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后记(第2/2页)

这种真诚与用心正是《生活手帖》能够立足于更迭不断的日本出版业,始终魅力不减的根源所在。

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松浦对《生活手帖》做了什么改变,不如说是他把从花森安治时期就确立的优势和理念再一次打磨。

严于律己的人,才有资格享受生活

尽管身兼数职,事务繁杂,松浦却始终恪守着清教徒般规律的生活。

早上五点起床,跑个马拉松,晚上五点半结束工作,七点和家人一起用餐,十点准时睡觉。经年如此。

三个人以上的聚会,他尽可能不参加。

派对之类的活动一概婉拒,酒约和饭局之类的邀请,也同样谢绝回避。

他喜欢和朋友相聚,但每个月只安排一到两次见朋友的时间。

他最爱的食物是咖喱饭,但每年规定自己只能吃三次。

这种高度的自律和克制,让他更期待和享受每一次身处其中的过程。

“严于律己的人,才有资格享受生活”,松浦先生的这句话,足以诠释他的整个生活美学观。

当然,他不仅这么要求自己,也规定《生活手帖》社的员工每天下午五点半都要下班,去寻找美食、发现生活的趣味,在松浦看来,培养足以影响一生的工作品味,要比在例行公事上花费数小时来得重要多了,“如果只有工作和睡觉,好的创意不会出来”。

孤独的美学

“孤独”是松浦的“生活美学”里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在很多人眼里,这个词带有负面含义。但松浦却不这么看,他认为在孤独面前,人人平等。能够接受孤独的现实,才是“能够自立独行的一个大写的人”,才能真正读懂他人的心。

他在一次访谈中曾提到自己的经历带给他思维上的转变:“我因为旅行以及其他事,变得孤零零时,逐渐意识到能够对他人的心意、对很多事情心怀感激也是一种自立。通过让别人接受孤独的自己,可以和他人相连,也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要理解他人是困难的,理解自己则更不容易,但也更重要。他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著名言论:人的一生中有两个生日,一个是自己诞生的日子,一个是真正理解自己的日子。

因此松浦无比珍视独处的时间,“独处的时间就是思考的时间,就是自己找答案”。

他在书中写道:不管面对他人时再怎么强势,面对自己时却很怯弱,这就是人。只有正视自己的孤独与脆弱,才是获得强大内心的途径。

作为松浦的编辑,我很荣幸在自己的编辑生涯里遇到松浦先生这样一个贵人。他的美学理念看似简单却充满洞见;他的文字朴实真挚,如他本人一般亲切真诚,没有丝毫说教的意味。

读他的文字,你会发现他并不试图要改变你,更没有充当权威或导师的野心,他只是在以一种交流的姿态,和你分享着他对生活的洞察、对人生的思考。

但你若问我松浦先生是否改变了我,我会诚实地点头。

至于说他的生活美学观对我的影响有多大,我想我会这么回答你:

当我遭遇困境、面对抉择的时刻,我会问自己:如果是松浦先生,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