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禅让 2.华夏第一帝国的覆灭(第2/4页)

皇帝听完后微微颔首,心想是这么个道理,因为我爷爷司马懿就已经奠定晋朝根基了,晋朝理所当然应是从我爷爷开始的。没想到晋朝的史官相当铁骨铮铮,毫不畏惧地跟皇帝谏言说,如果从您爷爷开始算,那咱们这个王朝就相当于篡权得来的了,因为您爷爷那时候,曹魏还有年号呢,您是用曹魏的年号,还是自己创立一套年号?如果您自己发明一套年号,不就是否定了前朝的存在吗?身为一名史官,我不能这么记录历史,我必须记录当时的真正年号,这样的国史才有价值。我建议将您登坛接受禅让的那一天,作为晋朝的纪元元年,您是晋朝的第一个皇帝,我们的历史也从元年开始记录,从那之前的依然还是曹魏。

听完史官的话,其他官员都吓傻了,心说这为史官的胆子太大了,居然让皇帝把自己的爷爷和爸爸的存在都否定了。没想到皇帝居然同意了,说史官说得很有道理,就按他说的办,我们晋朝就从我禅让登基的那一天开始,我爷爷、爸爸和叔叔他们,只给他们追封一个帝号就可以了,就不用给他们年号了。

所以大家现在回头看魏晋的国史,都是按皇帝禅让的那一天开始的,当然这些国史的正本都失传了,但能找到大量抄录的片段。然而,这两朝也就是禅让史上最后的名士之风了。

魏晋之后是南北朝。南朝这边,由于整个天下不都是它的,而且还一直处于弱势,虽然偶尔出现个祖逖北伐、淝水之战、萧道成、梁武帝等,但其实都没有形成太大的气候,在禅让这件事上也做得越来越恶劣了,甚至开始在一整套的禅让流程里,加了最极端的一项——杀前朝皇帝,这个先例一开,禅让制度就慢慢走向了不归路。因为一旦你开始杀前朝皇帝,以后所有的禅让,就再没有谦谦礼让了,所有人面临的都是你死我活,为了保住王位,所有人都要赴死一搏,因为失败就意味着死亡。

但南朝也有南朝的苦衷,它不杀前朝的皇帝也不行,之前的曹家和司马家,在篡位前就几乎掌握了天下所有的权力,根本不用杀前朝皇帝,好好养着还能让后人传诵自己的美名。而到了宋、齐、梁、陈的时候,一是北方有强敌,二是自己不稳固,所以只要禅让结束,多则几个月,少的一天都不到,就把前朝皇帝杀了。而且禅让制有一个很明显的漏洞,当你是皇帝的时候,我杀了你,我就是弑君,但现在我是皇帝,你只是我封的一个臣子,我杀你就是天经地义了。当然并没有人公开杀前朝皇帝的,都是暗中动手,比如投毒,或者活活饿死,等等。

除了杀前朝皇帝,第二个恶劣的先例也开始了,那就是书写本朝国史的时候,不再以禅让这一天作为本朝的开端,也不再使用前朝的年号了。如果继续沿用前朝的年号,那么整个帝国就有了延续性,一个个的朝代顺次传承下来,大英帝国和罗马帝国都是如此。可到了宋齐梁陈的时候,不再从禅让开始记录国史,而是从皇帝的爸爸开始算,既然已经追封了皇帝的爸爸为什么帝、什么祖、什么宗。总而言之,从此之后的新王朝就越来越不像话。

其实所有的大帝国到了晚期,都是如此,越衰落越不像话,越不像话越胡来,越胡来就越衰落。等到了陈的时候,所谓的礼义道德已经荡然无存,直接拿自己家的姓当朝代名字了。在中国历史上,从夏商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来没有像陈这么没有廉耻的,因为中国自古以来都要遵守古理,比如前面的朝代叫宋、齐、梁,那是因为以前就有。到了陈,开国皇帝名叫陈霸先,这名字听起来就带有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他先当了政,自立为帝,也不用费心思想什么名字,干脆直接就用自己的姓,将新朝代命名为大陈。延续了800多年的华夏第一帝国,就在陈朝彻底灭亡了。

华夏第一帝国跟罗马帝国有很多相像的地方,其实最像的就是都没有科举制度,普通老百姓没有上升的阶梯,所以权力都掌握在贵族和皇帝手中,皇帝没有绝对的权力,叫作“皇帝跟贵族共治”。整个华夏第一帝国从汉朝开始到大陈灭亡,只有极少数的皇帝拥有绝对的权力,比如汉武帝。而且这期间的皇帝也没有拿手下的大臣当奴才,因为他是皇帝,不是奴隶主,甚至也没有把三公和卿相们当作雇员,一切都还是非常清楚的,田亩税由贵族和大臣们来支配,而盐铁山林渔工商的税收归朝廷和皇帝支配。所以整个第一帝国的皇权还不是那么专制,而是跟贵族共治。

汉朝的时候封了王,后来闹出了“七王之乱”,后来就不搞这种封建分封了,而是氏族大家共治。为什么呢?因为汉朝开始用察举制来选拔官员。察举是什么意思?“察”就是上边派下来一个巡视组,东看看西看看,最后挑选出一个人,说这个人不错,让他当官吧;“举”就是从下往上进行推举,比如有人说,我们这里有一个大德之人王莽,这个人因为有德行,把自己的儿子都逼死了,我们推举他来当官。听起来,察举制是一种非常公平的选拔方式,事实上并非如此。首先,由谁来举?普通的农民和老百姓肯定不行,他们连字都不会写。其次,被挑选出来的人又是谁?肯定主要是从选官家的亲戚和朋友里先挑。

一来二去,被选拔为官的人都是那几个大家族的亲戚和朋友,逐渐就出现了世家豪门,虽然选拔上去的官爵不能世袭,但事实上基本就是世袭的性质。因为到了我儿子那一辈,还是要实行察举制,所有当官的都是我家的亲戚和朋友,选来选去还是会选我儿子。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国时期的袁绍家,四世三公,意思就是他们家世世代代都是三公。

从法理上来讲,察举制追求的是“世家及身而终,贵族世袭亡替”,然而实际操作中,世家大族说,虽然我及身而终,但我儿子还是可以通过合法的选拔接替我的位置,我孙子也是如此。来来回回,实际掌权的都还是这些大家族的子孙。

这样一来,整个国家就会越来越腐败,因为老百姓没有上升的阶梯。春秋战国时期就相对好很多,“布衣立谈成卿相”,还有“士”这个阶层,但到了华夏第一帝国就没有了。所谓的“华夏第一帝国”,其实是可以称为封建帝国的,贵族与皇帝共治。罗马也差不多,皇帝跟元老院共同掌权,跟各种各样的将领和封疆大吏共同掌权。没办法,罗马实在是太大了。但它也有过一段美好的时期,皇权的轮替很接近我们的禅让制,但罗马的皇帝不是活着的时候让位给别人,而是许诺说,虽然你不是我的亲儿子,但你有才华、名声或军功,所以我认你当干儿子,等我死后把皇位让给你。罗马的这段黄金时代叫作“五贤王时代”或者“五贤帝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