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村庄 十二 完美健康(第2/5页)

一夜间她变成了健康问题权威。只有百分之五的人是健康的,百分之七十的人都是“亚健康”,她教育我道;亚健康的症状,据她新看的健康读本,就是易疲倦,多梦,易激动,感冒,注意力不集中。她的谈话大多与人体的排泄机能有关,时常穿插着关于某个熟人或历史人物的轶事八卦,比如蒋介石的妻子。我有个朋友四天都没大便。宋美龄经常会清肠排毒。

春明开始参加为完美销售人员举办的励志讲座。她抓过我的笔,写道: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见一万个人。

见一万个人,不如有一个成功人士为你指路。

有成功人士为你指路不如跟随此人一起走向成功。

她把笔放下。“讲座说的就是这些。”

我问春明,她怎么又回到了这个行业。几个月前,一个从前做传销的朋友联系到了她。他加入了完美,想要春明加入他的网络;销售人员从每个下线的销售额里收取提成,他对春明的才干记忆犹新。他对春明说,现在直销行业是合法的,并且给了她一张完美的推广DVD光盘。春明当时集中精力在做她的新公司,就对她朋友说的不感兴趣。

一天,春明在新闻里听说,政府通过了一条法律,直销合法化了;看来她的朋友说的是真话。她找到了朋友留给她的DVD,放出来看。“20世纪80年代,生产录音机的人发了大财,”录像中解说道。“90年代,因特网造就了许多百万富翁。21世纪是直销业迅速增长的时代。如果你放弃直销,你就放弃了成功的机会。”录像并没有讳言人们对这个产业的疑虑——事实上,这些疑虑恰恰是完美理论的核心。越多人拒绝完美,那些首先接受完美的人机会就越大。这简直就像宣扬福音一样有吸引力,只是有一点不同:即便你在人生很晚的时候才遇到耶稣,你仍然可以得救。但如果你拖延了加入直销的时间,你将在赚钱上落后于所有那些先于你建立起销售网络的人。

“今天你心里了解了这个机会,”录像里那个男人说。“你就不能再假装说你不知道。”

春明将她在模具部件公司的股份卖给了合伙人傅贵。她从店里搬了出去,在东莞市区租了套宽敞的公寓。在刚进门的地方,她挂了一张从天花板直到地面的大海报,上面是完美工厂,上方还有宣传语“完美事业,完美人生”。她买了一套玻璃柜,往里面摆满了沐浴露、营养餐和饮料冲调粉。公寓内外到处都是海报,宣传芦荟、花粉、蜂王浆、健康茶饮、沙棘,还有“大蒜软胶囊”——“对超重的人有好处,还能抗癌,”春明告诉我说。她从一家机械配件城搬走,住进了一个看似产品陈列厅的地方。

她现在每天吃四种公司的产品:一种清洁消化道的高纤维食品;一种健康茶饮;一种由芦荟、矿物质和花粉构成的美肤营养粉;还有一种早餐用的营养粉。她看起来并不比从前更健康或更不健康,但她终于戴上了牙箍,烫了头发,还染成橘黄色,就像是南瓜派的颜色。她的新《圣经》是《直销致富》,她还背了所有妨碍营养吸收的食物组合。她警告我说,无论如何不能同时吃狗肉和大蒜,高粱酒和咖啡决不能一起饮用。她的一张表上列出了“健康警讯一百条”,里面的症状足以让任何人害上疑病症:皮肤太干或太油——“瞧,我认为你就有,”春明说——口臭,火气大,睡眠不好,不能集中精力,容易落泪。

我忍受了春明的两次宣教之后,终于确定,完美的创始人——开奔驰车的马来西亚人,或者不管他们是什么人——一定是天才。在中国,全国上下都为养生健康着迷。大多数人没有医疗保险,最担心的就是一生病就得破产。而且中国人特别喜欢谈论疑难杂症和民间偏方;即便是刚刚认识的人,也可以大大方方地谈论生育或者便秘,丝毫不会觉得不妥。中医传统有千年之久,其基础就是调节各种食物和药材,达成平衡,这方面人人都自诩是专家。然而一夜之间中国人进入了物质供应充足的新鲜世界,各种垃圾食品就像是病毒,他们还来不及建立起防疫系统。虽然每个人都能看出怎么做才能帮他们改善健康——戒烟,锻炼,少吃脂肪——但完美的处方更加诱人,它提供了一颗包装在科学外衣里的万灵丹。更可以帮你发财致富。

“三年之内,我就能达到目标,实现经济独立和自由,”春明说。“到2008年,我将拿到每月最少十万到二十万的收入。到那时,我会有自己的汽车,时间也可以自由支配。我可以想去哪就去哪,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

最终我试探着问她:“你为什么选择了直销,而不去学英语?”

她点头。这是个新习惯:一听到我问问题,她就点头,因为现在问什么她都有答案。“如果你今天不做这个,明天你就不能做了,”她说。“如果我今天加入,我的朋友就可以进入我的网络。如果我等到明天,我就只能变成他们的网络下线。一两年后,我挣到了钱再去学英语,岂不更好?”一个新的念头进入了她的世界,于是她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上英语课,或者卖螺旋藻和大蒜软胶囊——都只不过是一种变身新人的路径。现在她仿佛已经完全不记得过去发生的事了。

春明加入完美后不久,参加了一次公司的销售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巴聚集到东莞往南一个小时车程的中山,完美公司的总部就在那里,有一座工厂,还有自己的五星级酒店。只有顶级的销售商才能获得邀请——这家公司的组织原则之一就是要强调等级——但许多经理还是包了大巴,将下线带来,希望他们可以“亲身体会完美”。还是有千百万的中国人,把彻夜乘车去参观工厂看作是度假。

大家都深受震动:只有非常成功的健康产品公司才能拥有自己的豪华酒店。“所有那些经理来培训的时候,都住在这里,”春明说。“很快我就能当上助理经理了。”她身着入时的斜纹料外套,头发扎成两个紧紧的小辫;她眼睛瞪得老大,兴奋不已,就像小女孩头一天去乡村集市。金钻酒店的停车场上挤满了人:眼睛泪汪汪的老人,穿着肥大西装的民工,家庭妇女,长期在农田里劳作导致肩膀倾斜、皮肤粗糙的农妇。他们是社会最底层的成员,因为献身完美才聚集到一起。在我看来,这个聚会,简直就像是某种人才市场的反面教材。

春明穿过人群,一路指点着圈内名人。“哇!我只见过那个女人的照片!她能挣”——迅速估算一番——“每月五十万。”她又走到另外一个中年妇女面前。“我听过你的演讲,《这些产品改变了我的人生》,”春明说。“我太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