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她和她的孩子(第2/4页)

这条规矩直接让那些还有诸多借口的官员闭上嘴巴,还有人不死心去拉拢别的官员一同进言,可不少官员家里的女儿都在陛下开放女官制度后受利了。虽说女性在生理优势处于弱势状态,但又不用她们上战场,所以一些不需要体力,可以调节人事后方的职位却特别需要女性。

开始还有很多男人不适应,等这三年战时的调控下,不少人逐渐认识到女子参与的重要性。

于是,既得利益者纷纷模棱两可起来,一边觉得反对的人说的对,一边又不松口一起向陛下反对女子为官。

更何况现在很多女子通通都挤在陛下新创的工艺科,科部去了。

那些文科大权的官员已经占据了位置,见自己的官帽没有威胁,他们也纷纷不愿意得罪陛下,倒是有三公大臣开始提起陛下子嗣问题了。

身为盛燕女皇陛下的容铮,怎么能没有子嗣?

三公大臣就开始了倚老卖老地希望陛下能够考虑一下子嗣,因为她现在已经快二十五了。

容铮每次听到子嗣一时,她都会把生产力生产线模式给搬出来,让官员们尽管教会舆地和卫地的百姓参与生产,为盛燕做出贡献。

而且她还给定下了盛世的标准,从前的盛世只要饿的人少,勉强温饱就算是盛世了。

这一天她将这个盛世的标准线提高了,提高到,百姓要达到吃的饱穿的暖一个月起码能吃上五次肉的才算是盛世。

这个标准顿时让三公大臣气坏了。

本来这是好事的,但三公大臣为何觉得生气,那是因为他们认为陛下在定一个不怎么可能实现的目标,因为在他们那个年代一个月能吃上五次肉的人家已经算是富人了。

陛下此举分明是在推脱子嗣一事,然而三公大臣们误会了。

容铮十分无语,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乱,她也不能每次都对大臣们那么强硬,搞得君臣关系不好,那是不利于朝廷运转的。

现在的三公大臣在她看眼已经算是难得开明的群体,只是他们没接触过更美好的社会,所以认为现在才是最好的。

于是,容铮将自己在战时给制定的计划全部重复了一遍,再加上去年的收成,归入国库的资金,才勉强让三公大臣松了口气。

同时三公大臣们感受到陛下还算敬让他们的态度,他们也收敛了许多,知道自己此时不能再得寸进尺了。否则那才是逾越了做臣子的本分。

之后子嗣的话题也不了了之了。

华太后,也就是太皇太后终于被接近宫里来了。此时的她已经没有多少精力去争权,她也没有这个能力去争取了。

只不过,她想回到沈家,回自己家。

容铮允许了,并且希望沈立林能派人侍奉她到最后。沈立林将华太后最喜欢的侄孙送到她膝下去了。

然而没过多长时间,沈立林就禀告容铮,说华太后在暗中培养侄孙送到她这里养。

容铮无奈了,她这祖母就不能消停一些。

抛去华太后对自己制造的麻烦,容铮也不得不承认华太后有着敏锐的政治眼光,她知道自己不会与别人拥有子嗣,所以就一定会在慕家里选优秀的后代来抚育。

而华太后领养的那名侄孙刚好是慕家和沈家的后代。

容铮不禁摇了摇头,她是有想过在两家找一个优秀的子嗣,但从来没有只在一家里找。

容铮还盯上了慕容祁,结果这小子迟迟不想成亲,后院有个姑娘给他生了女儿,她上个月才给孩子赐了个封号叫永宁君主,之后,慕容祁就宣布不再立嗣。还提前跟她打招呼以后他死了,穆亲王的爵号就收回去吧。

容铮知道他有了心结,也是处于为了保护女儿,保护家人才这么做的。因为朝廷里还有不少的豺狼虎豹盯着他这位先皇爱子的身份,时时刻刻都觉得他的子嗣会继承她的大统。

她也确实想过,可惜这九弟的决心让她不得不另选他人。

容铮面对这么多事务当中,最关心的还是水利渠道灌溉,修路这些大项目。

她让底下的官员去调查两林地区,还有镇口城附近,十三城八地,河间府,南镜,南海关,甚至南北中心府等地路修的怎么样了?

现在她已经不用担心大部分人温饱问题,因为分配已经解决了,官宦豪强的利益也被她暂时监控圈禁在某个范围。

最重要的是她现在十分反感垄断,所以她暗地里培养暗阁成员跳动各个势力,让他们为了利益自己主动打破垄断,这样豪强们无法团结,她的统治会更顺利,百姓们也因此能过上好日子。起码不用再返回那种岁大瑾,人相食的年代,哪怕饥荒也不会吃人的时代。

因为现在生产力比之前提高了数十倍,虽然还没有现代那么高的效率,但对盛燕这三十八个省府,一亿五千人口来说已经足够自产自销了。

还有盈余卖给国外交换更多的资源。

容铮还将司农部每年研发的优良稻谷一亩一亩地试验,如果新稻谷产量比之前的高,很快这些新稻谷就能代替旧稻谷了。

稻谷的优良种植问题是永远需要进步的。

容铮引进的那批白皮猪经过三年的培育,现在白皮猪已经进入每家每户去了,容铮也开放了私有制,允许农家商家自行养殖,只需要负责交税给当地官府就可以了。

当然还有少渠人口问题。

当容铮以为少民的数量不会超过一百万人时,舆地和卫地的少民都聚集在少渠时,已经达到了二百万人高峰时,容铮终于意识到少民可能引发的潜在危机。如果少民的人口比例多过燕民,再加上少民还抱有原始习俗,不如燕民那般开花,很有可能会互相影响蛮夷化。

会成为她教育史上的一个差生。

于是,她主动划分少渠分布势力,将大量的辽民迁移进少民地区,让五百万辽民影响少民。

辽民刚破了国不久,不少部落贵族想重返巅峰,建立新辽国,这个决定被容铮拒绝了。

容铮还利用辽民信仰破裂时,将燕民加进去调和重建他们的信仰,无论最后怎么样,辽民吸收了中原文化本身就就是中原的一份子,由他们来直接教化少民是最合适不过了。

毕竟少民刚刚翻身,几乎没文化认知的大部分人,他们开始认为很多事情是需要武力解决的,这个时候他们只要碰到比自己强的辽民,就知道什么事情不是都能以硬碰硬能解决的。

她甚至还让燕来王慕容甫的女儿来当辽区的郡主,自此辽国就变成了慕容甫女儿的管辖的领地。

李琴为此也是发愁了,她还是希望女儿能无忧无虑地生活,而不是跟她一样做个操心的命。

慕容甫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盛燕国皇室除了堂姐这么厉害的皇帝,也应该出一个很厉害的郡主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