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个人的小问题,人类的大问题(第3/5页)

不过,包括美国物理学家保罗•拉维奥莱特(Paul LaViolette)在内的一些科学家则认为,有时被称为“银河灯塔”的灯塔将来某天会建起来,告知银河系中的生命,他们并非银河系中唯一的存在。夏威夷大学(University of Hawaii)的约翰•勒恩德(John Learned)提议把“造父变星”11(Cepheid Variable Star)(它是各种变星中最亮的一种,其亮度会随着时间呈周期性变化)作为一种灯塔。他指出,通过操纵它们的脉动周期(这有点像摩尔斯电码12[Morse Code]),变星就能向宇宙空间播送信息,外星文明很有可能会接收到这种信息。他还列出了理论模式大纲,说明如何编写这种信息。虽然我们目前尚缺乏资源和技术来实现这种信息的传播,但未来数代很可能会取得进展——或许,外星文明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取得了进展。

“银河灯塔”理念最初是由托马斯•戈尔德(Thomas Gold)于1968年6月提出的。随后的10年由保罗•拉维奥莱特积极推广。他在著作《银河系对话:外星人给我们的信息》(The Talk of the Galaxy:An ET Message For Us)中指出,在我们已经发现的脉冲星中,有些实际上已经被外星智慧生命修改过了。因此,无线电天文望远镜正在接收一些外星信息,不过我们拒绝接受这样的信息。

1974年,人们发现了毫秒脉冲星“PSR 1053+29”。在这之后,全世界开始关注外星智慧生命创造了脉冲星这个观点。之所以提出是外星生命创造了脉冲星,是因为其异常恒定的脉冲率。脉冲星也未表现出任何减慢的迹象,这也就意味着,它的行为同“正常脉冲星”的行为并不相同。遗憾的是,在接下来的数年里所观察到的这种特定脉冲星表明,它实际上正在减速,只是它的减速极不明显。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它是否可能就是外星信号。自那时起,人们已经识别出了12个以上的脉冲星。科学家们仍继续质疑这些是否就是银河灯塔。不过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无论多么奇怪,我们面对的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

“银河灯塔”的最佳候选者就是毫秒脉冲星“PSR 1937+21”。它是天空中最快的脉冲星之一,每秒钟闪烁642次,并且有非常稳定的脉动期。实际上,就其精确度而言,灯塔超过了顶级的原子钟。所谓的“毫秒脉冲星”也是独一无二的。在已知的两个释放巨脉冲的脉冲星中,它就是其中之一,它成为了天空中最亮的脉冲星,因此轻而易举就能识别它。终究,我们识别出了它。我们目前存在的唯一问题就是,它的脉动期是人为创造的呢,还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这一问题通常把人们分成了两大阵营。

拉维奥莱特在《银河系对话:外星人给我们的信息》一书中指出:“如果外星文明企图同我们取得联系,通过做‘一些非自然而然产生的事情’来区分他们传送的信息,那脉冲信号必定是最接近这个标准的。”但除了用作交流之外,他也指出,脉冲星也是宇宙航行的理想选择,因为它们提供了一种方式,宇宙飞船借助这种方式就能通过三角测量来确定自己的位置。总而言之,脉冲星响应了太空通道这个想象网络。萨根创造了这种太空通道,旨在让《接触》中的互联维度旅行成为现实。

4.我们并非唯一的存在?

远古外星人理论提出,我们不应仅仅局限于探索太空深处,努力找到能够建立的联系,我们还应该考虑到那样的联系或许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建立起来了,这种接触的物证或其它痕迹,在地球上仍可见或者依然存在。

进化论提出我们是宇宙的极致。科学很快就想当然地认为我们就是文明的极致。同之前的时代相比,我们把当今的世界看作独一无二的,但我们每天的存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古罗马人(Romans)在某些街道设立单行道来应对交通高峰期。

◆庞培古城13(Pompeii)设有挥手示意的交通警察来应对交通堵塞。

◆古巴比伦14(Babylon)早在2500年前就有了街道。

◆尼尼微15(Nineveh)有着“禁止停车”的标识牌。

◆安条克16(Antioch)的街道上设有路灯。

◆阿兹特克人17(Aztecs)在道路表面铺上永久的彩色带,把两条交通主干道分开。

就当今的技术标准而言,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阿波罗号(Apollo)航天舱是非常基础的技术产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用来把人类送上月球的计算机,远远次于当今普通的笔记本电脑。实际上,月球登陆所表明的就是,月球之旅相对而言较容易——假设我们正确理解了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并且有了摆脱地球万有引力的方法。无论我们是研究古埃及文明还是玛雅文明,我们总是发现这些古人掌握了远远超越他们需求的大量天文学知识——实际上,是远远超越我们需求的天文知识,这难道不令人感兴趣吗?我们即刻就认识到了太空旅行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科学家们直到几十年前仍把他们称为原始社会。然而正是他们所谓的原始社会实现了太空旅行。

这些社会根本就不是原始的,这是埃利希•冯•丹尼肯在1968年向全世界传达的信息。他的宣传媒介并非无线电天文望远镜,而是一本名为《众神之车》的著作。虽然冯•丹尼肯推广了这个话题,但并不是他创造了这个主题。这些未来科学的先锋人物实际上是一些俄罗斯人。尼古拉斯•李宁(Nicholas Rynin)(1877-1942)于1901年毕业于“圣彼得堡皇家通信学院”(Imperial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of St.Petersburg)。在俄国革命之后,他创作了一部长达3卷的著作,名为《星际接触》(Interplanetary Contacts)。此书被誉为有关火箭技术和宇宙航行的历史和理论的第一部百科全书。较不为人所熟知的是,他在书中分析了有关空气和宇宙飞船的古代传说,从古希腊的伊卡罗斯18(Icarus)传说到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Mahabharata)等。他还分析了儒勒•凡尔纳19(Jules Verne)的小说《从地球到月球》(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发现该小说的前提是满足不了的。但在他看来,远古传说的科学是很可能存在的。

扬科夫•别莱利曼(Yakov Perelman)于1915年出版了《星际旅行》(Interplanetary Journeys)。这本书实际上是第一本关于宇宙航行科学和技术的著作。尼古拉斯•李宁继承了扬科夫•别莱利曼的事业。别莱利曼比西欧早几年向俄罗斯的读者们宣传了火箭和宇宙航行的观念,这促使苏联于1961年把第一个人类送进了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