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第2/2页)

随着推理小说的发展,带有哥特气氛的推理小说,往往与超自然现象以及不可解释的现象结合起来,形成不可能犯罪小说的流派。密室杀人、足迹消失与当地的(或者该住宅)的恐怖传说相结合,达到一种心理恐慌以及奇幻、矛盾而不可能理解的效果。追求超自然以及不可理解的现象与最终合理甚至精妙的解释之间的巨大落差,则是不可能犯罪作品这么多年来广为推理迷们所喜爱的最大原因。

《地狱之缘》是一个不可能犯罪大观园。安东尼·布彻评价这部作品是“不可能紧接着不可能”。但是这部作品并非简单地充斥着不可能犯罪。在事情发展下,开始出现了小的不可能犯罪,但是不久被合理地解释。紧接着又出现了较大的不可能犯罪,无法被解释。随着人物之间交互关系的展开,动机、疑点以及相互之间的怀疑开始使案件的凶手可能性出现多元化的走向。同时,不可能犯罪又在积聚,有的可以以某种方式解释,而有的却是真的不可能被解答,而主线是亡灵的回归和复仇。随着不可能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以及人物对于过去亡灵所应该存在的各种动机和罪恶,使书中人物(其实更加是读者)越来越相信这个来自地狱边缘的魔鬼的存在。甚至连多年潜心研究人类学的教授都不禁感叹而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而故事发展的润滑剂,就是这哥特式的气氛。黑暗的降灵会、消失的魔鬼、梦游、恐怖的长翅膀的魔鬼Windigo、现场所有的镜子都被敲碎、赤裸裸的雪地上凭空终止的脚印、 扑克牌的预测,等等等等。这部作品也许称得上最“哥特”的推理小说了。而这种“哥特”又并非日本小说中那种肉体、血腥的恐怖,而仅仅是一种传说、心理恐惧以及使你不得不相信的巨大压力。大家都说这是一部“类卡”的作品。但是在气氛上,我想这应该是一部“超卡”的作品。

但是确实,相比专心研究不可能犯罪诡计的卡尔来说, 黑克·塔伯特对于这十几个不可能犯罪迷团的解释,显得单薄和力不从心。虽然如此,能够合理地解释这么多一环接一环的不可能犯罪,本身就是个奇迹了。

哥特与推理小说的完美融合,并以此来辅佐不可能犯罪现象,更有机地发展故事情节,应该是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 而当你看完整部作品以后,你就会发现,十几个不可能犯罪的谜团,并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架构起来,而是以非常复杂的方式架构着。包裹着不可能犯罪骨骼的皮肤血液肌肉,才是“推理小说”的精髓。plot设计确实是推理小说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文章也因此而丰满和有底蕴及深度。也正是因此,这部“能够”融合十几个不可能犯罪谜团的作品,才算得上真正的精彩推理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