻辑,90后、00后或者之后所有年代出生的人,根本不必看80后的作品。三是,从此可以看出现在有的学生,懒惰,不想挑战,不想用功,以及狭隘,不想开阔视野。如果一个人只愿意知道自己出生后的东西,那是典型的文化狭隘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典型的鼠目寸光。想想我作为70年代出生的人,反而不太看70后写的作品。这种差异不是“代沟”,而是社会文化断裂的“鸿沟”。当然,我也有一些80后朋友是不看或者不喜欢80后作品的,因为“那绝大多数不是文学,只是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