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来自殖民地的人
好吧,印度是一个乱七八糟的国家。
——甘地
往来市中心和郊区之间的通勤火车上,那个男子穿梭在人堆中,钻进钻出,散发传单。他手上的一沓传单脏兮兮、皱巴巴的,用印度通行的三种文字诉说一个难民家庭的悲惨遭遇。有些乘客接过传单,认真阅读起来。其他人看都懒得看一眼。火车开到一个站上,停下来。散发传单的男子从一扇门钻出去,一位妇人带着一个小男孩,从另一扇门钻进来。这对母子并不是传单上描述的那个家庭。出现在传单上的亟待各界伸出援手的,是一位贫困的孟加拉妇人和她六个挨饿的子女,而不是眼前这个身材瘦弱、衣不蔽体、浑身邋里邋遢的瞎眼男孩。他高高举起双手,哀哀地向乘客们乞求。两行泪水不断从他那红肿的眼眶中流淌出来。一个妇人跟随在男孩身后,推着他,从车厢这头走到另一头。她扯起嗓门,一面哀号一面伸手,从那群懒得抬起头来的乘客手里,熟练地接过一枚枚小硬币。她忙着收钱,没工夫停下脚步来,央求吝于施舍的乘客赏几个铜板。火车靠站之前,这对母子已经走到门口,准备更换车厢。火车停下,娘儿俩钻出车厢,另一个男子钻进车厢。他匆匆忙忙穿梭在人堆中,赶在火车抵达下一站之前,收回先前散发的传单。
整个过程进行得十分迅速。车上的每个人,包括乘客在内,对这一幕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脏兮兮的木制车身上张贴着油印的告示,用三种文字警告乘客不得在车上施舍,也不可接受陌生人的香烟,因为“这些香烟可能掺有麻药”。但没人理睬政府的警告,看见乞丐进来,依旧大大方方掏出铜板儿,布施一番。在印度,做乞丐可是一种神圣的职业,他能唤起每个人的慈悲心,包括穷人在内。刚才那个男孩的眼睛,说不定是被弄瞎的,以便在郊区通勤火车上乞讨,而散发传单的那个慈善团体,显然摆了个乌龙,向乘客发出错误的传单。但这些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施舍,这种自动自发的慈善行为,反映的是人对神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虔敬,一如在神像前点一根蜡烛,或在祈祷时转动法轮。就像祭司,乞丐也有他的天赋职责。和神职人员一样,他也需要一个属于他的组织和团体。
但有一位观察家提出不同的看法:
如果我有权力,我会封闭每一个供应免费餐点的慈善团体。它使我们国家堕落和沉沦,因为它鼓励懒惰、游手好闲、伪善,甚至犯罪的行为。这样的慈善并不能增加我们国家的财富,不论是物质上或精神上的财富……我明白,成立一个机构,让人们脚踏实地努力工作,然后才让他们吃饭,比成立一个慈善团体难得多……但我相信,以长远的眼光来看,这样做毕竟划算得多。如果我们不希望看到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人成几何级数增加,把我们国家整个淹没掉,我们就应该立刻采取行动,解决这个问题。
这位观察家乍看之下似乎是个外国人,他不明了乞丐在印度社会扮演的角色。他使用欧洲的标准,衡量印度这个东方国家。即使掌握权力,他的改革也不可能成功,因为太过激进。当然,在解决乞丐问题上,他失败了。
俯瞰达尔湖的商羯罗查尔雅山是斯利那加城①最美丽的景点之一。攀登这座山,你得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因为山坡上有好几个地点被印度游客当作厕所使用。上山途中,如果你撞见三位女士结伴儿并排蹲在山腰,你不必惊慌。她们会瞅着你咯咯笑,仿佛对你说:不要脸,跑来偷看人家大便。
