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四百七十五章 城门一吻(第5/6页)

她便换上,又简单打扮了一下,披下头发,飘身出去。

她对宫中熟悉,虽然巡夜的人很多,她轻巧地借着光影和拐角,有时候还驭兽掩饰,很快转过了好几个弯。

但巡逻的人实在太密集了,她在躲一个小队的时候,忽然就被另一个方向赶来的小队的人看见,有人喝道:“什么人!”

文臻也不慌,身子一歪,衣袖一展,垂下满头乱发,不仅不逃,还瘸着往那个方向走了两步,嘴里发出嘿嘿的低沉冷笑之声。

那卫士一抬头,就看见亲王衣袍的男子,乱发披垂,血流满面,一瘸一拐,冷笑声声逼来。

这是宫中老人,顿时想起了一个人,尖叫:“定王殿下——”

“闹鬼了!”

宫中多冤魂,闹鬼极多,众人一听便慌了,纷纷后退,却见那“定王鬼魂”格格一笑,衣袖一挥,一股腥臭气息拂过,众人头脑一晕,再一看,眼前哪还有人?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越发确定这必然是鬼,定王殿下生前暴戾,死后作祟。

这种事自然不能上报,免得被骂一场,众人抹一把汗,便压下此事,继续巡逻。

那边文臻从容脱身,且毫无后患,走着走着,忽然觉得眼前景致十分熟悉,愣了一愣才想起来,这是尚宫局。

她以前做女官的时候呆过的地方。

现在夜深,尚宫局里的人应该都睡了,可文臻悄悄从门前经过时,发现门半开着,有间屋子燃着了一星灯火,隐约有人影映在窗纸上。

文臻也没多想,滑了过去,又是一呆。

那屋子的位置……

好像是她以前的宿舍?

这半夜三更的,谁呆在她以前的宿舍里?

文臻瞬间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忽然里头传来脚步声,来得很快,文臻躲闪不及,滑入暗影里。

有人披着披风走出来,此时天京气候已经有些转暖,那人纯黑色的披风在夜色里光泽流动,其人行路也如行云流水,淡淡月溶溶风,不染尘埃过帘栊。

文臻脸色一沉。

果然是唐羡之。

她屏息,看着唐羡之似乎有些心事,微微垂头走开,正松口气,忽然一股极强烈的恶心泛起,竟是完全控制不住,饶是她拼命压,也发出了一声低微的呕声。

糟糕!

唐羡之果然立即转头。

却在此时,忽然有急速脚步声传来,有人老远便喊:“陛下——不好了!我们出城迎战的军队,忽然被大军从侧翼攻击,死伤惨重,唐怀将军阵亡!那忽然出现的大军人数极众,不下数十万!”

那人身后还跟着一群气喘吁吁的唐家新贵,人人脸色骇异——没等到易家联合包燕绥饺子,却自己被包了饺子,几十万大军?现在天京附近哪来的几十万大军!

唐羡之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一沉,声音依旧平静,“拿我的甲衣来。”

这是要亲自上城了。

他带着人便要匆匆离去。暗影里,听见这个消息的文臻一阵狂喜,心中暗赞甜甜果然是她的福星,这么个消息一来,唐羡之把刚才的异声都忘记了。

她等人群转过拐角,呼哨召唤,银光一闪,三两二钱出现。

这家伙潜伏宫中多日,早已路径俱熟,来得很快。

文臻一笑,上了它的背,三两二钱腾空而起,如一道银蓝闪电割裂天空。

下一瞬,这道闪电撞上了另一道闪电。

砰一声闷响,文臻被撞落,但她并没有落在地上,而是落在了一双温暖的臂膀中。

她立刻知道那是谁,心中懊恼的同时猛力一推。

唐羡之倒也自觉,将她轻柔地放下地立即松手退后。

也亏他退得快,不然文臻的各种招数就要源源不绝地跟上了。

文臻一转头看见两只狗打在一起,三两二钱和唐羡之的肥狗,举世无双的猛兽,打起架来也不过是泼妇撕咬,半空中腾腾飘下无数白毛。

唐羡之在她身后远远地道:“燕绥来了。”

文臻冷笑道:“怎么,你还打算带我去见见?”

没想到唐羡之微笑道:“正有此意。”

文臻倒是了悟了,笑道:“绑票上城头?”

唐羡之平静地道:“小臻,不要这么说。我不认为绑你上城头就会得到想要的结果。”

文臻笑:“那难不成还是请我欣赏你被围困的英姿吗?”

唐羡之沉默一会,才道:“只是你难得出来了,我想和你多呆一会而已。”

“你就是擅长把恶心的事粉饰得冠冕堂皇。”文臻呵呵一笑,“不管这事性质给你打扮成怎样,事实就是燕绥得在城下看着你和我,不得不投鼠忌器,未战先退,军心丧失。”

唐羡之凝视着她,他眼神很深,深得看不清一切想法也看不清此刻悲欢,半晌道:“你可以不去。”

文臻心中一动,忽然觉得唐羡之有了微微的变化,他似乎不再那般执着,也看淡了许多,却又生出淡淡疲倦,她在他这里,感觉不到一丝夺取天下的欢欣和终于功成的轻松。

随即她便摇摇头。

帝位到手,江山在握,已做到了这人间巅峰事,还需要振作什么呢。

随即她道:“去啊,我为什么不去?我可想燕绥了呢,多看他一眼也是好的。”

说完她走在前面。唐羡之不过淡淡一笑,跟在了后面。

为了她,唐羡之改乘了御辇,十八匹马拉着又稳又快,但他在车前方,文臻在车尾端,两人隔得远远。

文臻注意着街边的暗号。

暗号少了很多,自己和燕绥的人在这段时间内果然被唐羡之拔去了不少。

但是她看见了自己想看的——闻老太太及随便儿一行,已经由妙银护送出了城。

文臻心中一松。

原本还担心随便儿不肯走,不过想来这世上就没有老太太不能驾驭的人。

还没到城门前,就听见士兵一趟趟来报伤亡,神情紧迫,唐羡之下令出城的唐军回撤,文臻听了一会,心中叹息一声。

唐家并非没有英才,但是终究比不上久经战阵经验丰富的老将们,她发现唐家的那些新贵们都有一个同样的毛病——急于证明自己,自信心太足,所以大多轻浮冒进。

新朝乍立,一朝得意,想要争功以求代代荣华,这是冒进的心理背景。

久居川北,一地为王,没经历过现实和敌人的打磨,这是轻浮的原因。

朝中如厉响那些人,虽然默认了新朝,不过是为了保存实力,才不会为了新朝做马前卒,一个个在家告病,便是他们愿意唐羡之也不敢用,反手就把城门给燕绥开了。

唐氏新朝,如果没有太多敌人,如果没有燕绥,以唐羡之之能,是能平稳过渡,帝业百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