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文明的冲突文化信仰犯罪(第6/15页)
然而,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转折,就在联邦调查局试图通过审讯进一步坐实布莱克罪名的时候,来自上级的信息让所有人目瞪口呆:布莱克是美国海军情报处的卧底线人,他的被捕直接导致了海军情报处的一系列计划破产,他们竟然把自己派到敌对势力中的卧底抓了回来……
虽然联邦调查局一直没有找到任何可以证明卓别林“有罪”的证据,但胡佛就是对他“情有独钟”,大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气魄。1942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成功,全美上下群情激愤,美国政府趁势对日宣战。出于对法西斯的痛恨,出于一个知名人士的爱国宣传义务,卓别林参加了大量的公共活动。本来无可厚非的一件事,却被胡佛看作抓住卓别林“罪行”的良机。长达数千页的调查报告中甚至包含了卓别林说过的每一句话,以及卓别林每一次的公开言论。事实证明卓别林是无懈可击的,甚至该案的调查员们也开始相信卓别林是无罪的。可惜此时的胡佛已经对卓别林“难以自拔”了,他不愿承认自己认为“有罪”的卓别林其实是完美无瑕的,即便不能定罪,他也要将卓别林驱逐出美国去。
经过漫长的调查,机会终于在1943年来临。卓别林曾经和自己旗下的一名签约演员产生过感情,但由于这个名叫琼·巴里的女演员的生活作风非常不检点,所以卓别林单方终止了这段感情,并且解除了合约。然而琼·巴里却不愿意就此离去,她希望可以从卓别林那里得到大笔的金钱。愿望落空之后,这个女人又有了新的主意,她假称怀了卓别林的孩子,并将卓别林告上了法庭。
这本来就是一起诬告案,后来的法庭鉴定和调查也证明了卓别林的清白。但“恰逢良机”的胡佛又怎会让机会白白溜走,于是在调查局的支持下,大量关于卓别林的负面新闻充斥在所有的媒体上。美国的右翼组织也参与其中,开始进行大量打压卓别林的活动,试图在各个方面孤立卓别林一家。讽刺的是,即便是美国司法部,也只能在卓别林自己离开美国后趁机驱逐他。
1952年9月17日,卓别林一家乘坐伊丽莎白女王号前往伦敦参加《舞台生涯》的全球首映式。在卓别林离开美国两天后,美国司法部趁机宣布卓别林的入境签证已经被取消,并且永远不会再被签署。因为尽管卓别林一直在美国发展,但他始终保留着自己的英国国籍。
无法回到美国的卓别林在瑞士度过了自己的余生,直到1972年,通过奥斯卡颁奖典礼的邀请,卓别林才有了重回美国的短暂经历。时隔20年之久,联邦调查局依旧强烈反对卓别林入境。虽然他们的意见最终没有被采纳,但卓别林还是得在参加完典礼之后迅速离开美国。
【犯罪心理分析】
在本案中,通过联邦调查局30余年如影随形的深入调查,我们似乎反而更能看清一点——世界级的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并非美国联邦调查局所怀疑的那种政治信仰型罪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几十年的追查下来,唯一的结果却是证明了卓别林的清白。诸多事实证明,这位20世纪最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是无懈可击的,就连该案的调查员们也开始相信卓别林是无罪的,旷日持久的跟踪调查似乎最终以一幕闹剧草草收场。但在现实生活中,封建迷信犯罪、邪教犯罪之类的信仰型犯罪却可谓屡见不鲜,不胜枚举,本案中涉及的政治信仰犯罪更是几乎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所谓信仰,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是指对于某种主义、主张、宗教极度尊崇,并把它信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而信仰犯罪,就是由指对于政治或宗教信仰的错误认知而引起的犯罪行为。就客观来讲,政治信仰犯罪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甚至是很多人所依赖的心灵家园,只要政治存在,就永不会停止。
而目前,大多数的政治信仰犯罪主要表现出如下心理特征:一是具有强烈的反动政治需要和精神需要,关心国内外形势并发表见解,毫不动摇地传播自己的反动观点,并且逐渐由政治需要转为经济需要、由精神需要转为物质需要、由理想需要转为实际需要,作为一种对于代偿性满足的追求。这类罪犯反动的政治需要在服刑前期很强烈,他们并没有因为被判刑而利用一切机会表现出很强的领袖欲、权力欲。他们对其他的政治性精神需要也十分强烈,对文化生活的需要和读书写作的爱好仍延续。二是具有明显的情感和意志特征,情感执着,倾向明显,意志顽固,自负却也无怨无悔,凭借“以偏概全”的片面认识对时局进行抨击。三是独立型、支配型性格、双重人格突出,大多有着自己的独立见解,不随波逐流。四是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会根据自己的智能水平来构建属于某些人的“伪公平”和“伪正义”。
究其主观因素,正是因为犯罪者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属于个人的意识行为,过于坚信某些东西或者事物,拿来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或人生榜样,从而过分理想主义,忽视了整个社会的客观条件与真实状况。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犯罪者只是出于内心的贪婪,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以享受腐朽的寄生生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打着政治信仰的幌子来为自己谋取私利,甚至不惜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主义犯罪等一系列犯罪行为。
其实,人类意识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对自身缺陷有清醒而客观的认识,因此,信仰无疑是必要而有益的。它不但可以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赋予人们自律的本性和意义,还能为道德行为提供动力,替自身确立价值目标。但是,作为人们的精神支柱和道德选择的基本坐标,信仰必须要不断得以修正,增强人们生活的信念,成为一盏指路明灯,照亮正确的前进方向。
赵承熙:冷酷的校园杀手
2015年10月1日上午,美国俄勒冈州一个偏远的社区学校里传出了阵阵枪响,开枪者是一名20多岁的年轻男子。据统计,这次枪击事件共造成33人死亡,并有多人受伤。消息一经媒体报道,顿时震惊了整个美国,或谴责或惋惜的各种言论不绝于耳。时任总统奥巴马不得不公开讲话表示“沉痛的哀悼”,同时再次呼吁美国民众禁枪。一涉及禁枪的话题,群情激愤的美国民众立刻不约而同地集体变身路人甲:“持枪是宪法规定的,谁也没有权力剥夺。”显然在这样一个最具有“人道主义”的国家,个人利益似乎总是高于一切的。其实,在美国,类似的涉枪犯罪可以说是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