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衡量价值的必要性(第3/5页)

“当时我只想做一个好父亲,这种想法持续了很久。”他解释道,“我无法放下我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当然,离开鲍勃斯特集团让我的荷包空瘪了不少,但这样我才有机会多陪陪孩子们,从孩子们那儿获得的感情互动让我觉得一切都值得。有钱是好事,我们当时的确过得很拮据,但是一旦跨过了满足‘基本需求’和填满‘欲望’之沟的那道坎儿,能多陪陪孩子的价值在我这儿就压倒了一切。”

你有没有注意到,霍华德在分配他的时间和精力时,用了“价值”这个词?这是他精心挑选的一个词,因为他早就意识到在生活中,我们做出选择时,是要付出代价的,而衡量我们这么做到底值不值的唯一方法,就是比较不同选择对于我们个人的价值。

歌手露西·凯普兰斯曾在她的一首歌《当一天结束》中这样唱道:

“这到底值多少?你又付出了多少?当一天过去时,你可曾悔恨?”

对我来说,这句歌词虽然简单却意义重大:眼前我们欠缺考虑的决定是否在将来让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一天结束”之后我们再回头看看,我们的这种投入是否值得。这样看来,凯普兰斯的歌词恰当地解读了霍华德“从终点开始”重新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的理念。

霍华德关于生活平衡分配的定义就是永远别用空你的能量补给,强调了在顾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时为选择付出的代价(对能量的消耗)与个人平衡能力之间的直接关系。这就是为什么霍华德经常提醒我:“别忘了经常问问自己动手榨果汁值不值。你为选择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否物有所值?”

这种果汁论又是霍华德式的特色比喻,果汁一定要现榨吗?实际传达了两个意思。首先,确定你在为一件事投入时间精力后会有什么回报,还有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其次,假设这个产品真的值得你投入,那就把目标定得更远一些。因为你对第一个问题的回复可能是:“通过努力我收获了一加仑(约为3.78升)的葡萄,但我要把它们榨成果汁,因为我很渴,我只想喝鲜榨果汁。”对第二个问题的回复可能是:“我喜欢喝橙汁,一杯就足够了。”在这种情况下,霍华德会说,三思而后行可以避免走弯路!

现实中有很多把鲜榨果汁的比喻付诸实践的方式。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充分考虑成本及价值是否与你野心勃勃的目标成正比。比如:“在我三十五岁时成为公司的合伙人会让我付出什么成本?要是事不遂人愿,我的这个目标只能在四十五岁时实现,我又该怎么确定这个成本呢?我在追求什么利益呢?在三十五岁或四十五岁时达成了目标的我又会有什么更新更长远的目标呢?”

在追求个人目标时类似的问题总是会反复出现。比如有人在赢得竞争激烈的教堂执事工作之后突然放弃了,或是长年投身于国标舞的训练却突然中途退出了。这些人在事业、家庭、金钱方面的投入,与他们未来将收获的满意度会是等价的吗?

“不要因为害怕了解真相,就不去问问题。”霍华德总是说,“坐下来,对自己说‘现在就我们俩了,让我们彼此坦诚一些吧。’我可以保证你感情精力的投入是绝对值得的。”

* * *

“今天的问题是:‘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所做的明智选择是有成本的,对于这成本你怎么看?你可以坦然处之吗?’”霍华德站在教室讲台前,假装对着一屋子的学生讲课。其实早在一小时前就下课了,这是霍华德在所有学生离开教室后开的一个玩笑,现在这屋里除了他就是我了。其实这项课程是霍华德推出的一项题为“在人生框架下构建你的事业”的综合课程,不用想也知道这是商业学院的一门新型创意课程。比起在刮着西北风的校园里边散步边探讨,教室里无疑要舒服得多,更适合我们继续探讨刚才课堂上关于高效创收和平衡选择的话题。

“你知道的,艾瑞克,做一些选择很简单,即便成本和由此引发的后果难以想象。做另一些选择则很难,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有着相似的价值,或好或坏。还有些选择……”霍华德露出了尤达大师一般调皮的笑容,“是因为我们没认真做功课,所以才让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做功课?”

“你懂的。”他回答说,“权衡利弊,做出最佳选择就像是代数考试中的解方程。做正确选择特有的公式,只要你认真做过功课就肯定会觉得易如反掌。”霍华德从前是一个数学家。

“好吧,给我布置‘作业’吧,斯蒂文森教授。”

霍华德抓起一支蓝色记号笔开始在白板上涂画起来。“学海无涯,包罗万象啊,这个道理你一定懂。最重要也是需要你不断更新的任务,就是要把你的精神遗产观,你最重视的个人维度当作你做某个特定选择的前提。”

“因为,如果你只想要一杯橙汁,为什么还要花时间榨一加仑的葡萄汁。”我插话道。

“老天爷,看来这些年来没白教你!”他大笑起来,指着白板上画的图形说,“一盎司(约28.35克)黄金和一盎司的铅拥有同等重量,但它们的内在价值却并不同等。同样,花上一小时和你女儿谈心的价值绝对和与朋友打一小时篮球的价值不同。同理,花上一小时准备职业技能考试的价值也与参加一小时的义工活动或重新油漆车库不一样。”

“是商品市场决定了黄金、铅与铀的不同价值。”我提出来,“而如何确定你自己的一小时时间的价值则完全由你自己决定。”

“再给第三排的这位先生加一分。”他打趣道,“你为合理分配时间所做的任何选择都应与你的精神遗产观相契合,这就是选择的内在价值。但是正如我们说过的,最艰难的选择通常都出现在那些表面看起来价值类似又决定了你未来走向的选择上。这就是为什么要提前做好功课,这有助于我们认清做每个选择时要付出的代价,并由此分析出其潜在的短期价值或长期价值。”

霍华德转向白板,补充了一系列关于选择的命题。我静静地坐着,看着他辛勤地工作,突然觉得跟着他的思路思考那些由他提出的命题,看他用精妙的表达方式将他的思想写在白板上,并能定期对这些内容进行巩固,是一个多么美妙的过程。过了大约十分钟之后,他盖上笔盖,坐下来,这样我们都能看清楚他所写的内容:五个命题,每个都展开了一段简洁的分析。然后他带我走进了这些理论。

第一个命题是“区别需求与欲求”。我们曾经不止一次讨论过“需求”在我们生活中与“欲求”并驾齐驱,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需求,并为欲求分配合理的时间和精力。霍华德解释道:“大致来讲,满足需求比满足欲求的内在价值要稍高一些,有的时候选择到底涉及需求还是欲求很明显。对我而言,定期抽出时间来给你充电就是一种需求,但去大溪地(南太平洋上的海岛旅游胜地)花上四周时间度假就是一种欲求。辛勤工作是为了让自己有地方可住这是一种需求,但两班倒地拼命挣钱买这个区最大的房子就是一种欲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