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张勋和他的北洋 5.黎元洪的发迹史(第2/3页)

以上种种都说明了黎元洪这个人并不像历史书里写的那么无能,至于说他像小丑一样被革命军从床底下拎出来,被逼着当上都督,那就更荒唐了。黎元洪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人,而且一开始的时候,黎元洪是拒绝去北京当副总统的,他希望能继续留在武昌,因为武昌是他的根据地,最后是段祺瑞到武昌把黎元洪“绑”到了北京。而最有意思的是,孙中山先生和黎元洪虽然身为南京临时政府选出来的正副总统,但这两个人一生只见过两次面。

孙中山跟黎元洪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清朝的时候,当时黎元洪从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到了广东水师,在“广甲”号上当副轮机长。有一次,黎元洪手下的一个士兵生病了,他下船去请医生,结果请来了一位名叫孙逸仙的医生,也就是孙中山先生。这就是黎元洪和孙中山的第一次见面,非常富有戏剧性,他们一个是“广甲”号的副轮机长,一个是医生,谁也想不到,这两个人将来会成为正副总统。从第一次见面之后,两人再未见过面。后来两人被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临时正副总统,因为孙先生在南京,而黎元洪在武昌,两个人也没有见过面。后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后,黎元洪也去了北京,不过孙中山只去了一次北京,跟袁世凯见了一面之后就又回到了南方,一会儿护国,一会儿又护法、二次革命,等等。总之,孙中山和黎元洪就再也没有见过面。直到北洋政府最后的时候,当时已经是张作霖和冯玉祥控制北京政府了,才又致电邀请孙先生北上。于是一九二几年的时候,孙中山去北京,路过天津的时候,跟黎元洪见了第二次面。孙中山先生在北京去世后,黎元洪还在天津的家里设了灵堂,来祭奠孙先生,不过那时候黎元洪已经失势了。

黎元洪刚被选为副总统的时候,勉为其难地离开了他辛勤耕耘了十几年的武汉,结果他到了北京一看,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虽然美其名曰副总统,但其实就是光绪帝,而袁世凯则是慈禧太后。为什么这么说呢?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慈禧太后一直把光绪帝囚禁在南海瀛台。黎元洪在北京见到袁世凯之后,袁世凯也安排他住到了瀛台。黎元洪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了,非常善于审时度势,一看自己被安排到了瀛台,立即什么都明白了,所有的事都跟他没关系了,他就乖乖地在瀛台待着就行了。

于是,黎元洪就老老实实地在瀛台待着,什么事也不干,什么事也不管。结果有一天,突然来了一个人,对黎元洪说,洪宪帝制马上就要实行了,袁世凯要称帝了,他在全国只封了一位亲王,那就是你黎元洪,除了黎元洪之外,他人顶多就被封了个公,比如张勋等人。以袁世凯的立场来看,他封黎元洪为唯一的亲王,那是对黎元洪莫大的器重,但黎元洪可不这么认为。黎元洪的心思是相当缜密的,为人也是极为谨慎的,袁世凯把他弄到北京来,让他待在瀛台当摆设,他就毫无怨言地乖乖当摆设,但现在袁世凯要称帝了,让他去当亲王,这可就不行了。黎元洪很清楚,袁世凯称帝这件事是肯定要失败的,他可不想把自己跟袁世凯卷在一起,所以黎元洪坚决不肯接受这个亲王的头衔,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谁来敲门也不开,袁世凯派来的人已经把亲王的袍子和王冠都拿来了,黎元洪就是死活不开门。

为了让黎元洪就范,袁世凯派出了大量的说客,包括跟黎元洪一起参加武昌起义的孙武,也被派去游说黎元洪,都没用,黎元洪谁都不见,也不肯开门,坚决不肯成为袁世凯称帝的同谋。这样一来,黎元洪在全国人民心中博得了极好的印象。而且,黎元洪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像他一样以消极的态度反对袁世凯称帝的人太多了。段祺瑞也在这个时候离开了北京,冯国璋也待在南京不表态,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大大超出了袁世凯的预料,他没想到连段祺瑞和冯国璋都不支持自己。

然而就在袁世凯众叛亲离的时候,只有一个人还傻乎乎地支持袁世凯称帝,那个人就是奇葩张勋。张勋像跳梁小丑一样在徐州发通电,支持袁世凯称帝,最终,袁世凯大势已去,灰溜溜地下台了,不久之后一命呜呼。袁世凯死得是非常郁闷的,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苦心经营了这么多年的北洋系居然会背叛自己,一直被自己视为亲信的段祺瑞和冯国璋居然会不支持自己。袁世凯临死前拿出了一个匣子,匣子里面是他的遗嘱,遗嘱的主要内容就是在他死后接替他的人选。大家打开了匣子,发现袁世凯在遗嘱中列了三位继承人人选,排第一的是黎元洪,排第二的是徐世昌,排第三的是段祺瑞。

这份遗嘱真的太耐人寻味了,因为袁世凯最后还是想把自己的基业留给这些背叛了自己的人,而不是留给自己的儿子。当然了,袁世凯的几个儿子也的确太不争气了。在袁世凯打算称帝的时候,全国的报纸每天都在抨击袁世凯,结果袁世凯的儿子为了将来能当太子,居然自己编了一份报纸,在上面讴歌袁世凯,然后把这报纸拿给袁世凯看,说父亲你看,大家都在劝进。袁世凯完全对这份假报纸信以为真,以为全国人民都热切拥护自己称帝。直到后来有一天,袁世凯的女儿的女仆上街去买油炸蚕豆,袁世凯的女儿一看包蚕豆的报纸,才发现全国都在骂袁世凯,袁世凯这才知道,自己居然被自己的儿子给骗了。总之,袁世凯一世英名全都毁于一旦。但在最后,这位一生雄才大略的政治家还是良心发现,没有把这个国家留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留给了黎元洪和段祺瑞等人,因为袁世凯相信这些人能把这个国家管理好。

在当时的北洋整个系统里,除了袁世凯之外,地位第二高的人就是徐世昌,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徐世昌的地位比袁世凯还要高。徐世昌曾经是翰林,后来投笔从戎,到小站去投奔了袁世凯。大家都知道,小站里都是一群草莽出身的丘八,连袁世凯自己也不是科举出身,所以是翰林出身的徐世昌一手帮助袁世凯,一起把持整个北洋系统,袁世凯管武,徐世昌管文。后来清朝倒行逆施的时候,袁世凯失势了,被贬回了河南彰德(安阳)渲上村,而徐世昌依然稳坐副大学士的位置,相当于副宰相,是汉人里面最高的官阶,比袁世凯的官位还要高。

除了徐世昌,北洋系里地位最高的人就是段祺瑞了。段祺瑞担任北洋武备学堂的教育长,北洋后来的所有军校的校长和教务长也都是段祺瑞,他在北洋系里门生满天下,非常有威望。所以,在袁世凯死后,最有资格和能力接手北洋系的人就是段祺瑞,冯国璋和王士珍都接不了。但袁世凯既没有把自己的儿子排在继承人名单里,也没有优先在北洋系里选择继承人,而是把一直跟他作对的黎元洪排在了第一位,因为黎元洪确实是很有才干的,所以袁世凯的这份遗嘱还是非常理性和靠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