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 章(第4/5页)

可想而知,连满朝文武,都赞同,没什么反对声音想要推行的政策都如此艰难,徐家子居然说一年之内让大唐读书人增加三成?这不是在说梦话是什么。

周围的学生也是差不多的想法,不过,他们都还在读书,和他们差不多大的徐家子居然就有这种伟大的想法,也是足够震惊人的。

欧阳询说道,“长生,你这一局想要赢老夫,难难难。”

然后,众多学生中,刚好走来一个老头,脸色黑得却跟锅底一样。

这老头正是刚才下朝回来的国子监祭酒,孔颖达孔祭酒。

他听说徐家子居然来国子监了,所以顺路过来看看。

没想到这一看不得了,徐家子居然来国子监挖墙角,不过心道,徐家子的那学院虽然也有些名声,但要让国子监博士离开,去他那学院任教,还是不可能的。

但徐家子的赌局一出,孔颖达心一缩,结合今天朝堂上太子和魏王说的纸将很快成为普通百姓的日常用品,大唐文教即将大兴,到时候大唐读书人怎么也会增加三成有余。

孔颖达都被徐家子不要脸的赌注一棍子打得有点晕头转向,还没来得及提醒,欧阳询居然就答应了赌局。

这不是挖个百分百要赢的坑给别人跳吗?

孔颖达的脸能不黑,当着他的面坑走了他的一个博士。

这时,学生们也发现了孔颖达到来,让开了路。

只是孔祭酒脸色怎么这么黑?

孔颖达走上前,狠狠地瞪了一眼徐长生。

徐长生尴尬得不得了,挖人家墙角被抓个正着。

而且,孔祭酒这是刚下朝回来吧,也就是说他已经知道纸即将普及天下的事情了。

太子给他说了,今天就会将纸改进工艺的事情汇报上去。

徐长生尴尬地行了一礼,“学生拜见孔祭酒。”

孔颖达冷哼了一声,一回来就给他惹事,果然和以前一样,不是个安分的主。

欧阳询正笑着给孔颖达说他们打堵的趣事,结果孔颖达脸更黑了,看了一眼被人坑了还高兴得不得了的欧阳询。

如果是普通赌局,他还能说上两句,就此作罢,可他们堵的是让大唐读书人多出三成。

这等震惊天下,造福万民的事情,欧阳询连不想服输的可能都没有。

徐家子好算计,他根本就是将所有退路都给堵死了,连他这个国子监祭酒也不可能阻了这个赌局,它必将传遍天下,没人敢不服这赌局,也没人敢作为反派人物出来劝阻。

徐长生脑袋都低了几分,好尴尬,算计人被抓现行。

孔颖达叹了一口气,看了一眼欧阳询,说道,“信本,你明天就收拾东西离开国子监去徐家子的书院吧。”

欧阳询,字信本。

所有的声音都停了下来。

欧阳询也是一愣,孔祭酒什么意思

徐长生羞耻得想要掩面而逃。

孔颖达瞪了徐长生一眼,继续道,“哎,你……你被你这学生坑了,这赌局是他赢了。”

落针可闻。

徐家子赢了?

这怎么可能?

他们的赌局赌的可是一年之内让大唐读书人增加三成。

徐家子怎么可能赢得了?

退一万步说,就算徐家子有赢的可能,也得一年后才能见分晓吧?

欧阳询的想法也差不多,皱眉地看向徐长生。

徐长生可难堪了,怎么好死不死,孔祭酒刚好来了,只得对欧阳询行了一礼道,“是学生逾越了,学生有取巧之嫌疑,但这赌局的确是学生赢了。”

欧阳询:“……”

又看向孔颖达,估计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

孔颖达指向地上的两担子纸,“徐家子改进了新的造纸工艺,从今以后,连普通百姓都能轻易地用上纸,它的价格将变成白菜价,加上陛下有意大力推行文教,一年之内大唐读书人增加三成,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第一年,肯定是读书人增加最迅猛的,以后能不能每年增加三成他不知道,但第一年肯定是足三成的。

一片安静,从今以后,原本昂贵的纸将变成白菜价?

读书人最多的花费就是在纸上,要是纸成了白菜价,岂不是短时间就能涌现出很大一批新的读书人。

这是天下读书人的福音,特别是寒门子弟。

寒门子弟才是占大唐人口最多的,所以第一年多出三成读书人,完全没有问题。

所以……徐家子赢了,而且毫无悬念的赢了。

他这明明是挖着坑让欧阳博士跳啊,明明就是百分百赢的赌局。

众人:“……”

欧阳询:“……”

徐长生好尴尬,西洋镜被人当场揭穿。

一咬牙,抬起头,“老师,学生已经给老师安排好住处,老师还是赶紧打包上路吧,离长安也不远,不到半天的路程,相信大祖父和严先生见到老师,也会特别高兴。”

欧阳询:“……”

他现在不是特别开心,他连后路都没有了。

要是小打小闹也就算了,但他们的赌局是大唐的读书人提高三成,如此赌局下,在天下读书人面前,他如何能反驳得了?

看了一眼徐长生,叹了一口气,“你的学院要是让老夫不满意,老夫可不会顾及什么师生情谊,看老夫如何收拾你。”

徐长生赶紧道,“老师放心,别的学生不敢保证,但学生的学院,还是敢打包票,老师一定会满意的,如果不满意老师随时可以离开。”

欧阳询心道,随时离开?屁,就算是个山沟沟,他也被这赌局束缚住了,也得呆在那里了。

徐长生拍着胸腹又保证了一些,然后逃命似的跑了。

……

一场赌局,坑了一个博士。

最近的话题莫过于此。

有史官动笔,带着笑将其记录在了野史之中,对于大唐来说,也算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它发生在纸张变革的节骨眼上,而且还是这场变革当事人发生的事情。

故事也在民间流传甚广,颇具传奇色彩。

欧阳询火了一把,只是这火得让他有点唉声叹气,徐家子还真是……说他聪明劲儿没用到正途上吧,也不对,别人为大唐文教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说他用到正途上吧,他居然连老师都坑。

不过,徐家子的学院离长安也不算远,来回长安也不算麻烦。

欧阳询是怀着吃苦念头去徐长生的学院的,所以,他就一个人收拾了一些简单的行李,家人什么的都留在了长安。

只是等他到了徐家村,被正在喝茶聊天的大祖父和严文殊接去学院后,他是连夜回到长安将他的家属接去学院的。

他觉得他的人生怕要开启一段传奇的故事了。

能够到这样的学院任教,非得羡慕死原本国子监的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