在马德拉斯,高等法院旁边的巴士站是最常被人们当作公厕使用的地方。旅客抵达车站。为了打发时间,他就撩起身上穿着的缠腰布,旁若无人蹲在排水沟旁解决。巴士抵达,他放下缠腰布,从容上车。一位女清洁工拿根扫帚,把他拉出的那堆东西给扫掉。在南印度这座大城,有时你会看到一位鼻梁上架着眼镜的道貌岸然的老先生,漫步走过坐落在海港的大学。突然,他停下脚来,撩起缠腰布,露出只系着一条细细薄薄丁字带的光溜溜的屁股,当街蹲下,就在人行道上撒起尿来,撒完,从容起身,慢吞吞整理好丁字裤,放下缠腰布,若无其事继续散步去了。傍晚时分,滨海大道人来人往,非常热闹,但没有人看这位老先生一眼,也没有人脸上露出尴尬的表情。
在果亚,清晨时分,你也许会想出门走一走,沿着曼杜威河畔的回栏大道散散步。往下一瞧,你却看见距离路面六英尺的水边,蹲着长长一排人影,乍看起来,就像一丛丛被浪潮冲刷到岸边的海草似的。在这一点上,果亚的居民和古罗马帝国的公民看法一致:大便是一种社交活动,从事这种活动时,他们得蹲在一块儿,边拉边聊天。拉完,他们站起身来,光着屁股涉水走入河中清洗一番,然后回到马路上,跳上脚踏车或钻进轿车里,扬长而去。整个河滨散布着一堆堆排泄物。就在这一团臭气中,人们讨价还价,买卖刚从船上卸下的鱼货。每隔约莫一百码,河边竖立着一块蓝白两色的搪瓷牌。这个告示是用葡萄牙文写的:污染河水的人,必受严厉惩罚。但没有人看它一眼。
印度人喜欢随处大解。通常他们蹲在铁路两旁,但兴致来时也会蹲在海滩、山坡、河岸和街道上,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解决个人问题。深闺制度下长大的伊斯兰教妇女,在这档子事上可就含蓄得多。但这是一种宗教上的克己行为。据说,农民(不论是穆斯林还是印度教徒)一旦被迫使用封闭的厕所,就会罹患幽闭恐惧症。我在北方邦一座纺织城镇结识了一位相貌英俊的伊斯兰教小伙子。他在一所有趣的学院就读,身上穿着雅洁的尼赫鲁装——连纽扣都跟这位印度总理身上的一模一样。对这个现象,他却有另一种解释。他说,印度人是具有诗人气质的民族。他自己就常常跑到旷野上大解,因为他是个诗人,热爱大自然,而大自然正是他用乌尔都语写的那些诗歌的题材。在他心目中,人世间最美好、最具诗情画意的活动,莫过于黎明时分迎着朝阳蹲在河岸上。
在外国旅客眼中,这一群群蹲着的人影,简直就像法国雕刻家罗丹的作品《沉思者》一样永恒,一样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但印度人从不提起它——不论是在日常谈话中,还是在文学作品和电影里。如果这只是一种掩饰,那倒也无可厚非。但事实是:印度人对这些随处蹲着大便的同胞,根本视若无睹。他们甚至会板起脸孔,义正词严地否认这些人的存在。这种集体的盲目,源自于印度人对污染的恐惧——他们自诩为全世界最清洁最爱干净的民族。他们遵照教规,每天沐浴一次。对他们来说,沐浴可是人生一桩大事。印度人想出各种办法保护自身,以免遭受任何形式的污染。排便时,必须遵循一套正规、纯洁的程序。做爱只能使用左手,吃饭只能使用右手。人的一切活动都被严格规范、净化。因此,刻意观看蹲着的人不啻是歪曲事实——你应该看穿表面现象,探寻隐藏在背后的真理。聚集在北方邦首府勒克瑙俱乐部的女士们先是否认印度人在街上公然大解,接着她们会皱起眉头,一脸嫌恶地提醒你,欧洲人的生活习惯才真的令人不敢恭维:做爱、上厕所和进食,全都使用右手;每个礼拜洗一次澡,把身子泡在一缸脏兮兮的臭水中;洗脸、漱口、吐痰,全都使用相同的盆子。她们举出这类夸张的、充满情绪性的例证,并不是想证明欧洲人究竟有多脏,而是想凸显印度的清洁和安全。这是印度式的辩证法,印度式的观察。如此一来,在他们眼中,光天化日下成群蹲着的男女和路边那一堆堆粪便就会消失无踪,眼不见为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