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明清之际的战争与武术世界的动荡(1600年—1644年)(第2/5页)

对于明帝国来说,“大金”这个国号大概不会唤起太美好的回忆,尤其是在和女真人联系在一起时。不过只有在努尔哈赤于1618年主动攻陷辽东的抚顺之后,帝国才做出反应。在1619年,一支约十万人的明军被派遣去平定这个边境之外的麻烦,但却全军覆没,使整个帝国为之震惊。此后,经过一连串的军事灾难,到了1626年,整个辽东以及部分辽西都落入努尔哈赤政权的掌握。

在后金崛起之前,山海关以东地区已经有大量汉族人口居住,最初是作为明朝的军事卫所,逐渐建立出城市和商业。虽然武术世界的繁盛无法与内地相比,但也产生出了万马庄、青龙门、快刀门、卧虎沟、金顶门等主要门派。207当后金的叛乱开始后,大约一百万汉人落入努尔哈赤之手,其中很大一部分自由民沦为女真人的奴隶。这激起了汉人的反抗。在1625年,汉族居民在关东各大门派的领导下发动反满暴动,但由于组织不善而在后金军队的围剿下失败,许多门派也都覆灭。208此后很长时间内,唯一的抵抗基地是在后金与朝鲜之间的皮岛,此地由明朝将领毛文龙驻守,许多辽东的武术家都前去协助他。

1626年2月,努尔哈赤向明朝的边城宁远进攻,但却遭遇了自己一生中最大的失败。明朝的守将袁崇焕在宁远装备了从澳门进口的葡萄牙火炮,向对这种武器一无所知的满洲骑兵开炮,后金军队蒙受了巨大的伤亡,努尔哈赤本人据说也被击伤,在当年9月死去了。他的儿子皇太极继承了他的汗位。

为了给父亲复仇,皇太极在1627年发动了宁远‐锦州战役,不过在袁崇焕的坚守下再度以失败告终。此时袁崇焕的声望上升到了顶点。新登基的明思宗朱由检(1627年—1644年在位)赋予他以辽东战场的总指挥权,他也向皇帝保证,会在五年内收复辽东的土地。袁崇焕筹划以堡垒防御体系缓慢推进,将后金围困致死。但在此过程中,袁崇焕越来越发现毛文龙的皮岛是他的障碍,这一独立的军事单位不仅不听命于他,而且还有和后金相互串通的嫌疑。在1629年7月袁崇焕以思宗的名义处死了毛文龙,将皮岛占为己有。许多忠于毛文龙的武术家愤然出走,他们后来成为渤海上的海盗,创立了所谓的渤海派。

即使除去了毛文龙,袁崇焕的计划也未能成功。毛文龙死后不久,在1629年10月,皇太极设法绕过了他的防线,带领八旗军从蒙古地区突破燕山,直抵北京城下。后金军队的突然出现令明朝政府感到了恐慌:本来满洲人还只被认为是遥远的边境问题,而现在他们出现在帝国的核心。袁崇焕率军救援首都,在北京城外挡住了皇太极的进攻,后者在蹂躏北京周边后及时撤退。但袁崇焕再也没有重获皇帝的信任。思宗认定后金军队能够顺利入关,与他的通敌行为有关。袁崇焕随后被逮捕,并于1630年秋以极度残酷的刑罚被处死,据说北京居民曾吃他的肉来泄愤。209

袁崇焕的家人都和他一起被处死,但他的忠实部下设法营救了他的幼子袁承志,并组建了一个秘密的反对党“山宗”。这一秘密集团和许多武术世界势力相联系,并深刻影响了明朝最后十多年的政局和武术世界局势。凭借山宗的关系,袁承志被送到华山,成为武术大师穆人清的最后一个门徒。

在袁崇焕死后,皇太极将目标转向了对蒙古的征服,从1632年开始,皇太极向成吉思汗的子孙、蒙古的最后一个大汗林丹发起攻击。两年后,林丹汗在战败后死去,内蒙古地区基本被后金征服。在臣服了蒙古人后,皇太极在1636年进一步宣布自己为皇帝,将“大清”作为新政权的国号,将女真各部落统一称为“满洲”,并组建了仿效明朝的官制。这一僭越的行径表明,皇太极不会只满足于辽东的土地,其最终目标是征服整个中国本部。

1637年,明朝在辽东最后的据点皮岛被满洲人所攻占。第一个登岛的是27岁的青年将领鳌拜(1610年—1669年),据说明军将士没有人可以抵挡他的进攻。鳌拜因此被赐予“巴图鲁(Baturu)”的称号,意为勇士。他是满洲人中第一个重要的武术家,据说也建立了满洲的武术流派黑龙门。因此,皇太极在扫除了后方一切障碍后,可以放手和明帝国进行最终的较量。

李自成与华山派的活动

觊觎中国皇帝宝座的并非只有皇太极一个人。同一时期,在陕西出现了另一位大有希望的挑战者——“闯王(Dashing King)”李自成(1606年—?)。他本来是米脂县驿站的工作人员,有相当的武术造诣,因为政府的财政紧张而被裁员,此后他为了生计投入盗匪活动中,在1629年左右参加了反明起义,并很快成为一个重要首领。

从17世纪20年代起,旱灾和饥荒开始蹂躏中国西北部。另外,为了应付辽东战争所带来的财政紧张,政府开始加派“辽饷”,令农民越来越无法负担。绝望的民众纷纷投身为盗匪,对尚完好的农业区进行劫掠,而这导致了更多灾民的出现,这种滚雪球的效应成为推动明帝国内部崩溃的主要动力。在1630年后,陕西各地出现了足以攻城略地的盗匪集团,特别是自称“闯王”的高迎祥尤其强大,李自成成为了他一名部将,他的另一名知名将领是延安人张献忠(1606年—1647年)。帝国设法围剿,但归于失败,从1633年起,起义军像潮水一样涌入北方其他省份。在1635年,高迎祥的军队攻陷河南荥阳,在那里召开了北方十三支起义军的联合大会,达到了反明运动的高潮。但第二年,高迎祥被政府军所击败,他本人被活捉后处死。“闯王”的头衔于是被李自成所继承。而张献忠则与之分裂,向南方发展。

在源于陕西的叛乱活动中有华山派的深度参与,其掌门人穆人清痛恨明朝晚期的腐败,因而全力地支持李自成的军队。在起义以来的数次危机中,或许正是穆人清拯救了李自成。从1638到1640年,李自成的队伍陷入低谷,躲在陕西和四川之间的深山中奄奄一息。也正是穆人清加以庇护,而他的大弟子黄真也在李自成的军队中担任教头。在穆人清看来,经过近三百年的统治后,明朝已经不再拥有上天的眷顾,它的灭亡即将到来,李自成将注定成为下一个王朝的开创者。穆人清打算效仿三个世纪前的张三丰,要扶植一个新王朝的诞生。

1642年之后,随着李自成在华北不断攻城略地,穆人清和黄真也开始发动整个武术世界加以策应,并亲自为李自成督办军饷。穆人清如此投入的另一个原因是希望李自成尽早建国,以抵御辽东日益严峻的满洲威胁。穆人清认为李自成可以建立一个和平的盛世,但满洲的入侵则会将中国拖入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