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靖华(第2/2页)

他又喷了一口烟,停顿了一下,用说故事的口气,从容不迫地一边回忆,一边说起来:

“有一次,我随随便便地穿着平常这一身,到一个相当讲究的饭店,访一个外国朋友。饭店的门丁把我浑身上下一打量,直截了当地说:

‘走后门去!’

“这样饭店的‘后门’,通常只运东西或‘下等人’走的。我只得绕了一个圈子,从后门进去,到了电梯踉前,开电梯的把我浑身上下一打量,连手都懒得抬,用脑袋向楼梯摆了一下,直截了当当地说:‘走楼梯上去!’

“我只得一层又一层地走上去。会见了朋友,聊过一阵天,告辞了。”

“据说这位外国朋友住在这里,有一种惯例:从来送客,只到自己房门为止,不越雷池一步。这一点,饭店的门丁、开电梯的,以及勤杂人员,都司空见惯了。不料这次可破例了。这位外国人不但非常亲切而恭敬地把我送出房门,送上电梯,陪我下了电梯,一直送到正门口,恭敬而亲切地握手言别,而且望着我的背影,目送着我远去之后,才转身回去。刚才不让我走正门的门丁和让我步行上楼的开电梯的人,都满怀疑惧地闭在闷葫芦中……。”

他喷了一口烟,最后说:

“这样社会,古今中外,易地则皆然。可见穿着也不能等闲视之呀。”

□读书人语

浏览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杨朔散文,欣赏过感怀长歌直抒胸臆的刘白羽散文,再来瞧一瞧这篇有关“穿着细事”的文章,一定会觉得别有一番风味。

这里,构思并不精巧,情绪并不激昂,只是平平淡淡,娓娓道来,带一点点酸甜冷暖自知的关于往事的感慨和反讽,却使人觉得如此亲切自然,朴素浑成。“当年”关于“穿着细事”的种种讲究,种种不成文戒律,经曹公拉家常一般平易近人的叙述,显得畸形、滑稽;然而,若只是人情势利,倒是大不了受些莫须有之气,在政治斗争的白色恐怖中,穿着不慎,却足以招祸,危及身家性命!于是又滑稽不起来,不由也像鲁迅先生和作者那样叹曰:穿着细事,当年实不可等闲视之呵! 【林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