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进攻托勒敏,1917年(第18/18页)

战地观察

在托勒敏的攻击开始后,我们用了52个小时就攻占了马塔杰尔山。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山地部队几乎一直都在激战,是阿尔卑斯军团的先锋队。他们肩上扛着重机枪,上至8000英尺的高峰,下至3000英尺的矮峰,辗转行军的直线距离达到12英里,一路上攻克了数个敌人的山地防御工事。

在28小时内,隆美尔特遣队凭借微弱的兵力,连续击败了五个精力充沛的意大利兵团。俘虏和战利品如下:军官150人,士兵9000人,火炮81门。这还不包括在库克、路易科山周边、莫兹里峰东坡和北坡上的阵地、马塔杰尔山北坡上主动放下武器加入战俘纵队前往托勒敏的敌军。

最令人费解的是萨勒诺旅1团在莫兹里峰上的行为。困惑懒散往往会招致灾难性的后果。底下的人抱团,领导者的权威就遭到了瓦解。哪怕是一个军官拿起一挺机枪,都能挽救他们当时的败局,至少能让他们虽败犹荣。如果该团的军官带领手下1500名士兵誓死抵抗隆美尔特遣队,那马塔杰尔山绝不可能在10月26日就落入我们手中。

从1917年10月24日到26日进行的战斗中,意军各部都认为他们陷入了绝境,一看到敌人从侧翼或后方攻击他们,他们便过早地放弃了战斗。意军指挥官欠缺的就是杀伐决断。我们灵活的进攻战术叫他们摸不着头脑,此外,他们控制不了手下的士兵。而且,与德国开战不得民心。许多意大利士兵在战前都是在德国谋生,把那里当成了第二故乡。士兵对德国作何态度,从他们在莫兹里峰上喊的那句“德国万岁”中,就可见一斑。

几个礼拜之后,山地兵与意军在格拉帕地区交火,意军英勇作战,彰显勇士本色,托勒敏战斗的胜利没能再现。

符腾堡山地营在大会战初期取得大捷,德国阿尔卑斯军团(冯·普其将军)在1917年11月3日的每日战报中详细阐述了这一胜利的价值,战报是这样说的:“攻克科洛夫拉特山脉后,敌军防线结构彻底崩塌。符腾堡山地营在其坚定的领导人斯普罗瑟少校和忠勇可嘉的军官的领导下,在此次胜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隆美尔特遣队夺取库克、占领路易科山、突破马塔杰尔阵地,拉开了我们大规模追击敌人的序幕。”

令人高兴的是,隆美尔特遣队在连续三天的作战中伤亡很少:6人死亡,包含1名军官;30人受伤,包含1名军官。

1917年10月26日中午,艾里茨-托勒敏防区的战斗序列如下:

格劳军团:先头部队在博格纳休整。敌军对迪塔纳米亚山口的攻击被击退。

施泰因军团:在12师的防区里,第62和第63步兵团在纳蒂索内山谷从边界穿越斯特匹兹向洛西发动攻击。他们在下午2点抵达洛西。北面没有部队可以进攻马塔杰尔-莫兹里一线的意军阵地。第23步兵团翻越克拉格恩扎山,向马塔杰尔进军,在中午左右抵达克拉格恩扎山。在阿尔卑斯军团中,符腾堡山地营的隆美尔特遣队攻占了莫兹里和马塔杰尔。符腾堡山地营的大部队在斯普罗瑟少校的带领下,从克拉格恩扎山下山,向马塞尔里斯前进,第2和第3近卫营紧随其后。在敌人放弃了在波拉法附近的阵地后,第1近卫营和第10预备猎兵营在10点开始向波拉法进军。在第200师中,第4猎兵团于9点30分攻占了圣马蒂诺山,然后向阿齐达方向进军。

斯科蒂军团:第8掷弹兵团于上午拿下了胡姆山。第1帝国皇家师继续穿越坎姆布莱斯克向圣雅克布发动进攻。

结果是这样的:只有符腾堡山地营的先头部队先攻破意军在克拉格恩扎山上的阵地,并击败了莫兹里和马塔杰尔上的萨勒诺旅,由此创造了有利条件,路易科山附近的第12师和阿尔卑斯军团的部队才能向西南方向进军。第12师于10月24-25日夜抵达马塔杰尔山西北的纳蒂索内山谷,只有在位于马塔杰尔的敌军被俘之后,他们的攻击才能取得成功。


(1) 美国称为卡波雷托战役。

(2) 参见1930年春出版《伊松佐战役政府档案报告》第1卷、2卷。

(3) 费迪南·舒尔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荣升为陆军元帅,并因占领1114高地而获得勇气勋章。他是一位铁血军官,在攻占1114高地过程中,他一路驱使部队登顶,导致1名士兵过劳而亡。二战中,他以残暴著称。在芬兰北部指挥挪威山地军时,他训诫士兵,“世上根本没有所谓的北极”。此后的东线作战,他苛刻的军事纪律更是激起了同胞的敌意。1974年,费迪南·舒尔纳离世,西德政府悄悄抹去了他的功绩。

(4) 施内博上尉错误地把德里亚·科罗娜山当成了马塔杰尔山。

(5) 原文为意大利语,“Evviva Germania!”

(6)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意大利王国陆军总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