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甘州,沈氏忙完了家里,又给派人给丈夫送去了一些东西便回房休息,孟蝶给的十万银子以及湖州追缴回来的银子,算是彻底解了孟家的燃眉之急。
兜里有钱好办事,沈氏管家也轻松许多。
“大太太,外面有两名商妇,想求见太太。”
“商人?”沈氏想都没想:“不见。”
“大太太,她们是胡商,刚从京城来,说是带着大小姐的信件。”
“蝶丫头!”沈氏的眼睛瞬间就亮了:“快把她们请进来。”
苏木和李珊见到沈氏同样倒头便拜,她们的丈夫告诉她们的,在大易朝,商人地位低,遇到当官的和官太太,立刻磕头准没错。
沈氏身边的丫鬟连忙扶住二人,这二位可是大小姐的信使,哪能让她们拜呢。
沈氏:“快请坐。”
“谢太太。”苏木也没矫情,立刻从怀中拿出那封信交给丫鬟:“去年得了侯府二奶奶的帮扶,今年我们去府上谢,二奶奶便问我们回国的路程可路过甘州,我们说正好路过,二奶奶便托付我们带一封家书过来。”
“多谢你们了。”沈氏接过书信,看着信封上的字迹,果然是孟蝶的笔迹。想到老太爷吩咐下来的话,沈氏立刻展开信件,果然!
看完信,沈氏心中彻底有了底:“二位远道而来,就让我略尽地主之谊吧。”
“谢大太太。”
身边的嬷嬷立刻懂了,让屋中的丫鬟都去准备饭菜,她自己则守在门口。
沈氏直白道:“蝶儿说,你们想购买一批香皂回去?”
苏木和李珊连连点头:“是,大太太不知道,二奶奶铺子里卖的香皂实在是好用,那味道一天都不散。”
沈氏:“你们想要多少?”
苏木和李珊对视一眼,异口同声:“有多少?”
想到家中堆积的香皂,沈氏一笑:“八万块。”
“我们全要了。”两人又是异口同声。
沈氏一顿,有些震惊,八万块香皂全要了?当初老太爷只命做了八万块,担心卖不完就没继续做:“八万块你们都要了?”
“都要了,都要了。”苏木和李珊眉开眼笑,作为女人,她们更清楚香皂在女人心中的地位,别说八万块,就是再翻一倍她们也会全部买下。
沈氏哑然:“好,那就都卖给你们,至于价格……”
塔木和李珊心弦一颤,很怕沈氏涨价太多。
“就算七百文一块吧。”
李珊操着不熟练的官话脱口而出:“怎么比京城的还便宜?”
沈氏:“你们帮蝶儿送信,这份情义又岂是这区区百文钱能抵的?你们一共就给五万五千银子好了。”
可这不是百文啊,一块一百文,八万块!多少银子了。还又额外抹了一千多两,苏木和李珊对视一眼,很快也回过味儿来,京城那边啥都贵,想必本钱多,甘州这边很多东西都很便宜,想来是本钱便宜了不少。
不过不管怎么说,大太太厚道,孟家厚道。
沈氏沉吟一下:“合同方面,我这边不太方面与你们签订。你们出关的时候,我们这边可以派人跟着,不会出现问题。”
李珊有些紧张,这银票给了万一孟家反悔怎么办?没有合同心里没底。
苏木没怎么考虑一口答应:“那就麻烦大太太了,我们今晚要修整一番,明儿一早辰时正动身出关。”
对方要承担的风险孟蝶在信中说了,沈氏知道,这会儿见对方爽快应承,很是高兴:“放心,我这边一定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谢大太太。”苏木当即给了沈氏五万五千两的银票。
“太太,饭菜已然齐备。”
沈氏:“二位,请。”
“大太太请。”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送走两个人,沈氏连忙去正房那边把银票给了胡老太太。
胡氏接过银票,从中拿出两万两,又命人将剩余的三万五千两收好:“没想到她们竟然要这么多。”
沈氏难得有些腼腆:“我也是没想到,她们一说全要了,我都卡壳了一下。看来这香皂是极其好卖,怪道蝶儿还亲自指派个人来教怎么做。”
胡氏眉眼舒展:“最关键的是,这东西本钱低却又能卖上价,同无本生意也没差什么了。”
沈氏:“我也是这么想的。看来明年的香皂还要多做,庄子那边养猪的地方也得扩一扩,幸亏父亲有先见之明,早早命下人也饲养几头老母猪,不然明年去哪儿买那么多猪仔啊!”
胡氏颔首。
“回老太太,老太爷那边传话,说晚上才能回来。”
“知道了。”胡氏沉吟片刻:“两家算是通家之好,一会儿你过去走一趟吧。”
“诶。”沈氏一笑:“正好,蝶儿最近闲着无聊就在家里弄了个蘑菇屋种蘑菇,还运气好到种出来一些,她这次托那两名商人给带来一些,一会儿我去给唐家送些。”
胡氏点点头。
苏木和李珊回去,李珊有些忐忑的问:“你就那么相信孟家?”
苏木:“侯府二奶奶那是什么人?有多大的本事?她娘家能差咱们这点银子?”
李珊想了想也是。果然回去一说,塔木和李特尔都赞成苏木的决定。
孟家也是真的办事,第二天不到辰时的时候,一队官兵就到了塔木他们住宿的客栈处,领头的军爷大约三十岁出头,精精神神归整的很,同塔木他们往日看到的兵油子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面貌。
李特尔:“军爷,贵姓?”
对方一拱手:“先生客气了,免贵姓谷,大家都叫我谷头儿。”
李特尔:“谷头儿您好,我这边马上就准备好。”
谷头儿:“不急,你只管慢慢整理,多检查几遍,免得落下什么东西。”
“好好好。”塔木和李特尔眉开眼笑。
这边准备好了,立刻启程去关卡。
来大易朝经商的胡商和海商都懂一个规矩,大宗商品买的时候就需要到当地的衙门去登记交税,官府会给票据,这个票据同路引一样有用,每到一个州府都需要到当地衙门盖章,这也是避免偷税漏税。
不然商人在境内如何都不查看,只在边关查看怎么行?同边关守将勾结一毛税都不上怎么办?
商人到达边关,不需要到州府衙门重新盖章,边关放行就行,要么怎么说边关武将话语权更大的,这就是其中一种体现。